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一品农家 > 第9章 毛遂自荐
    红日西沉,余晖笼罩下天色还很亮。韩可舒和韩四郎跟着大哥把剩下的秧苗扔到蓄着水的通渠里放好,这是日后用来补苗用的。田里,韩立孝和齐氏从水里上到渠埂上,将用完的大线收拢缠好。一家人就着水渠里的清水洗涮了一番,然后有说有笑地往家走。

    从没在春忙的时候这么轻松过,往年插秧正忙的时候,哪天不是天黑得看不清干活了才能回去。韩立孝看媳妇脸上虽然带着一丝疲惫,但脸色还好,心下便也放心了不少。

    韩立孝是个闲不住的人,到家后见天还光亮就扛着锄头直奔后山上家里那两亩地去了,二郎和四郎也跟了去,韩可舒就帮着齐氏在家准备晚饭。

    早上蒸的包子还有剩,虽然不多但晚上吃一顿也足够了,可齐氏却仍舀了多半盆的麦粉和面。韩可舒坐在灶膛前添柴烧火,不解地问,“娘,还和面干嘛?”

    “何地主家包工不供午饭的,蒸些馒头当干粮带着方便。”齐氏用力揉着手下的面团。

    这些面粉是韩立孝上次赶集的时候从粮油店买来的特价品,开县是非小麦种植区,面粉的价格要比米价高了不少,但面食抗饿又方便,春忙的时候下塘村的家家户户都要备一些。

    口袋里的面粉虽然没有起虫,但可能是存放不当受了潮,大大小小的面疙瘩不少,齐氏用面筛子筛了一遍,加温水搅拌和成面团后加入一块酸面团揉匀,放到炕头盖上层被子醒发着。

    想到早上和中午吃的包子,面皮颜色暗沉,醒发了一晚也没多大的筋性,吃在嘴里口感实在是相当的勉强,一想就是下等小麦磨出来的粗面粉,就这样价格还是和中等白米相当的。幸得齐氏做饭手艺好,没有肉和更多的调味料的条件下,单单把焯过后切碎的荠菜和过油炒碎的鸡蛋用适量的豆油、盐、野山姜碎调拌,做出来的包子馅却也是新鲜清香的。

    可如果没有了馅儿,就剩下干巴巴的面团蒸出来的馒头,韩可舒想想就觉得没什么食欲。插秧是重体力活,虽说韩立孝和齐氏年纪轻,但累了一天中午就吃些粗糙的馒头凑合,三两天还可以,十几二十天下来是绝对不行的。看来,她得想想给这对小爹娘准备些别的午饭。

    暮色四合,韩立孝带着二郎和四郎才扛着锄头回来,这时候韩可舒已经把第二锅馒头烧开锅了。

    稀米粥、焯菠菜、黄豆酱、拌山杂菜,韩可舒把本打算晚上吃的包子换成了刚刚蒸好的馒头。

    “娘,包子留着明天您和爹带着晌午吃吧,插秧那么累,吃不好的话很容易累病的,这段时间就让我管咱一家三顿吧,怎么样?”韩可舒坐在齐氏身边,看着她在昏暗的灯火下显出疲惫的脸说道。

    “用不得,你才多大啊,怎么好起早趟黑地做饭?再说了,这头上的伤疤还没好呢!放心,何地主家卯时末上工,酉时末下工,来回都有牛车在村头接送,到家不会很晚,白天你哥哥们锄地,你就在边上挖些山菜什么的,娘早上把一天的饭带出来,你们在家自己热一下吃就行了。”

    就知道娘不会同意。

    卯时末上工,酉时末下工。韩可舒在心里换算了一下,不禁暗自咋舌,乖乖的,早七晚七啊,一天干十二个小时,还真是地主老财做统治阶级的封建社会啊!

    “娘,我的头没事了,华爷爷给开的药吃完明天的都不用吃了呢!而且,不过是做饭而已,我常常干,很熟的。”

    韩可舒刚说完就后悔得恨不得挠墙两把,果然,气氛一下子荡下来不少。实际上她说的是自己还是陈淼时候的经历啦,在孤儿院的时候要值日帮阿姨们做饭,搬出来后更得自己喂饱自己的肚子,所以她真心厨艺不错的说,可眼下,围坐在桌边的大大小小显然是联想到了正牌韩可舒身上了。

    好心办砸事儿,说的就是现在的情形吧?

    “娘,我是真的喜欢做饭的,我还自己和少爷说过要调去厨房当值呢,但是少爷不同意,说我会变成小猪,哼哼!娘,我保证不会变成小猪的,您让我在家做饭呗!”

