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皇帝】 > 第二章
    皇帝~

    我这样一问,杜南这样一答,大臣们自然知道我要说的是什么。

    钱啊……一切都是钱作怪。

    他们其实都不是笨蛋,只是华夏民族一直富有惯了,向来都不重视理财之道,甚至财政不过是户部尚书的副职──他的正业是土地测量和户口分配。

    在朝会之中,也很少有大臣提及过钱的问题,财务报告总是留在会议的最后。

    大概是之前这三十年过得太富足了吧,官员之多如杂草一样,越生越盛。

    而军队也是同样,越养就越多。

    以农立国,重农轻商就有这个缺点。读书人出生的官员轻视商人惯了,走到朝堂对钱的运用一点基本常识也没有。

    看到杜南和贺仁两人仍是怒目而视,我便不得不出面打圆场。

    “户部掌管财政,自然着紧国库所花,这是杜卿的职责所在。”

    “而我堂堂天朝大国,先帝葬礼自然要展示最大的风光,礼部也做得没错。”

    话虽然这样说,假如是我的话,上个月的开支至少可以节省一半。

    唉,四百万就这样活生生的飞走了。

    邀请各国政要是钱,建造记念广场是钱,各国上下举哀是钱………

    这四百万,够一个西域小国吃饱喝足,舒舒服服的花上两年啊。

    “现在,我们缺的不是人,而是钱,明白了吗?”我一字一顿的总结道。

    看着众大臣连连点头,我满意地笑了。

    这些老顽固这不就落入我设的圈套?

    嘿嘿嘿,老家伙们的脑筋终究没我灵活。

    “那皇上,那关于北伐胡人还是治理河道的事……”杜南小心翼翼的问道。

    孟然抢着说:“那当然是军队优先,国防重要呀!”

    “这自然不行,现时百业待兴,怎可能支持庞大的军队?”贺仁立即驳斥,说到军费开支,他毕竟是文官出身,还是支持杜南一方。

    “那是贺大人你乱花钱之过吧。啧啧啧,一个月就花去八百五十万。”孟然翻起了白眼,一点也没放贺仁在眼内。

    “……你!”贺仁更是怒极,便要破口大骂。

    “别吵了,两样也一起做!”我脸色一沉,喝道。

    两人看到我黑着脸,也是微微躬身,退回自己的行列。

    杜南忍不住道:“启禀皇上,以现时的国库储备,就算再加上夏税所得,都难以维持一场大规模的持久战呀。何况我们还要留下存粮应付很有可能出现的洪灾。”

    “杜卿,你是我们没多余钱打仗是吧?”

    看他欲言又止,我笑着道:“那简单,打场小的不就结了?”

    兵部尚书赵成章却站出来道:“皇上,匈奴坐拥雄兵三十万,东西突厥合起来也近四十万,还有乌丸鲜卑等,加上胡人勇武善战,我军假如没有派出五十万以上的大军,恐怕也难言得胜呀。”

    “哦,我记得先皇光武七年,亲自统领二十万军队北攻,横扫东西数十胡族,这又是何故?”

    “那是因为先皇神勇无敌……当年没错是大创胡族,使其十几年不复南侵,但胡人经过这二十年的休养生息,实力已是今非昔比。”武相郭冲插嘴道。

    “既然郭卿也这样说,那就没办法了,北攻胡人的事情暂且缓一缓。”我叹了一口气。

    我看着孟然和一众武将满脸失望的神情,心里却暗暗好笑,这些家伙们天天嚷着要打仗,由武相那老头子让他们死心就最好了。

    “不过,北方防备的事也拖不得。”我眼珠一转,说道。“孟然、郭少名。”

    “臣在。”孟然和另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缓缓步出。

    这个叫郭少名的年轻人正是郭冲的小儿子,才不过二十七岁,但已经身经百战,跟他老爹没两样,可谓虎父虎子。年纪轻轻已经做到禁军副统领,前途绝对是无可限量。

    “令你等二人,从京城禁卫军中挑选出十万精锐,朕要最精锐的。然后分开两部,每部五万人,秘密驻扎北原和陇西两城。”

    我可一点都不担心京城的保卫能力,老头子没留多少财产给我,军队却是最重要的,京城长安禁卫军四十万,就算抽了十万还余下三十万,我连二十万都嫌多了。

    看来人越老,就越是怕死。

    我补充多一句:“没有朕的命令,即使胡人大举南侵也不许妄动,明白了吗?”

    郭冲的双眼突然现出了神彩,想必他已经明白了我的意思。

    两人见着武相没有异议,也就齐声躬身答应。

    “另外我说武相,全国已定,地方军队无需保留太多,就汰弱留强吧。”

    我的话声一落,朝中一时哗然,刚才还在讨论怎样扩军,我突然却说要裁军了。

    一提左手,宣武殿就静了下来,我徐徐的道。

    “朕的理想是三百万军队,全国十省,每省留下二十万足够应付突发事变。三十万禁军驻守京城,另外七十万分怖南北边防。”

    “这一百万并不是要立即裁走,朕要求两年内达成。详细的情况你们再想想,年龄太大的士兵就解甲归田,或者调归工部进行建设工作。”

    “年过三十岁的下级士兵就让他们退役,这点倒是可以的。”郭冲沉吟道。“我国军队已经有老化的倾向,皇上真是明察秋毫。”

    我却觉得有点奇怪,原先以为他肯定会意见多多,谁知落实时却是乖乖的听话。

    “皇上英明,这样可以大大节省军费开支啊!”贺仁的马屁自然引来一众武将的怒目而视。

    “简卿,六部的经常性开支给我研究一下,一年内给我节省一成,两年之后节省两成。”

    简文重皱起眉头,等了好一会才说道:“皇上,这可不是说省就能省的……”

    我阻止了他的话,摇了摇头:“这个我可不管,裁员也好,减薪也罢,总之你和六部给我弄出办法来。”

    “这……这……”连一向沉着的几个尚书这回都着急了。

    “不尽力减省的话,明年你们可不一定有俸禄发了。”我接着扬了扬手中的国帐。

    简文重看了六部尚书几眼,又望着我,似乎是想从我的眼睛中读出什么来。

    他想了好一阵子,大概也明白财政危机即将到来,无论军政两方都不可能独善其身,这才点头称是。

    这次就轮到文官们苦起脸,一众武将则全是幸灾乐祸的模样。

    文臣武将向来不和,这似乎并非本朝的专利。

    无论如何,明德年第一个政议总算顺利结束。

    不过我还是叹了一口气,抢先出头可不是一个聪明的昏君应该做的事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