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北朝书 > 第十八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哇”的一声婴儿啼哭,惊动了榻上两人。

    未央不知哪里来的力气,推开宇文邕去看孩子,将头靠紧平安,眼泪无声滑落。宇文邕自觉方才过分,无言以对,寝殿中死气沉沉的安静。

    未央既恨且忧,闷燥的夏夜,寒凉彻骨,而最凉的是她的心。同样的一句话,他曾说过两次,一次用“我”,这次用“朕”,但在未央认为的天地中,他是她的唯一,迈出,他是帝王,迈进,他是她的夫君,这是她身为公主与生俱来的最卑微的坚持。

    他还是不同了,自铲除元欣之后,没了前朝勋贵掣肘的他就不一样了,也许,他也明白到要巩固帝位,只能依靠宇文护,哪怕是不得已,哪怕是暂时,然而未央可以理解,却再也难以释怀。对元素和,对凌美人,对空儿,或许将来也会如此对她,一句“我会护你周全”,真的能够吗?即便可以,她也不能容忍,无论什么原因,他都不该如此对待自己。

    在皇室,有了一次,便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兴许,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他是帝王没错,可自己也曾是皇室贵胄,他有他的骄傲,她亦有她的尊严。

    宇文邕想的却和她不同,未央并非李妃,李妃一心只为了他,而未央,在乎的人太多,这样的善心有时却让人觉得生厌。她是他的女人,只能把心放在自己这里,这颗心里,不能有他人。他更不允许任何人再来夺走他的一切,包括他的女人。

    “蝶舞!”宇文邕蓦地一声,未央身子微震。决不能让人瞧见她的凄惶,她撇开头并不做声。

    蝶舞闻声而进,陡然见此情状,大感诧异。宇文邕向她招了招手,指了指平安,蝶舞会意,但见床榻上被褥凌乱不堪,未央撇头垂眸。心知不妙。她躬身上前,背对着宇文邕以眼神相询,未央却不理她,将孩子递过。蝶舞接在手中,犹豫片刻,迟疑着退下。

    又是短暂的沉默之后,宇文邕道:“好了,没人再打搅我们了。”他把她拉过。低头,神情复杂的看着她,抬手为她泯去唇边的血迹,那是方才未央咬破下唇的烙印。

    刹那间的恍惚,混乱了理智,“圣上是想让蝶舞瞧见妾身的窘态么?”未央的话说的极轻。手也不由自主的颤抖起来。

    “你也知道吃醋,就不许我也酸一回么?”未央错愕抬头,哪里会想到只不过一句试探,竟试出这样一句话来。

    宇文邕的目光隐在沉重的阴影之后,将她颤抖的双手拉起:“我只准你的心里有我,不要去做贤良的妃子。”

    未央滞住,一时间无法接着再说,然而宇文邕迫视的目光逼得她无处遁逃。是的,若心里只有他。会不会所有的事情就不会那么复杂了。也不会再感到这么累?

    一瞬的蛊惑,未央很快眉心轻锁,眸底掠过黯然却又随即浮起一抹倔强。她是爱他的,但不会去做他想要的那个她。太多的东西让她无从选择和割舍。

    “妾身想到一个人,或许能如圣上所愿。”艰难的选择,让她热泪随心而落。爱么?不能同他,不爱么?心中总是介意。仿佛酒后迷醉落空的痛,千帆过尽,却仍然看不见心。

    宇文邕闻言,眼中绽放异芒,未央知道,她的退让,换得了他的更近,然而,只一步的距离,似乎已是隔了天涯。

    “六弟,是不错的人选,可他不会领兵,成败难料。”宇文邕缓缓道。

    未央并不接他的话,她深知只有这样说才不会有错,因为再没有比这更妥协和中庸的办法,而最重要的是,宇文邕心里所想的才是她应该说出的东西。

    不知何时起,她必须要揣度着他的内心,揣度着身为帝王该如何去做,以此来和他谈话才不会有争执,才不会分的那么清楚。

    突然,她觉得这样好累,以前,以前怎样?记不起来了,越想心里就越痛,满心满肺的尽是萧索。

    此刻,她只想找一个肩膀靠一靠,没有争斗,没有分歧,没有怀疑……然而,她能靠的,只有他。

    未央伸手环上宇文邕的颈脖,将头靠在他的肩上,默默不语。

    “还是你最了解我。”原本是最动人的情话,听来却猜不透真假,未央闭起眼睛,只是静默。宇文邕围住她,问道:“你说,六弟若是兵败了,该怎么办他呢?”

    未央心里再寒,离了他,直视他的目光,声音有些发颤:“圣上以为呢?”

    宇文邕似笑非笑,双目逼视她闪躲的目光,笑着道:“我想听听你的意思。”

    未央有些莫名的想笑,莫名的想哭,想笑却又想哭,想哭却又无望。听她的意思?这么久以来,他究竟是真的想听自己的意思,还是从一开始就在试探着自己,试探自己的忠诚?试探自己是否够资格和他并肩一起?

    既然如此……

    未央瞬间敛去了一切的喜怒哀乐,将心思情绪深深藏进了心底,说道:“圣上既想平衡两方,又要挑选一个能够放心之人,纵观本朝,再没有比六公爷更适合的人。如果六公爷注定兵败,圣上为何不利用他?”

    宇文邕饶有兴趣的听着,未央咬咬牙,狠心道:“圣上您想,六公爷借宇文护的兵打了一场败仗,宇文护怎能甘心?以宇文护的个性,必要罢黜六公爷的官职和爵位。妾身平素和六公爷相交,知他脾性恨不得能够在我朝建功立业,遭此打击必定心怀不忿,届时圣上只需将他调入羽林率或者开府军,保他荣华富贵,他还能不感激您吗?”

