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红楼之林家女史 > 第四章 女儿下
    夫人是真的很喜欢林大姑娘。

    这点从她每天早上赖床的次数明显减少,去大姑娘房里次数明显加多,以及每日里回来偷偷摸摸画的画稿可以证明。

    靖书奇怪的是,她哪里来的热情

    她跟着夫人的日子不算短,皇妃公主的也不曾少见,要说比这位林姑娘出色的也有那么几位,却也不见得主子有这般的兴趣热情。

    这便是靖书不知道了。

    等闲读罢红楼梦,谁人不倾心宝黛

    或者说,打动萧长宁的未必就是黛玉的美貌才情,而是那本红楼梦罢了。

    此时黛玉也不过十岁多,一个豆丁萝莉,再风姿惑人也是有限的。

    而萧长宁其人,也不过是八卦跟风罢了。

    "你便是姑娘的大丫头,唤名紫鹃的么"萧长宁笑得温和典雅,一双眸子清亮熠熠的。

    "奴才本是老祖宗房里的丫头,老祖宗疼姑娘方才派给姑娘的。"一个清灵秀美的丫头向她福了福,方答道。

    "嗯。"萧长宁不置可否,只是淡淡的打量她。只见得那丫头一派大方秀气,眼波盈盈,看就知道是个极聪明的,便才道。"我家姑娘承蒙照顾了。"

    说着便从手上取了一只极细的素面银镯,放到她的手中。"我看着你喜欢,送你一件好玩的东西玩儿。"

    那紫鹃也是见惯了各色赏赐的,见了也并不矫情,拿了镯子便向她道谢道:"多谢夫人赏。"

    萧长宁但笑不语,却是靖书上来打趣:"你一句谢谢就白赚我们一件好东西么"

    她从紫鹃手里取过那只银镯,向着两头用力一拉,那镯子竟然寸寸裂开,变成一只构造精巧的手链子。那链子由九颗小银锭儿组成,每一个都是一半素面无饰,另一半却雕着精巧的佛家经变故事。

    只此一物,或者未必多贵重,但论及精巧却也是罕见了。

    "这机关真精巧。"即便是在贾母房中见惯了各种稀罕物件的紫鹃看了,也忍不住赞叹。

    靖书笑着边帮她戴上,边打趣道:"收了我家夫人的东西,可要用心的伺候我家夫人的心尖子。"

    "死丫头,我便待你不好么,总来饶舌。"却是萧长宁笑骂。

    紫鹃得了好东西也很开心,便笑着回道:"便是夫人不给我东西,我便不用心伺候姑娘了忒小看人!"

    "好,我枉做小人。"靖书瞪了她们两个,不由愤愤。

    "这是在说什么呢。"清柔的声音响起,一个小丫头打了帘子,便有一个清丽娇怯的姑娘进来了。

    正是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却是林黛玉午睡起了,来前面阁子里透气。

    "睡得可好"萧长宁上下打量了她一回,见她气色尚好,便笑着问。

    "玉儿睡得很好,多谢夫人关心。"林黛玉向她道了一个万福,方才由随侍的雪雁扶着坐了饮茶。

    "你方从外边回来,有什么不习惯的尽可跟我说。虽说是自己家里,但你是个姑娘家,有的时候总不及我方便的。"看着黛玉娇怯怯的样子,萧长宁在心底叹了一口气。也难怪林如海之前那般戒慎,他的这个女儿,真的不好养。有什么事情也从不说,只是一味的使小性儿哭,自己挫折自己。

    说着便又向一旁的雪雁问道:"姑娘一切可好?身子可好?吃食可好?"

    那雪雁本是林家出去的丫头,在贾家不好施展方才退居二线,回到林家自然知道尽心。便一一答了,说并无不好。

    萧长宁这才点点头,拉了黛玉说话。

    若凭良心讲,林黛玉先是不喜这萧氏夫人的。无关别的,单她是爹爹的继室这一点,便也尽够了。

    只是贾母之前曾对她嘱咐过,让她要与这萧夫人好好相处,便也按下性子与她相处。这一相处下来,她才发现这萧夫人是个极了不得的女子。

    她才高八斗,琴棋书画诗词曲赋竟然无一不精通的。偏她的性子也是极为怪癖,从不屑于什么闺中小女儿形态,行事作风中正平和,大开大阖竟然颇似男子。在她所认识的女子中,只有凤姐姐与她有些相似,但又不尽然。凤姐姐行事泼辣,只是貌似男儿般的大胆,这一位却是有男儿般的风骨,竟然有些一如爹爹般的清流名士风气。

    想到外祖母的话,林黛玉心中不由暗暗佩服,对这位萧夫人竟也有些好奇了起来。正四品女史氏,朝中唯一的女官人,这样的人物就只在传奇里看过罢了。

    "夫人在宫中有什么有趣的事儿吗"黛玉有些好奇的探问。

    "宫中有趣的事儿么"萧长宁想了想,见她好奇,便也就找了一个合适的说说。

    "我在史阁里曾看过先代宫中的一则轶闻,说是有一名宫女颇有才华,但怜己身在深宫,韶华老去无人怜惜。于是便将诗词题在红叶上,让红叶顺水漂流。下河有位官员捡到了那张红叶,深为女子才情所动,便向皇帝请求,要娶宫女为妻。皇帝自然成其美事,使他们成婚,夫妻恩爱一生,传为佳话。"

