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北朝书 > 第五章 辛勤得茧不盈筐
    PS:虽然是个小推荐,但我喜欢“同好”二字,请问有和我一样爱好历史的亲吗?猜对了,某人要完蛋了~~121,你可以继续无视我先。

    旧长安城在汉末之乱时几乎毁于战火,连带未央宫几经战乱变迁,诸般宫殿都成了断井颓垣。前魏立时,修葺新城,打造殿阁,历经数十年,至如今,未央宫才算复了大致容貌。只是鲜卑治下,虽较汉同,却不肯承认汉化,故此未央宫诸般殿阁易名,先蚕祭坛便是筑在新城肃章门外,太极殿中。

    吉日辰时三刻,阿史那率各宫妃嫔及一众宫人、仕官乘舆出宫,赴先蚕坛。春官府内史大夫早已率领一众官员命妇躬身候迎,分别引了众妃嫔往东偏殿盥洗,阿史那因代太后主持祭典,位同皇后,故并不和未央她们在一起,自去了为皇后而备的殿阁,而各家命妇皆在西偏殿恭候。

    “蝶舞,我脖子疼。”未央以手托着蔽髻,抱怨着。跪坐在她身后的蝶舞闻言,浅笑道:“娘子再忍忍,一会儿就好了。”

    未央还想再说,猛听得对面传来一阵轻傲的娇笑声,青影晃动,人已至前,蝶舞连忙扶起未央,向来人施礼。“我还没恭喜妹妹荣升右昭仪呢,皇上真是的,偏偏这么急着,害的姐姐想去道贺也不行。”说着就要屈膝一幅,未央哪里敢受她的礼,急忙伸手扶住她说道:“姐姐这是哪里话,是姐姐疼惜妹妹,原是妹妹该向姐姐道谢呢。”

    独孤月容眼睛微眯,旋即掩嘴“咯咯咯”的笑,脸上神色骤然舒缓,略微得意的道:“自家人又何必言谢呢,瞧妹妹年纪还小,怎的你宫人还弄这般厚重的假鬓带着。”她抬手虚扶,故作蹙眉,未央身后的宫人见势躬身道:“奴婢知罪。”

    未央挥挥手,笑道:“不怪她们,是妹妹头一遭参加这般盛大的祭典,担心失仪。”

    独孤月容嘴角翘起,脚下莲步生姿,楚腰蹁跹,“呵——!我看妹妹倒是真按足了规矩,只是……有些人嘛,却不见得有你这般行醒世了。”其实未央还是有些不太明白,纵然是为了后=宫之争,也犯不着一提起阿史那就如此这般作态。

    一番话下来,独孤月容说的随意敷衍,未央答得言不由衷。武帝出于好意急忙册封,却也不料使得后=宫非议,倒是未央的回答降低了自己,明捧了独孤月容,让周遭的女人们以为未央得势是因了她的缘故,以独孤月容的个性自然欣然受落。

    未央的回答让蝶舞暗笑不已,她没想到未央能答得如此巧妙,既避免了嫔妃的艳羡,又将矛头抛回给了阿史那,看来娘子是越来越适应作为一个妃子的生活。

    巳时初刻的钟声响起,内史大夫伴着雍容华贵的阿史那走来,一众妃嫔停止笑闹,随她一同出殿,一片莺莺燕燕,美女如云。殿前广场祭台前,六拜、三跪、三叩,迎接祭典神物“蚕母”。而后由阿史那代太后以皇后礼首次奠爵是为初献,再由诸宫妃嫔,诸家命妇齐齐向蚕母敬酒三次以为亚献,最后由未央以副后礼献爵以为终献。

    伴随着三献之礼,春官府司乐坊的执事者开始撤馔,生涩而严肃的舞乐是未央不喜的,她还是喜于未朝的南歌雅舞亦或是落尘的刚劲剑舞。正当她勉强支撑听着震耳欲溃的的武乐时,内史大夫一声高喝,总算将她解救出来,大周什么都好,唯独这宫廷乐曲简直是让人不忍听闻。猛觉衣袖被人拖拽,这才醒转神来,原来轮到自己要和阿史那一并送蚕母供奉坛内。

    “妹妹小心了。”阿史那轻声提醒,未央闻之心神镇定,微微一笑,算是感谢,两人一起领着身后一众人等入了太极殿,躬请蚕母入坛,再行六拜、三跪、三叩礼。

    按汉礼,三献礼①之后,如蚕已生,次日即行躬桑,如蚕未生,可视蚕生数日后再行躬桑。北朝如今战事连绵,皇室虽持续周礼,却也不能太过奢靡,去掉蚕生循序后,一切就显得简单许多。典仪的女官奏请采桑,未央记得在齐国晋阳宫时,便是由母后采的第一棵,那时候母后疼爱她和未朝,第二棵便是让她俩采的,如今换做了阿史那,颇有些物是人非的感慨。

    太极殿后院桑林内,只见阿史那在女官伺候下,右手持钩,左手持筐,至第一棵桑树采下桑片两条,未央颇有些纳闷,因在齐国这时候应该是有乐歌的,看来大周朝对此很是节俭,全无齐国的奢华之风。阿史那采毕后,便是未央采桑,未央身材矮小,钩不到桑树,惹得一众美人纷纷掩着嘴笑,弄得她有些气恼。“好啦,好啦,你们在这年纪时还不见得有多高的呢。”独孤月容嘴上虽然说着,可也止不住脸上的笑容,身边的一个祭典侍奉女官端了小凳给未央垫脚,蝶舞、青娥左右相扶。因头上假鬓厚重,未央颤巍巍的站到上面伸手去钩桑叶,看的周遭众人心都提紧,深怕她支撑不住摔了下来。

    “那边,那边!”

