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一品农家 > 第7章 合伙插秧
    韩二郎无声看了韩云柳和方氏两眼,然后叮嘱韩四郎看着小妹不要让她碰到水之后,自己拿着碗去山溪那边了。

    洗好碗,倒好水,送到两人跟前,伺候着她们喝了水,两个人才磨磨蹭蹭地离开。看着韩云柳离开前那副嚣张的神情,韩四郎气得牙根直痒痒。

    “哼,欺软怕硬!她怎地就不敢冲大伯嚷嚷,怎地就不敢拿眼睛夹瞪大郎哥?”

    韩二郎拍拍小弟的头安抚教育他,“不要乱说话,她们辈分摆在那,对长辈出言不敬,给人落下话头的也是我们自己,不值当!你们记住了吗?”

    韩四郎向来听大哥的话,尽管此时心里还是不服气,但终究乖乖地点头。与他不同,韩可舒答应得很痛快,心里甚至要给这个大哥鼓掌了。一叶知秋,小小年纪对人情世故就能有如此审时度势的见地,心性中还不乏隐忍和睿智,这样的人才,不好好培养天理难容啊!未免这辈子再出现被雷亲的惨剧,韩可舒决意力挺韩二郎到底。

    韩云柳和方氏的出现,对他们一家来说不过是忙碌中的一个小插曲。上午翻把完后,韩立孝和齐氏下午动作麻利点儿就能把地平整好,翻到地下和泥土混在一块儿的草木灰泡上一宿,明天起早就可以插秧了。韩二郎则要带着四郎把院子里剩下的草除完,然后把菜畦翻出来。

    “大哥,你说爷喊咱爹过去干啥?”院子里,韩四郎和韩二郎各把一条一臂宽的区域薅草,韩可舒不肯闲着,来回慢慢走着把两人薅下来的草铺到院子里摊成一小片晒着当柴烧。

    “八成是要说插秧的事儿。”韩二郎来回想了想,觉得逃不出两件事,要么是插秧干活,要么是稻苗的事。自家明天插秧要用的稻苗可还在老宅手里呢。

    “大哥——,咱今年还得插么多田吗?”韩四郎面露难色,一脸的不情愿。

    “怎么,怕腰疼?”韩二郎看着他笑。在韩家,每到插秧时都是全家大小齐上阵的,年纪小的下不了水插秧,也要在田埂上运秧苗。当然,有四个人是例外的——奶奶、大伯、小姑和大郎。

    韩四郎皱了皱鼻子,瓮声瓮气道,“真......真的是腰很疼嘛!而且,打粮了爷也不会分给我们的,腰疼了也是白疼......”

    这个小哥,也不是单纯没心眼的。韩可舒蹲在韩四郎身边和他一起薅草,看着他发糗的模样偷偷笑。

    韩二郎也不再逗他,“咱已经分家了,眼下园子里没菜米袋子里也没多少米,手里银钱也不多,山阴的那两亩稻田地将来收成啥样不知道,山地也等着侍弄,咱还得上山打猎赚点嚼头......爹心里有数的,咱听爹的就行了。”

    一个孩子都明白的事儿,作为一家之主,韩立孝自然也拎得明白。凭老宅这么多年的做法,他敢断言,要是山阴那两亩地打不出粮食来,老宅也不会管顾他的,甚至,他上门来借粮也只会借来老太太的一顿骂。

    平完地时候有些晚,韩立孝饭也没顾上吃就来到老宅,听到韩老头提议说还是一起插秧的时候,他坚持地拒绝了。

    老爷子的沉默,老太太的责骂,小妹的冷嘲热讽,大哥的“据理相劝”,二哥的风凉话......一切反应具如他事先预料的那般。想笑,却因为心里涌上来的酸楚而挑不起嘴角。

    对他们,就这样吧......

    韩立孝到家的时候天都大黑了,远远看见屋子里透出来的光,脚下就跟生了风似的,压在心口上的闷气也散了大半。一进屋看到娘几个谁也没动筷子,守在饭桌边上等着他呢,心里最后一丝不快也烟消云散了。这个有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地方,才是他的家。

    晚饭很简单,熬得浓稠的粥,一盘子鸡蛋炒韭菜,一盘子拌荠菜,韩可舒的跟前多了一小碗鸡肉,是前天从山林边的陷阱里捉回来的,齐氏用盐腌了之后每天炖一块给韩可舒加菜。

    “他爹,老宅那边喊你过去干啥?”齐氏先给韩立孝盛了一大碗粥递到手边,然后挨个给孩子们盛饭。

    “没啥,就是爹想要咱今年还是一起插秧,我没应下。”韩立孝接过粥碗喝了一大口,清润的米香顺着嗓子滑到胃里,整个人都暖和了。

    “没应?那娘她们......”齐氏欲言又止,但饭桌上的几个人都明白没说出来的是什么话。韩可舒从粥碗里抬起头偷瞄韩立孝,还好,脸上没什么阴沉之色。

    “嗯,娘她们有些不大高兴,就多说了会儿。但我和爹仔细说了,没碍事的。”韩立孝安慰齐氏两句,然后看向韩二郎,“二郎,明儿一早你和爹一起去老宅那边铲秧苗,到时候你奶和小姑她们说啥不中听的话,你也别过心,知道吗?”

