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三国流浪者 > 第七章 夜袭
    我之所以要快速的退回汜水关,主要并不是背后如雨的箭矢,武技上升到了一定的程度,普通的刀箭攻击已经不能轻易的伤害到我。

    我最大的威胁来自于孙坚,那个号称江东猛虎,恐怖得一塌糊涂的男人。

    他或许不如吕布,但跟关羽张飞之流拼个你死我活,却是不在话下,而我绝对不是他的对手。

    想想我已经杀了人家的心腹爱将,已经站在了敌对的立场,倘若没有把握击败对方,那最好还是撒丫子跑来得好。

    背后喊杀声震天,我仿佛能感觉到背后那刺骨的仇恨目光,想必孙坚已经扬起手中的古绽刀,恨意滔天的冲杀了过来。

    孙坚怒喝一声:“叛贼休走!”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我从容的退回了汜水关中。

    城楼上,华雄宽怀大慰,呵呵笑着拉弓引箭,连珠箭怒射,阻止了孙坚的进一步猖狂。

    孙坚听声辨物,古锭刀拨开一枝长箭,低头咬住一枝,侧身避过最后一枝,无奈的对着汜水关坚固的关墙怒吼。

    孙坚并没有真正进入矢石的攻击范围,华雄有千斤臂力,不代表普通的士兵也可以开巨弓,引狼箭。

    孙坚看着场中祖茂破碎的尸身,想起一起纵横的曝光,不禁气满胸膛,朝着关上怒喝:“无耻小辈,可敢一战?”

    早有手下的兵士前来收拾好祖茂的尸身,退了回去。

    四大虎将只剩下了三大虎将,但气势依旧不减,或者是因为祖茂的死,更是激起了他们同仇敌忾之心。

    “无耻小辈,可敢一战?”

    “无耻小辈,可敢一战?”

    “可敢一战?”

    “战!”

    “战!”

    “战!”

    面对着雄关下群情激愤的一群人,华雄竟然被敌人的叫骂挑衅激起了拼斗之心,便欲大开关门,一战定长短。

    李肃一把拉住了因为被人轻视而心中愤懑的华雄,轻声劝解道:“都尉何需心急,此一战大功已成,孙文台现在是哀兵,必存了死战之决心,此时攻击实不利于我军。”

    华雄倒也不是听不进劝解之辈,闻言回道询问道:“那依你之见,某当如何?”

    李肃微微笑道:“我军应依雄关之险,固守汜水,盟军十八路,必各怀异心,我等只须静观其变,行雷霆一击即可。”

    华雄身后胡轸、赵岑等副将也连连称善。

    孙坚在汜水关前静等良久,不见华雄出战,便又叫骂道:“华雄匹夫,龟鼠之流,缩头之辈,若怕输,早早滚回家抱孩子去!”

    孙坚每骂一句,身后军士便整齐的大吼一声,把个华雄气得暴跳如雷。

    华雄看着因为他没有及时应战而有些士气低落的军士,跳脚道:“不行,再如此下去,何以为将。看某斩杀孙方台以振我军士气。”

    说完也不理李肃的劝阻,气冲冲的取来长刀便纵马出关厮杀去了。

    胡轸、赵岑怕华雄有失,也取来兵器,紧随华雄出关而去。

    孙坚本来骂战得有点疲惫,倘若华雄再不出战,无奈之下也准备收军,以待明日攻取汜水关。

    华雄的突然出现,给了孙坚无比的惊喜,他知道,纵然不给斩杀我这样的小人,只要杀了华雄也是大功一件,足以慰祖茂在天之灵了。

    于是纵马扬刀,迎上了气势汹汹而来的华雄。

    另一边,黄盖接住了胡轸,韩当对上了赵岑,程普斜挂铁脊蛇矛掠阵。

    若说到武艺,华雄纵然能够勉强与孙坚打个旗鼓相当,但胡轸、赵岑又哪能是黄盖、韩当的对手,很快便力有不逮,欲退回关内,却又担心华雄有失,勉强抵挡。

    黄盖、韩当见对手本就武艺不济,勉强遮挡,还开小差不时瞄一眼华雄,如此良机,怎容错失,当下加大攻击力度。

    首先是黄盖舞动一铁鞭敲碎了胡轸的脑袋,接着韩当也一刀将赵岑劈落马下。

    华雄见两副将被斩,心下一慌,本来就只能勉强抵挡满心悲愤的孙坚,这下更是手忙脚乱。

    孙坚见机不可失,将手中古锭刀舞得泼风般,而黄盖、韩当、程普也缓缓的围了上来,有合围之势。

    华雄感受到了无边的杀机,怒道:“好你个不要脸的孙文台,你是打算以少胜多,某不怕尔等小辈!”

    孙坚微微示意,阻止了三员战将的合围,喝道:“华雄,杀你我孙坚一人足矣,今日就是你授首之时,看刀!”

