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一品农家 > 第17章 善因善果
    从百味鲜出来,韩家兄妹三个背上的篓子里装了不少的好东西。两包点心,四张油包里是百味鲜有名的招牌菜,韩四郎的背篓里竟然还有一条三四斤重的鲜猪肉。不得不说,这何老板还真是个出手大方的人。

    从百味鲜出来,天色还早,三人到种子店买了要买的菜籽后就动身回家了。刚刚答应了何地主明天就可以去拿龙头菜,他们想早点回家,提前吃了晌饭就上山去摘菜,一斤就给十文钱呢,三人手脚麻利一些,可比爹娘一天的工钱都要多呢!

    回程比来时遭罪多了,太阳已经挂了老高,走到一半的时候,三个人都出了汗。离村里辖地还有段距离,韩二郎拉住韩四郎和韩可舒,从路边撸了两大团草盖住他们背篓里的东西,然后才带着他们继续往前走,一路上和田里的人打着招呼,顺利地回到了家。韩可舒跟在韩二郎的身后,看着他挺拔的小身板,心里打了个满分。

    一进小院,韩可舒就把背篓往堂屋里一放,亟不可待地跑进了西屋里。韩二郎和韩四郎也紧跟着跑进来。

    把荷包从怀里掏出来,韩可舒把里面的银钱倒在炕上,六小锭一两重的银子白花花的一小堆摊在了炕上。

    那两罐子龙头菜,何地主竟然就给了一两银子,看来,是将人情送做堆了。

    韩可舒和凑在一起的两个哥哥相视无言,两人眼里的狂喜让韩可舒也跟着激动了起来。

    “大哥,粮店里卖白米多少钱一斤啊?”韩可舒找了个明显的参照物。

    “中等白米35文,上等白米要70文。”

    “那......猪肉呢?”

    “得80文呢!”

    找了两个常见的参照物,韩可舒在心里换算了起来。一两银子等于1000文钱,一罐调味料是五两银子,也就是5000文钱,能买140多斤的中等白米,70多斤的上等白米,60多斤的猪肉。嗯,还真是挺值的,今天这是——遇到贵人的节奏了吧?!

    让韩二郎和韩四郎摸银子摸了个够,韩可舒才重新装进荷包,塞到了炕梢的被格里。

    眼下天气热了,何地主给拿的菜口味比较重,放到厢房里还能留到晚上,但那条猪肉怕是放不了那么久的,韩可舒决定先处理一下。

    韩四郎负责烧火,跟着韩可舒两个人做晌饭,韩二郎就拿着菜籽拎起锄头往菜圃去了。

    何地主送的猪肉肥多瘦少,非常符合他们家现在的情况。把瘦肉和肉皮剔分出来,肥肉切成均匀的一指厚的肉片,锅底添的少许水烧开后,把切好的肥肉放进去,加一点盐,然后不停地搅动熬着,水渐渐熬干后,剩下的便是熬出来的荤油,肉脂受热后产生的香气迅速弥漫了整个堂屋,并一点点渗到了屋外。

    把滚烫酥脆的油梭子盛到碗里,韩可舒跑到门口把菜圃里韩二郎喊了进来,递给他和韩四郎一人一双筷子,示意他们夹油梭子吃。

    韩四郎先动筷子挑了块大的递到韩可舒嘴边,看她张嘴咬了进去之后才自己动筷子也夹了一块放进自己嘴里。

    嗯——,又脆又香,好吃得想要流眼泪啊有木有,果然是太久没有吃到肉的缘故啊!

    肉里的油脂虽然被榨去了绝大部分,但吃了几块之后还是有些腻,三个人就停下了筷子。

    就着油锅和锅底的一勺子油,烧热后把切好的瘦肉和肉皮放到锅里翻炒,再加一些盐,然后盛到大碗里晾着,等凉了之后收到碗柜里上面扣个小漆盆就行了,这样能保鲜很久呢。

    再就着油锅和油梭子炒了个蘑菇,做了个菠菜汤,热了馒头,又夹了一小盘腌好的龙头菜,一顿见了油水的晌饭终于是搞定了。当然,炒菜和汤里都加了独家的鲜宝。

    鲜宝,是韩可舒给调味料的命名,韩二郎和韩四郎一致表示通过。

    美美地吃完晌饭,收拾好碗筷,兄妹三人就背着竹篓上山了。

    大晌午的,山地里不能浇水,但韩可舒三个还是先到地里看了一遍,然后才转而奔山林去。

    山坡上的龙头菜虽然很多,但不少是老了的,动手前,韩可舒先嘱咐韩二郎和韩四郎挑着什么样的嫩梗摘,然后三个人才开始忙起来。

    不得不说,韩二郎的心思真是细腻,刚一到家就用水泡了不少的干马兰草叶子,现在用来捆扎龙头菜,柔韧度正好。

    一边摘一边把龙头菜扎成均匀的小捆码在一边,看起来整齐又美观。随着菜堆的规模越来越大,韩可舒心里的成就感越来越大。

    “喂喂喂,韩可舒,出息点儿好吧,几把龙头菜而已,这就飘了?拜托你追求高一点,再高一点好吧?!”