    宇文邕内心陡然轻松畅快,这才是他认识的未央,那个在宣室殿和他剖析朝政的她,言谈之间流露的。是他的立场和他的心意。宇文邕笑问道:“那五弟呢?”

    未央霎那间怔然,一闪即墨的暗怒不露痕迹,嘴上却平静道:“他能如何呢?以他的……”她停了一停,后面的话是不能说的,改口道:“齐国公和六公爷向来交好,自是比旁人更了解他,他能不阻止六公爷领军都是万幸,何况妾身以为他不可能不反对的。”

    未央语气中显露出强烈的讥讽。让宇文邕今天眉宇间始终隐着的阴霾终于散开,只是这个讥讽,是在讥讽他还是宇文宪,已经不重要了。

    羽林率和开府军背后代表的是宇文护和宇文宪,这一招太过阴损,利用宇文直的兵败,让两军都不讨好,即分化了羽林率和开府军。更有可能让感情一直很好的两个兄弟产生分歧隔阂。

    没有谁比未央更了解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激化两人之间的矛盾,因为她和眼前的人,正在这样一条路上走着。化解的方法不是没有,但她不会告诉宇文宪,如同现在,她尽力去填补。却知道自己的心已不可能回到当初,任何人都不会。

    朝堂的争斗犹如后=宫,注定是悲凉的,谁又能逃得过这一切?因为觊觎的人太多,密布的诡谋太复杂,都会让人有自保的本能,而宫里的人,最该做的就是将这些自保的手段提前。

    错么?没错。对么?不对。

    心里虽明白,但若不这样。还能怎样?就像独孤月容。

    不是她想陷宇文直于不义。是宝座上的人要用他做棋子,不是她想设计宇文宪,是宝座上的人容不得他。

    帝王之道,在于权衡。

    是的。未央终于看清了绮丽荣华往往与残酷血腥相伴的现实,她不会再做那个怜惜一切的女人,她要做一个最适合站在帝王身边的女人。

    宇文邕目不转睛的望定着她,几疑自己的决定是错误的。只是一瞬,很快恢复平常,拉起她的手,一字字道:“朕的皇后,非卿莫属!”

    “多谢圣上美意,但妾身并不觊觎此位,妾身只想能够替圣上解忧。”未央牵强的微笑,轻轻放手婉拒。

    宇文邕不肯,抓过她的柔荑,说:“若真要替朕解忧,就做朕的皇后。”

    “圣上就不怕大冢宰?不怕突厥吗?妾身是为了圣上着想,这辈子,只做一个昭仪就够了。圣上不必为了此事在妾身身上费心。”未央故作担忧的问。

    “不怕,朕要的是能与朕共同协商大事的女人,朕要的就是你。”他的目光坚定,带着鼓励。

    未央淡淡而笑,这一句才是真心,但心里那落空的痛仍未曾散去。“那若是失败如何?圣上真的能够护妾身周全吗?”

    非是怀疑,而是此刻,这不再是一句情话那样简单,她要的是承诺,抛开一切不去相信,未央只能相信他的承诺,一个帝王的金口玉言。

    “是,朕一定会护你周全!”

    未央凝视于他,想问,如何护她周全。

    宇文邕深深看了她良久,突然涌动出气凌霄汉的霸气张狂,不计后果,不顾一切的道:“哪怕要朕联合北齐灭掉突厥,朕也会护你周全!”

    感受着他浑身上下突如其来的狂傲坚决,未央蓦地惊动万分,她信了,以后,她只信这一句。

    忽然,未央痴傻的一笑,却不知为何。

    宇文邕意犹未尽,道:“终于看见你笑了。”伸手搂过她来,未央不语,将头埋在他颈项处,一动不动。宇文邕闻着她身上传来的幽兰体香,方才未尽之事袭上胸口,燃起无限的春情蜜意。

    未央明显感到他的异样,本能地伸手推拒,然而宇文邕却顺势将她躺下,覆在身上,在她耳畔倾吐气息,柔声道:“幽兰之香怎及得上子童①,就让为夫弥补过失,悉心伺候,望子童能够原谅。”

    在未央来不及反应之前,他吻上她吹弹得破的脸颊、小耳、鬓发和粉嫩的玉颈,一手滑进她的内裳,坚定有力地揉搓着她丰柔的酥胸,另一手放在她柔软的腰肢上,逐寸往下侵去,同时加强对她小嘴的情挑。

    一浪胜过一浪的悸动自脑海滑过全身,未央娇体发软,在宇文邕温柔的抚摸亲吻中剧烈颤抖和急喘着,一对秀眸阖了起来。

    宇文邕缓缓离开她火热的小嘴,低头细审她绝世倾城的容颜,伸手捋着她鬓边凌乱的青丝,怜爱的说道:“是我不好,以后不会再那样了。”

    未央无力地睁开秀眸,摇了摇头,垂下螓首,宇文邕心情极佳,欲焰狂烧,一边吻她,一边为她宽衣解带。

    爱欲横流的流光飞舞中,爱恨是非似乎都不再重要。

    蛊惑也好,迷梦也罢,此刻的未央,身心疲惫,不愿再去多想,只想抛开一切,娇喘低吟,泄掉所有的不痛快。

    但是只在今朝。

    一旦再穿上那一身九钗重行的十二单衣,一切都会不同。

    帝王的女人,就要像帝王一样,她要得到的,谁也不能再夺去。

    再醒来时已经日上三竿,宇文邕早已上朝而去,塌边留下一朵兰花。

    未央把兰花放在鼻尖轻嗅,脸上逸出了一个迷人满足的甜笑。

    ①子童即梓童,古代对皇后的专用称呼,起源说法不一,故此大家不必太纠结。(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