    “这边的可以,这里低些,听我的没错。”

    独孤月容和阿史那你一言我一语的替她看路,在这个挡头也能为这种小事去争抢,惹的未央心里很是恼火,但又不得不赶紧采完,好在有蝶舞、青娥在旁照看,便无视那二人的言语。

    折腾了半响,大家总算采完了桑,祭典女官上前接过众人的篮筐,将里头的桑叶送至蚕室切之,撒喂于蚕母。而后诸人回归太极殿内,诸家命妇则由郎官引至连珠殿稍息,有本家娘子在宫里的,等待大殿事宜完毕以叙亲缘。

    阿史那端坐正位,接受众人及众女官行六拜三跪三叩礼,这才算躬桑礼成。但到茧成之日,诸人还得前来此处将蚕丝缫丝,以供郊庙绣制祭服之用,待到那时,整个先蚕祭典才算结束。

    一番礼仪下来,众人已显疲惫姿态,宫娥适时送上一应茶果糕点,给各宫娘子们解乏。“如今我朝未立皇后,今番本座代太后主持先蚕祭典,多得诸位姐妹照拂,本座在此谢过。”阿史那整整自己的袍袖,漫不经心的说道。

    诸人惶恐,如何不惶恐?这将是未来的皇后。“左昭仪言重了,要是嫌累妾身或可代劳,若是累着妹妹了,皇上可是会心疼的。”独孤月容显然不给她脸面,押了一口茶,娇声娇气的说道。

    阿史那浅浅一笑,把盏相迎,不咸不淡的回敬道:“先蚕祭祀乃是彰显皇家爱民之心,妹妹自然不敢怠慢。姐姐乃是宫中老人,娘家又是皇亲国戚,妹妹若有什么不殆之处,自然还要请姐姐提点一二。”

    捧你一下又扇一巴掌是何滋味?便如独孤月容此番的阴暗脸色,却又无法抓住她语中话柄,只得扯了扯嘴皮,以喝茶掩饰不忿。未央看在眼里,惊在心头,阿史那与独孤月容的争执原来已到了如丝境地,自己却还如懵懂无知的孩子般走在迷雾花丛。

    “蚕母茧成还需时日,这段日子须得有咱们守护,不知哪一宫的姐妹愿意随本座留下的?”阿史那随意的一问,惹得席间一阵骚动,她似乎不急,慢慢喝着茶等着众人。

    没人愿意站出来,都垂着头颅,一双双眼睛在周遭游走。未央不明用意,却也看出众人似乎并不愿留下,她心里想着不过是守护蚕母这么简单的事情罢了,原先她也曾陪过母后,为何这些人都像是如临大敌般的紧张,不禁转头看向蝶舞。

    蝶舞一直旁观,也对此愣了愣神,转念一想便已猜到,见未央看来,便冲她咬着下唇摇头,示意她静观其变。大殿之内落针可闻,她不便向未央道明意思,只能以此提醒她随波逐流。

    未央见她如此已明了其意,便正襟危坐,眼神斜看诸人,除了独孤月容一副无所畏惧的神态外,其余的人纷纷垂头盯着眼前几案。突然间感觉一道青光瞧来,她不禁抬头,心里却已大叫“不好”。

    “去年是我和凌美人代太后守蚕尽孝的,今年不如就由两位昭仪代劳好了。”真是站着说话的不显腰疼,独孤月容擒着茶盏,笑眼眯眯的说道。

    阿史那闻言,似乎并不反对,颔首道:“姐姐所言甚是,妹妹初来乍到,该尽此孝。”转头向未央问道:“妹妹觉得可好?”

    未央来不及去看蝶舞神色,也知阿史那心中早有人选,只得微微弯身道:“妾身愿为太后尽孝。”一口一个的“太后”,像是大石般压的众人心头沉甸甸,以太后之名,谁敢违背?

    此事便决定下来,未央心里不禁起了疑窦,阿史那谁也不挑为何独独选了自己,而似乎独孤月容也很乐于推她一把,这中间究竟是怎么回事?

    祭典女官备好一切,引领诸位嫔妃各自回宫。一双双瞧来的眼神,有同情、有伪善,有轻视,有深沉……独孤月容看也不看她一眼,高傲的甩袖而去,凌美人紧紧跟着她,步过未央身边时,飞快的说道:“小心成茧之日。”容不得未央多想,她已翩然而去,蝶舞、青娥上前急忙搀扶她下殿,去了西偏殿休憩。

    ①先蚕祭典是有周礼之后,天朝每年春季最大祭典,同时进行的还有皇帝主持的耕典。蚕代表衣,耕代表食,吃得饱穿得暖是百姓的根本,也是国家的根本。亲们继续无视我~~祭典太复杂,可百度,北周很多史料不详,我以为武帝倡导汉化,北周行周礼,自然与汉典相去不大。清朝的先蚕礼承袭明朝,明朝的先蚕礼承袭宋朝,继而推之,即使有所变化,在根本程序上应该和汉朝差不多,所以本文采用周礼汉制。题外话一句:天朝无论是以何种族治中原,必然推行周礼汉化,果然还是汉族牛叉叉!在此,无视“剃发易服”一并无视我吧~

    差点忘记今日菜谱了,今日是鲜蔬面筋煲。

    材料:油面筋、西兰花、杏鲍菇、胡萝卜、高汤、盐

    做法:1.西蓝花切小朵,胡萝卜去皮切块,杏鲍菇切片。

    2.煲内放入胡萝卜块、杏鲍菇片、高汤、炖煮到食材变软。

    3.加入西兰花、油面筋、盐,盖上盖子继续炖煮15分钟左右即可。

    吃西兰花,对生长发育和肝脏很好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