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羽夕 > 第一百一十六章 十年大计
    对于孟家以后的投资方向,孟羽夕的心里其实早就有了主意,自己家以后该走什么样的创业路线,她在心里也已经策划了很久。

    至于曹锦标好心的让自家投资煤炭事业,孟羽夕是压根没有考虑的。因为她太清楚的知道就在九六,九七年左右,煤炭生意会进入一个全国性的大低谷的。

    自家老爸当年就栽在煤炭上,这次无论如何是不会再去走老路了,甚至还得想办法把曹家的资金也转出来一部分,投资别的生意,这样也好尽量把损失减低,更可以给曹家一个翻身的机会。

    至于具体投资什么生意,孟羽夕在心里有三个方案,第一个项目是投资加油站,孟羽夕记得就在孟家村的大坡下面,曾经有南方的老板投资100万修建了一个大型加油站,本身生意之好就先不说了,光是后来在孟家村再一次扩路时,就获赔了600多万,这还是大家传的,具体数字搞不好比这个还大也说不定。

    第二个项目,是投资中巴车,马上X市就会被各个线路的中巴车所占领,在前期投资的先锋者们还都是赚了钱的,可问题是孟羽夕不知道中巴车后来被国营化是什么时候,她脑子压根没这个印象了,大概是因为以前从没关注过的原因吧。

    第三个项目就是囤地,大量的在孟家村马上进驻的,孟家村工业园里囤地,把买下的地全部盖成仓库,到时候自家就是大地主,坐在家里收钱就成了,就算最后孟家村遭遇的,城中村大拆迁,那也可以赔不少的钱了!

    反正自己本身也不想有太多钱了。够用就成。

    加上由于对第二个方案的不确定,让孟羽夕很干脆的就放弃了它,剩下的两项,孟羽夕在学习之余,把仅有的一点时间都用在找线索和确切的事例上去了,她打算在过年的时候把三家人,或许也可以带上杨家,大家聚在一起开个会。

    由自己提供方案,让大人们来决定到底做什么,毕竟自己只是只是知道能赚钱。但是具体那样更好更合适,就要借助长辈们的经验了。

    最重要还得找一些煤炭饱和,很可能会走进低谷的证据。这样才能让曹叔叔尽量在这几年,抽回煤炭上的大量投资,可以把将来的损失降低到最少。

    就这样在寒假刚一起开始,孟羽夕就提前跟严一龙,曹泽熙他们通了气。甚至还在私底下把自己积攒的资料给了严一龙一份。

    孟羽夕把宣布自己计划的时间,定在大年三十晚上,四家人一起在孟家过年的时候,到时候顺便一起开会。

    于是,在打扫完卫生和准备好厨房里菜品之后,这大年三十也很快的就到了。

    在这个时侯。房子大的好处就充分的体现出来了,四家人合计一共十四口人,满满当当是坐了一屋子。一时间女人和女人,男人和男人,孩子和孩子,大家都是聊得热火朝天。

    到了年夜饭结束,四家的男主人和男孩子都被请进了孟家的书房。这孟新元本来不是就会写毛笔字吗?现在在孟羽夕的鼓励和支持下,每天都会抽时间写那么几张。现在已经是写的有点模样了。

    孟羽夕做为唯一的女生出席了聚会,谁叫孟家只有她一个呢?而且她还有大计划宣布不是?

    等到大家都坐下了,孟羽夕首先把印好的资料给大家每人发了一份,然后就开始按自己的思路和看法侃侃而谈,阐明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以后,

    孟羽夕最后诚恳的说道:“我这也是自己的一点看法,以后该怎么做,这正主意还得请叔伯们拿才行。”

    今天晚上孟羽夕说的事情,严家父子其实早就已经知道,严一龙在拿到资料后,也和严伟良父子俩彻夜畅谈过,结果就是,父子俩都觉得孟羽夕的眼光那是出奇的好,资料里的一些观点是一针见血,直戳要害。

    严伟良当时就感叹的说:“可惜是个女孩子啊。”

    严一龙当时还笑着反驳父亲:“女孩子?咱们中国可是女人能顶半边天啊!”

    严伟良叹了口气,语重心长的教导儿子:“傻孩子,那是为了调动妇女同志的积极性,早晚记住,女人啊,还是弱势群体,一个女人要是想成功,其付出的代价,往往得是男人的数倍啊。”

    此时此刻,在书房里听完孟羽夕的阐述,看完了孟羽夕的资料,其中触动最大的是曹锦标,看着手里的资料,曹锦标哪能不明白,今天晚上的这个会,至少有一半是为了自己家的将来!