    韩二郎点了点头,悄悄和韩四郎交换了个眼神,看他笑得贼兮兮的,自己脸上也露出淡淡的喜色。

    韩可舒把两个哥哥的小互动看在眼里,也跟着高兴,趁着韩四郎低头扒饭的功夫,夹了两块鸡肉放进他碗里,然后在他看过来的时候朝他拱嘴眨眼睛,韩四郎想了一下便会意,从碗里夹起稍大的那块鸡肉放进了大哥碗里。

    韩立孝和齐氏看到三个孩子的小动作心里发暖,把菜盘子里的鸡蛋分别夹到孩子们的饭碗里。

    “听大庄哥说,何地主家今年雇插秧给的工钱又涨了,每天五十文呢,咱家那两亩地,起早趟黑些估计一天就能插完,我寻思着后天开始我就去卖功夫,干上小半月的不成问题。”

    “给恁多工钱呐,那我也一起去吧,两个人有个照应,也能多赚点贴补家用。”齐氏听了工钱,心思也动了。

    “许叔下趟赶集去买番薯秧子,我托他给咱家的一起带了,卖功夫你就别去了,带着孩子们把那两亩山地给种了吧。院子里的菜畦二郎也翻弄好了,你寻思一下种些啥,种子让许叔一起给捎回来就行。”

    齐氏无奈点点头,心想也是,俩人都出去卖功夫,怎么也得小半个月的时间,山地的活可等不了,而且,山地边上统共就种了两垄韭菜和菠菜,园子里的菜早天种早些吃上。可一天五十文的工钱,不去赚太可惜了......

    看出齐氏脸上的挣扎,韩二郎和身边的弟妹交换了一下眼神,然后对齐氏说道,“娘,你和爹去吧,家里有我们呢,我和四郎先把山地的草锄一遍,垄勾出来,栽番薯苗的时候娘请天假就行了,园子里的菜,咱就别麻烦许爷爷费劲给买种子了,我想栽完番薯之后带着四郎和小妹去集上一趟,您告诉我要种些什么就成了。”

    “那山地有两亩呢,你和四郎干怕是要吃力。而且,你娘不在家,你们吃饭怎么办?”韩二郎的提议无疑是最好的,但想到两个儿子还是半大的孩子,韩立孝心里还是舍不得。早前在老宅之所以那么坚定地回绝老爷子的提议,及早抽空赚些家用是一个缘由,还有一点就是不想让两个孩子再累死累活地跟着遭罪。他心里不是没想法的人,每次看大郎穿着干净的长衫背着书袋去学堂,而自己的两个孩子小小年纪却面朝泥土背朝天地被当做两个正经劳力使唤着,他的心就揪痛着,成宿成宿睡不好觉,眼下分家出来,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艰难些,但几亩薄田足够他们一家口粮,自己还有打猎的手艺,不愁日子过不好,重要的是不用让孩子跟着受累了。

    “爹,还有我呢!”韩可舒真心无语了,这一家子人,好像只有吃饭睡觉的时候才会想起她来。被宠溺的感觉是很棒啦,但是程度太高的话会吃不消呢。

    “爹,娘,我会做饭的,你们放心去干活吧,我还可以跟着哥哥们一起锄草、种菜、栽番薯苗,这些我都会!”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农学院资深教授的得意门生,韩可舒可不是实验室里的书呆子,“农活一把抓”的美誉可不是白叫的。

    可她这自信满满的劲儿看在家里其他人眼中却变了味道了。韩可舒离家的时候才五岁,虽然也被支使干活,但也只是一些喂鸡喂鸭、烧火扫地的家务活,现如今笃定地说会这么些农活,那就是在秦家那三年学会的了。

    饭桌上的气氛瞬间荡了下来,韩可舒内心自我鄙视一番后才出口救场,“府里的主子们嘴巴挑,所以有一块很大的菜园,我跟着奶妈常去帮忙,慢慢就学会了,而且,少爷的书房里还有很多农事方面的书,里面记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呢,爹,娘,等我的头好了,我就好好想一想,我们可以做好些东西赚钱呢!”

    OK,韩可舒,干得漂亮!这一计预防针打得好!反正以后总要弄些副业来赚外快的,现在做铺垫简直再好不过了,既可以让家里人安心,又让以后弄出来的东西顺理成章有了合理的理由,一箭双雕呢!

    “你识字?”韩立孝大吃一惊,齐氏也跟着激动。在下塘村,不,就是在整个开县,除了上女学的那些富家小姐千金能识些字外,还没听说那个乡下女娃会识文断字的。

    “会的会的,今天去田里的路上,妹妹还诵诗来着呢,真好听!”韩四郎忙举手做见证人。

    “嗯,少爷闲暇的时候教了一些,不够都是些古书上的字,不知道和平常用的一样不?”韩可舒两头堵回话,免得到时候穿帮。

    “那......那你看看一样不?”韩立孝从兜里抽出一张泛黄的纸,抖开来递到韩可舒的面前,韩可舒双手紧张地接过来一看,顿时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