    逼着一个心智年龄奔三的人学八岁的小姑娘撒娇,好痛苦啊,但是看到身边的爹娘和哥哥们憋不出笑了出来,韩可舒觉得牺牲还是值得的。事实上,这可不是她杜撰出来造前任主子的谣的,记忆里模模糊糊是真的有印象的。

    韩可舒在桌子底下悄悄踢了韩二郎两下,然后冲他挤眼睛示意求救。

    “娘,你就让小妹试试吧,我和四郎也可以一起帮忙,不会把饭做坏的。我们在家干活,早起一点没事儿,困了的话晌午小睡一会儿就补回来了,您和爹一干就得一天呢,能多睡一会儿是一会儿。”

    韩二郎很给面子地出言替她解围,但也小小地揶揄了她一下,韩可舒好想没什么形象地冲这个大哥翻翻白眼。听听听听,什么叫不会把饭做坏啊,这不是明显地质疑她的厨艺吗?哼哼,对吃货来说没什么比这个更有杀伤力的了,韩可舒决定要用事实来回击。

    没有闹钟,没有手机,只有院子里的大公鸡一只。韩可舒躺在炕上不住地在心里提醒自己不要睡死过去,提醒着提醒着,人就睡了过去。

    韩可舒家坐落在山脚下,离村子有一段距离,四周也没什么邻居,静悄悄的环境里乍然响起大公鸡嘹亮的打鸣声,比闹钟的效果好多了。

    昨晚熬粥的时候韩可舒特意多做了一些,早上热的时候往里放了些青葱碎,打了个蛋花,调了咸味。

    韩二郎蹲在灶膛前烧火,看着韩可舒拿了个水盆,往里捏了些细盐,然后从锅里舀出烧沸的开水浇在盆里化开盐。

    “小妹,你这是——”

    看着大哥对自己的做法很费解,韩可舒笑着把水盆小心翼翼地端到窗台上放好,“大哥,现在天气热,出汗太多的话人很容易发虚,在喝的水里面放点儿盐的话就不会了。”

    “这是要给爹娘带着的?”

    韩可舒点点头,“大哥,天气会一天比一天热的,爹和娘在田里干活时间太长,我寻思着弄些好吃的给他们带着,可好?”

    “当然好。小妹,家里吃得糙,和秦家没得比,但大哥保证,咱们很快就能好的。”韩二郎不是没注意到,小妹刚被送回来的时候虽然脸色苍白,但应该是受伤的原因,这些日子下来,原本有点肉的小脸蛋儿都瘦下来了,想来在秦家,小妹合该是没在吃食上短了的。

    看得出韩二郎神情里的纠结,韩可舒无奈地叹了口气,“大哥,我们是一家人,没什么比跟家人在一起更好的了。秦家虽然吃得好,穿得暖,院子也很大,可我不喜欢,因为那里没有爹、娘、大哥和小哥哥。现在这样很好,我们一家人在一起,没什么过不去的坎儿!而且,大哥不要忘了,我读了很多农事的书,里面也有赚钱的法子呢,等爹娘忙过了这阵子,咱们就开始赚钱去!”

    为了调动气氛,韩可舒还象征性地握拳挥了挥手手臂,愣头愣脑的模样逗得韩二郎直笑。韩可舒扁着嘴替自己抱屈,有个心思细腻、敏感的大哥还真是心累啊,一大早还得来顿贴心煽情对白什么的。

    韩立孝和齐氏起来的时候,韩可舒已经把早饭都摆上桌了,正在给他们往篮子里装要带的晌饭。一小陶罐的菜粥,一小陶罐拌杂菜,八个包子,四个馒头,还有两个大葫芦的凉白开。

    “爹,娘,直接喝田井里的水爱生病,我给你们装了水放在大葫芦里带着,口渴的时候就喝这个啊!”

    韩可舒把装好的篮子放到齐氏身边的木凳子上,指着里面的东西叮嘱了一遍。

    “俏俏,你这个粥真好喝,我闺女真能干!”韩立孝呼噜噜把手里的一碗粥喝了个精光,然后高兴地冲韩可舒竖大拇指。齐氏也在一旁笑眯眯地点头,同时心里也踏实了不少,不用担心孩子们在家吃饭的事儿了。

    送爹娘出了门,韩可舒和韩二郎刚迈过门槛进屋,就看到韩四郎“嗷呜”一声从西屋冲了出来,哇哇大叫,“啊——,大哥,妹妹,你们怎么没有叫我起来啊!”

    看他风风火火的样子,韩可舒笑着用洗脸盆打好水端到锅台上让他洗漱,然后动手把温在东锅里的早饭摆到桌子上。韩二郎等四郎洗好了脸,就拿起木梳给他把头发理顺束起来。

    韩可舒首次下厨,两个哥哥相当捧场,余下的一小盆蔬菜粥被吃得干干净净。这个时候,他们才真正相信,原来自己的妹妹真的是很会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