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北朝书 > 第十六章 佳人不知刃如霜
    PS:伟大的起点,继取消武侠类别之后,时隔数年,再次取消历史时空。在未来的日子里,春秋将要与强大以及庞大的古代言情大神们竞争屈指可数的推荐位,表示鸭梨不是一般滴大,远不如在自己的小分类里面码字让人安心呐~~回头再看看作品相关里面春秋写的那不足五百字的前言,心里面真滴是拔凉拔凉滴呀…….好在大分类下面的小分类,还能找到江湖情缘之类的字眼,略微缓和了一下低靡与激动,悲愤与伤感交织的复杂心情。

    元素和闻喜一夕之间传遍朝野内外,尚未得子已使大臣纷纷上表恭贺,其堂兄前魏皇嗣元欣更是星夜兼程赶回帝都,将自家得力的嬷嬷送入宫中伺候元素和。武帝非但没有责怪他无诏回京,更特许其可出入永延殿与元素和叙情,这样一个明显的信号,没落的前朝皇室贵胄多少沾了荣光,也让深受宇文护打压的前魏八柱国家也是大周的开国元勋在朝堂上开始活跃起来。自大周建立以来,宇文护长久把持朝纲的绝对权力首次遭到了动摇,元欣官拜大丞相,几与宇文护分庭抗礼,整个帝都弥漫着一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气息。

    昭阳殿仍然是一如既往的安宁祥和,青娥却总是为未央担忧,元素和身怀龙嗣加上元欣入朝,已让武帝视线转移,不知何时才能又记起未央来。这宫里皇子本就不多,凌美人的孩子是不可能成为大周朝的储君,若是元素和一举得男,以她前魏郡主的身份和元氏门阀的支持,册立太子并非不可能,那未央的处境也将更加艰难。未央却没有青娥这些历经宫闱洗礼的心机,只是心中有些失落,因宇文邕的离去。

    月色轻柔,兰香的味道隐隐飘来。

    凌美人说,宫里就如一盘棋,在宫里生存就要学会下棋。未央本是以此自娱,却因凌美人那日永巷一语,特地从昭文馆要来棋典学之,星罗棋布的斗智斗勇,一时竟是不能罢手,虽然头痛,却似看出了些许门道。

    围棋之法在于用兵,三尺之局好比战场,胆怯无功,贪婪必亡,以中庸之方略,据四方,守依恃,布兵望。看着棋盘,未央深明其意的点着脑袋喃喃念道,青娥在对案相陪,瞧着满目的黑白子叹道:“这么复杂,娘子可得学到几时才是头呢?”

    未央摇摇手,凝神半响,落下一子,吃了她一圈白子后抬头笑道:“去其糟粕,留其精髓,棋局变化莫测又何必要深究这般无数未知呢?”

    青娥不甚明了,只能随她点头,一旁伺候的梅儿忍不住插嘴道:“独孤昭训,噢,不……”她一时语快,忘了独孤月容已降了位分,惴惴不安的看了未央一眼,见她依然脸挂笑颜,续道:“奴婢曾伺候独孤御女时,她常常与圣上博弈,下的是象戏。”

    未央听罢,来了兴致,心想原来宇文邕喜好的是象戏。她看向左手边搁置的象戏局①,八八六十四格,黑白两方各六枚子,古称六博棋子,是“投六箸行六棋”,斗巧斗智,相互进攻逼迫,以获得多博筹为胜,看来似乎比之三百六十一个点的围棋来的简单些。

    独孤月容常玩象戏,难道她的门道手腕便是出自其中?何况圣上也爱此局。未央略一思付,便决定舍弃围棋而研习象戏,今后可有和宇文邕一起对弈,想着心里一阵犯甜。

    她翻开书卷,倚着上面的教授,自顾自的玩乐起来,遇到难处提着子落不下去,偶有收手之时。“圣上曾说举手无悔大丈夫。”梅儿见此,从旁提醒,青娥也看得着急,附和道:“象戏与围棋一般,落子可都是无悔的。”

    未央想想也是,此言自己还曾说过呢,向她们一笑道:“我头一次,你们别急,来梅儿,和我对弈一局。”

    梅儿犹豫道:“娘子,奴婢可不行呀。”

