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一品农家 > 第22章 陋室设宴
    “爹,您就别再满大街晃悠着躲乔掌柜了。还有,我昨晚和您说的事千万不要忘了。”用完早膳,何予之在二门过厅堵住作势往外走的何地主,淡淡地提醒。

    “胡......胡说,我干嘛要躲乔掌柜!还有啊,我现在正是要去百味鲜等林管事,让他回田里的时候告诉韩老弟一声我们下晌要过去的事儿!”

    有时候呢,声音大不一定是因为有理,还有可能是心虚,比如眼前这位。

    何予之看着他爹步调有些凌乱的背影,无奈地摇摇头。想到昨晚他爹提到韩家那一家人时毫不吝啬的赞赏,他就临时起意,想要到下塘村去见见他们。一个人可以伪装言行,但生活环境的细节却没法掩饰真实。

    与此同时,下塘村的山坡上,韩可舒不明所以地打了两个响亮的喷嚏。

    “啊,是不是着凉了?”蹲在不远处的韩四郎皱眉看着她。

    早就换上薄衫,再过两天都要开着窗睡觉了,还着凉?韩可舒揉了揉鼻子,心想,这不是被人善意念叨就是被人恶意念叨了!

    果然,晌午韩立孝和齐氏就带回了何地主下晌要来他们家的消息。事出突然,这样一来,韩立孝昨晚想好的安排就得调整一下。作为回报,韩可舒在心里默念了何老板不下一百遍。

    为了等韩立孝和齐氏,晌饭吃得有些晚,饭后韩立孝开始和一家人说下晌的安排。韩可舒看着他眉眼飞扬地布置每个人的任务,心里涌动着莫名的安慰和......踏实。

    终于开始有点理解韩二郎那细腻的性子是怎么形成的了,完全遗传至他亲爹啊。针对明天就要开始的收菜活动,韩立孝安排全家从两方面准备。对内,齐氏要收拾好整个东厢房做仓库,然后到村里的张屠户家称肉准备晚饭,而韩可舒他们三个还是老样子,继续到山上采摘明天要供给百味鲜的龙头菜,不过要早点回来帮齐氏忙活做晚饭。对外呢,主要就由他来跑,先要到老许头家里说雇他车每早送货的事,然后拜访里正和村祠里的几位老辈,在全村收菜对下塘村来说是个大动作,和里正还有长辈们打好招呼总没错的,韩立孝寻思着除了晚上请里正和几位老辈吃顿饭,还准备和里正说好,收菜赚来的银钱他会捐出一成来给村祠堂做修葺用。

    “按理说,用何老板安排的马车和车夫,一天给30文工钱是划算的,但是,你们许爷爷对咱有恩情,我就想着能回报一分是一分。至于捐钱给村祠堂......”韩立孝顿了一下,神情有些黯然,酝酿须臾后看向齐氏和三个孩子。

    “咱们已经分家出来了,日后,怕是就算你大伯考得了功名,咱家也落不着什么荫庇,当然,咱也不存那份心。借着这回收菜的事儿,立个名目给村祠堂凑些银子,在里正还有那几位长辈们面前落个好印象,这往后万一咱需要个帮衬什么的也有地方寻。”

    听韩立孝这么说,堂屋里的气氛有那么一瞬的凝重,但很快就淡去了。看着四人脸上并未残留太多负面情绪,韩可舒便也放下心来。

    “爹,那咱合计合计明儿一早去村晒谷场的时候咋说收菜的事儿吧?”韩二郎把话头顺到另一个上面。

    齐氏点头,“我和你们爹这两天寻思了一下,这收菜啊得忙活一个来月,咱也不能让这一件事绑死了,所以,咱定个时候,就每天申时到酉时收,每斤按8文钱算,送来的菜必须是用马兰草扎好捆的嫩芽,不好的咱坚决不要,这样合适不?”

    自从齐氏和韩立孝出去插秧打短工,看到三个孩子不仅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还招来这么个能赚钱的法子后,自觉不自觉地就习惯有什么事做什么决定都和他们说一下,听听他们的看法。

    “爹,这样的话,咱们还能一样上山打猎呢!”韩二郎兴奋地说道。

    “嗯,只要赶早把菜给何老板送过去,回来也不怎么耽误进山,只要早些回来就好。”韩立孝当初和齐氏提出这想法的时候就是存了要继续打猎的心思的。

    对于这样的时间安排,韩可舒是非常赞同的,经济效率,还可以兼顾打猎和做鲜宝,这样一来,家里就多了三条赚钱的路子。光靠节流是不能真正发家致富的,开源才是王道!