    华雄见事已不可为,奋力抵挡住孙坚发狂的攻势,使了一个回头望月,拨马便往关内飞奔。

    早有将校打开关门,迎接华雄入关。

    孙坚欲取华雄首级,却无奈华雄跑得太快,而关上守将早已经弯弓搭箭,只待将他刺成个大刺猬,恨恨的长叹一声而回。

    黄盖虽知主公脾气不敢上前助战,但见华雄逃跑,当下取下背上雕弓,连珠三箭。

    华雄听得背后风声,长刀回拨,低头沉背,躲过两箭,第三箭却怎么也躲不过,左臂被射了个对穿,跌下马来,也顾不得伤势,连滚带爬逃进关来。

    我回得关内,换了血衣,回到城楼上,却正好见到华雄狼狈败回,关下军士气势如虹。

    孙坚双臂高举,古锭刀仿佛要刺破苍穹般,怒吼:“胡轸、赵岑授首,华雄已亡,兄弟们,建功立业就在今朝,杀啊!”

    顿时战鼓如雷,漫天的兵士杀奔而来。

    无奈孙坚只是先锋部队,并没有携带攻城用具,而且关内早有准备,矢石如雨,攻了半日,并无寸功。

    程普见军士损失巨大,却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建议孙坚退兵以待来日,孙坚虽无奈却也只好退兵而去。

    胡轸、赵岑被斩,华雄重伤,李肃理所当然就成了汜水关内的最高军事长官,全力指挥兵士抵挡了一波又一波的攻击。

    敌军退却,众守关将士也长舒了一口气。

    早有随军医官为华雄包扎完毕,见孙坚率军退去,悔恨道:“悔不听汝之言,致有此失,胡轸、赵岑因某而亡,可恨可恨。”

    李肃却丝毫不因胡轸、赵岑阵亡而感到可惜,语气中却反而有少一人分功夫的暗喜,道:“将军难免阵上亡,胡轸、赵岑也算死得其所,都尉只须固守待变即可。”

    华雄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得依言照办,将大小事务都交给李肃主持,自己怏怏的回到府中养伤。

    我并不敢在李肃的身边呆太久,万一他要是认出我便是当初的杀手来,便不妙了,也早早的退了开去。

    一连几天,孙坚并不曾着人前来搦战,李肃将整个汜水关的防务准备得倒是井井有条。

    华雄见李肃并不松懈,心中虽然不快,却也无法可想,只得安心的养起了伤。

    我作为这一战惟一取胜的出战人员,由华雄授予了一个闲散小校的闲职,无须参与防务,整日无所事事。

    我便利用这空闲,将前几日所悟的刀法融会贯通,再加以适当的改进。

    当然我没有放弃利用华雄在府养伤的良机,求他指点武艺,以此来弥补我武技的不足。

    这世上还少有人不好为人师,况且我之前还为他立下大功,阵斩祖茂,华雄左右也无事,便也尽心的指导起我的武艺来。

    能得当世第一流武将的亲身指导,我的进步那是相当的明显,尤其是华雄对刀法的领悟相当高明,单刀法而法,并不在孙坚之下,于是我的刀法之中便不自觉的参杂进了他的凶狠。

    这一日,董卓因为华雄固守汜水关,且阵斩祖茂的功劳,加封他为羽林郎,而作为华雄惟一幸存的副将,李肃则升为了典军校尉,而作为斩杀祖茂最大功臣的我,则是一个字都没有提及。

    当然这一切都是李肃在*作的,作为汜水关现在的实际掌权者,李肃现在可谓是风生水起,俨然是汜水关的最高掌权者。

    又隔了五日,董卓考虑到汜水关面临着十八路诸侯的全力攻击,又差属下将领苍萌、颜成率领五千军前来助阵。

    我并不甚在意这些虚名的东西,只要能管一顿饱的,于我已经非常的满足了,更何况还有华雄这准一流武将时时指点我的武技。

    盟军也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自那一次叩关之后很久一段时间,都没有人前来攻击,江东猛虎仿佛也成了病虎,祖茂被斩的仇恨仿佛已经被彻底的忘却。

    我虽然感到疑惑,并这并不是我的职权范围,我只是一个客居的外来者,还冒着随时被李肃认出真面目的危险,我想离开,但因为整个汜水关处于战备的状态,而且作为斩杀祖茂的功臣,我现在俨然也是一个小名人了。

    更重要则是,我希望利用在华雄身边的机会,进一步的提升自己的武技,因为我已经渐渐的认识到武技对一个人在乱世中的重要性。

    而华雄并不因为我是外人而有所藏私,况且我有斩杀祖茂的投名状。

    这一天,李肃忽然来到练武场找到正在与我练习武艺的华雄,原来却是已经找到盟军这段时间没有前来叩关的原因。

    原来却是袁绍的弟弟袁术身为盟军的粮草官,因为孙坚斩杀了胡轸、赵岑,怕其势坐大,而断了粮草供应,于是内讧顿生。

    李肃献计道:“羽林郎,现在孙坚粮草不足,敌军疲弊,正是我军用兵之时!”

    华雄虽是一方主将,用计却非其所长,问道:“计将安出?”

    李肃微微笑道:“趁夜奇袭,必能一战而竟全功!”

    华雄略一思索,赞同道:“既如此,你便去安排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