    韩可舒在心里默默地提醒自己,却还是忍不住要偷空看看菜堆儿。得,她的人生就这种程度的追求了!

    太阳西斜,气温稍微凉下来的时候,韩二郎就别了韩可舒两个,去地里浇水了,再回来,已经是一个时辰左右之后了。

    韩二郎的背篓放在山溪的坝口边上装着鱼虾呢,所以当摘下来的龙头菜装了满满一背篓后,三人又开始采山蘑和野菜,直到山间的天色暗了下来,才遵循韩立孝的嘱托,停了手上的动作,东西装到篓子里往山下走,顺便到山溪边捎上盛着鱼虾的背篓。

    表面上看,一罐子鲜宝的价格很高,但实际上用料都是干货,折成鲜料还是很大量的,而且,从采摘、晾晒、研磨到装罐,一整套流程下来,费时又费工,再把其价值考虑进来,一罐五两银子绝对是物超所值!

    山上树木遮蔽光线暗的早,三人到家的时候天还亮着。韩可舒琢磨着明天林管事来拿菜不会晚,所以就没用水生上保鲜,直接放到阴凉的东厢房角落里放着。实际上,他们家也没那么多的水桶和水盆来用。

    晚上吃何地主送的菜,现成的,韩可舒拿大碗和盘子折出来放到碗柜里,稍后熬粥的时候放到锅里跟馒头一起窜窜气,热了就可以吃了。

    院子里,韩可舒照例收拾着鱼虾,韩四郎把蘑菇和山菜捞洗后晾上,菜圃里,韩二郎挥着锄头抓紧时间种菜。本来是打算赶集回来兄妹三个用一两天时间把菜圃种上的,可眼下,他是绝对舍不得用整天的时间来种菜的!

    “小哥哥,鱼虾越来越少了,地里看样子也不用天天浇水了,咱们得想想别的法子。”韩可舒今天很快就把鱼虾收拾好了,看看竹簸箕上晾着的小鱼虾,韩可舒皱紧了眉头,少了不少呢!

    “没事儿,这样的小鱼虾好捉的,在山溪下游水缓的地方拦坝就能捉到不少!哦,咱们山阴水田边上的小河里更多呢!咱挑半天时间去捞,一准儿能弄老多!”

    韩四郎满不在乎的态度让韩可舒松了口气,同时,也开始思考着坚持自产鲜宝的可行性和效益前景。

    不过一白天的时间而已,家里的境况竟发生了迥然不同的变化。油灯下,韩立孝和齐氏看着桌上冒着热气的馆子菜,手边装着白花花银子的荷包,再听着韩二郎细说着和何地主谈好的事情,两人一时都觉得恍恍惚梦一般。

    “爹,您和娘同意吗?”韩可舒夹了两筷子肘子肉到两人碗里,出声问道。

    韩立孝和齐氏回过神来,注意到三个孩子都一脸期待地看着他们,忙不迭地点着头。这天大的好事儿就跟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似的,都递到嘴边了,再扭扭捏捏的不是傻了吗?!

    “嗯,那成,爹您明天上工的时候就和林管事说一声。”见韩立孝和齐氏都点了头,韩二郎一颗心是彻底落了地,看了韩可舒和韩四郎一眼后,三个人忍不住咯咯地笑出声来,感染得韩立孝和齐氏也跟着笑了起来。

    虽说有了能进项的活计,但是一家人商量了一番后,韩立孝和齐氏还是接着去何地主家插秧,得结工了之后再跟着孩子们一起忙活。

    自助者天助。

    看着灯下被晒黑了不少的韩立孝和齐氏,韩可舒脑子里忽然就想到这句话。如果不是他们干活真诚踏实,林管事也不会在何地主面前出言相助,更不会和何地主结了缘分,引出今天这番机会来。这可真是种善因得善果啊!

    这一晚,一家人都兴奋得有些难以入眠,韩可舒躺在炕上听韩二郎和韩四郎商量着捕鱼的事儿,压低的声音在耳边徐徐响着,身下的炕暖烘烘的,不知不觉竟就这么睡了过去。

    每天都在同一个时候醒过来,生物钟就认定了。韩可舒穿好衣服下了炕,破天荒的,韩二郎竟然还没有转醒的迹象,看来,昨晚和韩四郎俩人是说到了很晚才睡。

    蹑手蹑脚地推开房门,一眼就看到了蹲在灶膛前烧火的齐氏。

    “娘?您怎么也不多睡一会儿?”韩可舒蹲到齐氏身边,想要接替她烧火,却被齐氏给拦了下来。

    “不碍事,睡了一晚上热炕,早就缓过乏来了。你去接着睡一会儿,饭好了娘把饭温在锅里,你们好好睡一觉,醒来再吃。”

    “嘻嘻,可是醒了就睡不着了呢!我再去给您抱些柴火进来!”早上睁开眼睛之后,到晚上睡觉为止,中间绝没有小憩的习惯,这是上一世养成的,也带到了这辈子。

    出了门,韩可舒才发现,原来韩立孝也已经起来了,正借着蒙蒙亮的天色在菜圃里忙活着呢!

    想来,她那个大哥的性子还真是随了这个爹呢,一家子的劳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