    看着笑意融融的齐氏和韩立孝,韩可舒发现他们身上其实真的好多优点。踏实勤劳,诚恳务实又通晓人情世故,对待子女更是言传身教不搞一言堂。如果非要说有什么缺点嘛,那就是被“孝”字桎梏得太紧太久了的缘故,在面对老宅,尤其是韩老头和侯氏的时候,总显得底气有些不足。不过呢,幸而在经历了一系列事情后,两人终于认清了现实,并开始有勇气面对了。

    孝,从不等于愚孝。后者看着对爹娘千依百顺,是孝顺的极致,可实际上,却是一种变相的纵容,误己不说,更是对爹娘的不负责任,等同大不孝。或许,韩立孝和齐氏现在还没有如此深刻的领悟,他们只是在经历了沉重的痛苦和彻底的失望后意识到不能再一味的顺从与压抑忍让,开始觉得不能再那么做,甚至还有着一丝决绝的不孝的念头存在,但这无所谓,随着生活的继续,他们终有一日认识到所做的选择是正确的。

    协商,平等的话语权以及高效率,是目前韩家三房的最大风格。明确了各自要做的事后,一家五口人就分头忙活去了。等韩可舒和二郎四郎背着竹篓从山上回来的时候,齐氏已经把厢房收拾利索,肉也买了回来,而且,灶台的小盆里竟然还装了两块早上才有得买的豆腐。

    这次,齐氏非但没有拦着韩可舒帮忙做菜,反而把重头的肉菜派给她做。

    如果说晚饭请的只是村里的里正和长辈,做几个村里流水席上常见的焖肉、炖肉什么的齐氏还觉得拿得出手,但想着还有何地主,她心里就没底了。

    韩可舒看齐氏望过来的略带抱歉和尴尬的眼神,很是爽快地拍胸脯替她解围,保证全权负责,绝对没有问题。

    笑话,作为一个资深的荤性吃货,上辈子韩可舒每个月花在舌尖上的消费可就将近三分之一的工资呢,说试遍了天朝八大菜系的食谱那是夸张,但跟肉有关的总差不多能覆盖了一多半了。所以,弄两道猪肉为原材料的菜还是小意思的。

    零工业污染自然绿色条件下喂养出来的猪宰杀出来的猪肉,最原滋原味的吃法不啻于白切肉了。当然,即使在盘艺上再考究处理,这种吃法有不免有些粗犷,出于对何地主身份的考量,韩可舒又搭配了两道比较精细一些的吃法——清蒸狮子头和蒸酿豆腐。至于为什么没有做她最喜欢的锅包肉和水煮肉片?很简单,因为这个世界它竟然没有辣椒和醋啊!这是她上次赶集逛遍了调味料店实地考察得出来的结果,痛苦!

    林管事是亲自驾着马车送何地主和何予之来韩家的,他们到的时候韩立孝已经把高里正和村里的几位长辈请到家了。

    见何地主还带着位素白长衫面容儒雅气质谦和的青少年一同前来,韩立孝有些意外,听得何地主介绍才知竟是其长子,何家的大少爷,一是有些受宠若惊。

    韩家东西厢房简陋,只能用来摆放杂物,三间上房东西两间是睡房,中间的堂屋兼做厨房,两口锅正都燃着做饭。所幸院子够宽敞,收拾得也利落,韩立孝就把从里正那借来的枣木大圆桌摆到了院子里。眼下近申时末,春日渐长,此时日头偏西但尚未落下,热气业已退散,风丝凉爽,坐在露天的院落里倒也不是那么失礼。

    何予之和韩立孝等人打过招呼后便恭敬地落坐在何地主身边,看似听着他们谈论着买卖山菜的事,实际上一双眼睛不露痕迹地将院子打量了一番。

    院子挺大,但房屋少而简陋陈旧,可见经济条件拮据,但院子和菜圃却收拾得非常干净,刚刚一路走来,看到一侧厢房里的杂物也是摆放得工整有序,总之,整个院子给人的感觉是背靠青山,空气清新,整洁质朴,亦如眼前这个话不多却句句言之有物的男人,不浮不躁,看了就觉得舒服。

    果然,凭他爹过人的体质再加上挑剔的眼光,能让他看中的人基本上是不用担心看走眼的。这个认知今天被再一次印证了。

    何地主一行进院子的时候韩可舒和齐氏正忙着准备晚饭,所以只是在门口草草问候了一句,直到端菜上桌才算是正面见到了何予之。而彼时的何予之,正盯着桌子上的清蒸狮子头、蒸酿豆腐和饭团发愣,连带着看向端菜上来的她时眼神也是懵钝的。

    呆懵的吃货。这是韩可舒初见何予之时对他的评价,随后在接下来的接触中被推翻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