    想到这里,曹锦标感激的看了眼正在给各位长辈,微笑着添水的孟羽夕。

    不过今天晚上孟羽夕所说的可不是什么小事情,这都需要具体的去落实,商议的。

    想到这里,曹锦标开口说道:“小羽,你的想法我们都知道了,你很用心啊,光是这些资料,你收集了有一阵子了吧?不过这可是大事,关乎以后我们及家人的经济投入和具体走向。我们几个老的,那也得商量下不是?”

    说到这里几位长辈都笑了,曹锦标接着说:“好了,你们几个小的先出去玩吧,给我们几个老的留点空间,也好让咱们聊聊天不是?”

    孟羽夕几人笑着点头,连声答应着,相谐着走出去了,把书房留给了长辈们。

    刚一出门,杨明就对孟羽夕说:“去你房里。”

    于是四个人又都进了孟羽夕的卧室,看着孟羽夕的卧室装修风格,杨明不由自主的笑了:“你呀,骨子里就是小资情节深厚。”

    孟羽夕也不否认,一笑带过。几个人还没坐下,杨莉就推门进来了,嘴里还问:“这是要说什么?我能听嘛?”

    孟羽夕招手让她在自己身边坐下。

    杨明这时神色凝重的拿着资料问道:“你为这个东西没少花心思吧?你难道不知道你六月就要高考了?你不安心的学习,还有功夫弄这些事情?”

    孟羽夕看杨明生气了,只好硬着头皮解释道:“都是课余时间,我知道轻重的,不会因小废大。你难道还不知道我吗?没把握的事情,我是绝对不会做的。”

    杨明一看孟羽夕这说话的态度,已经等于是在跟自己服软了,也不好说的太严厉了,只能瞪了孟羽夕一眼,说道:“以后的具体操作,你就不要再管了,有长辈们把关,出不了什么大问题,你们四个都把心用在最后的复习上,这可是最后的冲刺了,莉莉,去把我的包拿来。”

    杨莉一听大哥发话,转身就去客厅拿包了。等杨明把沉甸甸的包打开一看,所有人都要疯了。

    包里面是一大沓子的卷子笔记之类的。杨明看着愁眉苦脸的四个人,认真的说:“这些都是我最近半个月,根据最近几年高考的题目,专门为你们做的重点题,把这个都拿去复印了,人手一份,以我的保守估计,只要把这套题彻底的吃透了,最差的也能考个二本。”

    最后在严一龙犀利眼神的示意下,曹泽熙简直就是颤抖着双手,接过了资料,认命的说:“我找人把资料复印好,我会认真做的。”

    随后的半个月里,大人们是忙着开会研究,做市场调查,通过所有能利用的关系和渠道,确定经济走向,和中国的市场环境会不会有什么大的改变。

    孩子们呢,八人组再加上王云萱,全被杨明圈在家里,硬是给讲了半个月的复习重点,和考试应对,还有在面对一些模棱两可的题型时该怎样去处理。

    虽然大家都是怨声载道的抱怨,但其实所有人都很感激杨明,知道杨明是真心实意的在帮助自己。

    只有严一龙心知肚明是什么情况,其实只有杨莉和孟羽夕才是杨明的重点,其他人只不过是稍带罢了。

    但不管人们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时间都会大步朝前走,既不会痛苦变快也不会因为快乐变慢。

    杨明因为是复旦大学学生会的领导,所以要提前一个星期去学校,临走前,杨明还专门给孟羽夕和杨莉俩人开了个小灶,又把考试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仔仔细细从头到尾的说了一次。

    杨明趁着这个机会询问孟羽夕和杨莉,俩人都打算报考什么学校,孟羽夕是早就决定好了,张口就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杨莉吱吱呜呜了半天还没说出来,如果说杨明对孟羽夕要报考的大学远在北京,而深觉失望。

    那么自家妹子这连个学校名字都报不出来,更是让他的心里,第一次升起一股子无力感。

    杨明的心里非常清楚,眼睛也看的异常明白,自己的妹妹是对曹家那臭小子动了心了,她不是报不出来学校,而是十有八九要和曹泽熙考一所学校!

    面对这种情况,自己该怎么做?杨明本想强迫杨莉直接报考复旦,但是,一方面是复旦大学的门槛太高,妹妹的成绩考那里,把握不是十成十。

    而另一方面是,这妹妹的心都已经跟人跑了,硬拘着人还有意义吗?万一因为自己的介入而影响到妹妹的高考情绪,那可就太得不偿失了。

    杨明虽然平时是个很有决断的人,可在遇见和自己的亲妹妹有切身利益冲突的时候,他也不能免俗的,患得患失起来......

    PS:

    二更送上,希望各位好朋友看的开心,一份耕耘,一分收获,我会努力的认真写书,希望能换来好的成绩!谢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