    “有什么不行的?你常伺候独孤御女必然也学会了一招半式,总比我这个什么都不懂的强,除非……你不肯。”梅儿见她有些温怒,只得坐下,青娥让了位,自在一旁与她们煮茶。

    梅儿指着局说道:“河界三分阔,智谋万丈深②,娘子只当与下围棋一样便是。”

    未央一边与她下着,一边看着书策学,间或拦她一子颇有得意,偶被其堵住一步甚是后悔。月落星点,洒在窗前细影斑驳,夜雾的香气弥漫在空中,织了一片柔软,把所有的静怡罩于其中,窗外的植下的兰草,有着模糊和空幻的色彩,像这一局般隐藏了它的细致和秘密。

    未央兴致甚高,直学至深夜亦不肯罢手,梅儿却因连续当值两宿颇为受不住,未央便打发她和青娥都去休息,梅儿如负释重般的飞快溜走,而青娥却要留下伺候。未央见此说了两句,可她坚持也就罢了,只让她在一旁休憩,自己继续研习。

    象戏如围棋般,布阵点子如兵法,几个时辰下来,未央倒是掌握到了其中的诀窍,无非就是兵贵神速,抢先入局八个字。想想独孤月容一直以来凌厉的手段和强势的作派,曾在自己刚进宫之时便来与她一个下马威严,原来她是深谙此道的人呀。

    书策上说,下棋都讲究一个“先”字,“弃子争先”,“宁失一子,不失一先”,“得子得先方为胜,得子失先方为败”。未央虽然模凌两可,却看懂了一个道理,“先下手为强。”刚刚她与梅儿下的三局,第一局输在失了先手,第二局输在犹豫不决,第三局输在落错一字,所谓一招不慎满盘皆输,独孤月容在进宫时只针对自己,待到阿史那风起时却在先蚕祭祀上败了此局,不正是应证了此话?只是一局罢了,凌美人的话里,宇文邕的态度,无不昭示着独孤月容还有复起之时,可若换做是自己会是怎样的结果,未央自然不敢去赌。

    “娘子,娘子!”何泉奔进内殿,才惊觉越了规矩,蓦然停步。

    未央放下书策,伸展着手臂活动胫骨,笑道:“急什么?乐成这样?”

    何泉“嘿嘿”一笑,笑的甚是得意,只携了拂尘搁在臂弯,做了常侍的他也学会了卖弄。青娥顛骂道:“快说,娘子跟前还装什么神秘。”

    未央难得见他如此,知道定是什么让人开心的事情,招手道:“先喝口茶,之前也不见你人,定是不知跑哪里打听到什么好消息了。”

    何泉乐呵呵的接过青娥递上的茶盏,抹了嘴道:“娘子,真是好事。内侍省的郎官说圣上已经让彤官查了娘子的彤史。”

    未央一愣……那是什么?……青娥与何泉见她这样,不禁开怀大笑,青娥喘着气笑着道:“娘子呀,圣上可是不久就要您侍寝了。”

    ……侍寝…….

    未央脸上瞬间红透到了耳根,伸手去扭她的腰,人小手断够不着,佯怒道:“在胡说,我就罚你去掖庭局做苦力去。”

    青娥知她是玩笑话,哪里会当真,拉上何泉道:“那奴婢可得为娘子好好准备下了,要准备什么呢?……”她与何泉在未央耳边唧唧喳喳个不停,眉梢眼角皆是喜乐。

    未央双手插着腰,嘟着嘴怒冲冲的瞪着她,心中早已是欣喜在头,却不知自己已然一步步落入旁人精心设下的棋局之中。

    ①象棋最早是先秦六簙戏用象牙做的棋子,黑白各六枚,文中所提到的六博棋子就是这个,虽然也叫象棋但与现在的象棋没有任何滴关系。

    现在的象棋老祖宗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是波斯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土,对滴,当时的中原王朝名叫大周,史称“北周”。传进来后,宇文邕,也就是本文的皇帝,酷爱之,加以改进,深造,研究出来适合天朝子民娱乐的新棋局,取名叫“象戏”。也就是说,天朝象棋(中国象棋,与国外的无关)的发明家是北周皇帝宇文邕。经历了唐朝的宝应象棋,到宋朝的那谁来着,啊,我不知道……总之就是宋朝集合先人的智慧,确定了完善了象棋方略,一直传承至今。到了当今天朝时代,为了促进它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和推广,将“中国象棋”名称更改为“象棋”。

    ②出自《棋谚》,春秋会下象棋,可惜是个菜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