    "竟然,有这样的事儿么"那黛玉本是个玲珑七窍的女孩儿,听了这事便觉心里一动,竟是有些痴了。

    "姑娘看着这故事美丽,却没有看到其中斑斑血泪。"看见黛玉情状,萧长宁却是淡淡的摇头叹息。"宫女少年入宫,最小的八岁,最大的十四岁。按照宫中惯例,要在宫中执役到二十六岁方才可以恩准离宫。二十六岁的女子,即便是出得宫来一切也都毁了,所以只得自己谋划。所以每逢有青年官员入宫,宫女们便多掷花果,希望可以觅得良缘,早出深宫。红叶题诗的那位,说到底也不过是千百位女子中幸运的那么一个而已。"

    萧长宁说着,心有戚戚焉,待得她回过神,却看着黛玉在那里痴痴的掉眼泪,紫鹃雪雁正在替她擦拭。

    "傻丫头!"萧长宁笑着拍了拍她的肩头。"这世上的人是谁都不容易的,但你偏偏却是幸运的女孩子啊。你有疼你如命的爹爹,显赫的外家,哭什么呢"

    黛玉知道失态,连忙用巾子擦了擦眼泪。"只是觉得心酸罢了。"

    "其实,人过得快不快活,看的是这个人自己,而不是她的处境如何。"萧长宁借机的打算提点她两句,便指着那池塘里的莲荷道。"你看那莲花也可怜,雪白纯洁的便在污泥中污淖了。其实你却不知道,她不过是为了要结果,所以抛却了华丽的外表,再一次的重生罢了。你在替她哭,她却在笑自己收了好几颗的白胖莲子。"

    那黛玉却是一愣。她惯来伤花悲月,却从不曾听人有这样说过的,一时倒也觉着新奇。

    看得她缓过来了,萧长宁却神秘的一笑,向她凑近了几分,道:"那故事可还没有讲完,你可还要听么"

    萧长宁今年二十有六,在这个世界里已经算是年岁较大的女子了。可是奈何她这一世天生一张娃娃脸,复又肤白如雪,再加上心态也好,却是平白的年轻了几岁,竟是二十刚出头的模样。这些日子天天与黛玉相处,也算得熟了,便没了什么顾忌,与黛玉她们玩乐竟然一点长辈的不自在也没有。

    "什么"看她一脸的神秘,黛玉很给面子的问了一句。

    "自此一时之后,**红叶题诗之事成风。有一日有位将军捡到了一页诗笺,上面题着一句绝句,便是:‘意映卿卿藤缠树,心心念念树缠藤。’那将军一届武夫,本不懂这些,却是个爱附庸风雅的,便也学那文官去向皇帝求娶。皇帝接过诗笺看了分外为难,不好给那将军答复。那将军却以为皇上不肯,便见天儿的到御书房去求。皇帝给他缠得没法儿,才对他解释了。那哪是什么宫女的情诗,分明是宫中宦官写给对食宫女的信儿!却被他误捡了来,让他哪里去给他生个宫女儿"

    她话说完了,却见黛玉和紫鹃雪雁等都憋得脸上通红,你看看我我看看看你,却是不好笑出声。只有靖书跟在她身边多年了,笑点很高,面上丝毫不显。

    "想笑就笑,左右不过是在家里。"她淡定的饮了一口茶,方淡淡的说。

    "这......"黛玉笑得整个人伏倒在椅子上,脸上一片通红。看着紫鹃和雪雁,却是再也说不出话来了。

    "仔细背了气。"萧长宁无奈的拍拍她的背,看到女孩美丽的脸上连泪水都笑出来了,便对靖书吩咐道:"去绞一根手巾来。"

    靖书领命去了,绞了手巾给黛玉擦手擦脸,同时也嘱咐紫鹃雪雁去梳洗一下,再来伺候他们姑娘。

    一切安顿好了,便取了茶来与黛玉与萧长宁吃,好让她们定定神。

    "什么时辰了"轻啜了一口时令的莲心茶,萧长宁忽然问。

    "主子晌午传了苏嬷嬷的帐,是时候去了。"靖书答道。

    "这么快......"萧长宁无奈的合上手中茶碗,起身对黛玉道:"我有事得走了,姑娘在这里好好的玩吧。"

    "夫人慢走。"黛玉忙起身送她到门口,待得她走远了,方才回去坐下。

    紫鹃看着这情状,便笑着对黛玉道:"姑娘倒真是喜欢这位夫人,竟舍不得她走了。"

    黛玉只一笑,道:"这里比不得外祖母那里,姐姐妹妹的热闹。爹爹也不常在家,除了她我又和谁说话儿?"

    "看起来这位夫人人不错呢。"说话的却是雪雁,她娇憨的一笑。"人随和也逗趣儿,看起来不像一位夫人,却像个姐姐。"

    "就是粗心些,把姑娘都惹得哭了。"紫鹃笑道。"比二奶奶还放得开的样子。"

    "你且不要这么说。"看着远处曲径游廊上的身影,黛玉轻轻一叹。"她那样的女子,是我们比不得的。"

    此话一出,两个丫头都沉默了。

    行止大方脱俗,心性开阔平正,虽无十分容貌,气度却占了七分,确不是她们这般闺阁里的女子可以比拟的。

    "这些天我冷眼看来,她倒真像是个好的,也不委屈了爹爹。"说着,眼睛一酸,却是又流了眼泪。

    "这便是好事了,姑娘哭什么"紫鹃连忙上前劝慰,想了想便有指着那门外的池子道:"萧夫人之前不是才说了一堆的花儿莲子的劝姑娘么,这才刚走姑娘怎么又哭"

    "偏你通透,夫人几句话就让你通禅了不成。"黛玉思及前话,果然不哭,只是娇嗔着道。

    "我可不懂禅。"紫鹃见她不哭,便放下心,打趣道:"我才一提姑娘便不哭,可见通禅的是姑娘才是!"

    黛玉抿唇一笑,横了她一眼道:"偏你饶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