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关于李平安的抗战故事 > 第十一章 北伐风云乱
    山本武被突如其来的一系列意外弄得有些晕头转向了,但这只是暂时的,很快,他恢复了冷静的头脑,细细的分析每一件事情,从运输队失踪、到巡逻队被袭,从神秘父女的出现,到陈少铭被杀,所有的一切看似蹊跷,但却又一条细小的不为人知的线索连在一起,而这条线索指向了一个地方——黑云寨。他不清楚对方的下一步到底是什么,但他清楚地认识到,他必须要冷静,必须要等待,他要将躲在暗处的那股势力一个一个的挖出来,然后一击必杀,他要扫清阻碍他前进道路的一切敌人,一个也不留。

    故事讲到了这里,应该告一段落了,在山本武一点一点的了解了事情的真相的这段时间里,作为局外人的作者,觉得有必要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黑云寨的发展史,还有石家兄妹的成长史,因为这些故事和以前我们说的李平安的故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直接影响到了后来故事的发展,这是一件非同寻常的事情,有许多重要的人物将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中。

    我们就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开始说起吧,公元1911年,中华大地上发生了一次惊天动地的大变革,轰动了沉睡的国家,也震惊了全世界。这就是辛亥革命,它将在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后世对它评价极高,但在当时,却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地位。

    革命了,可老百姓的日子依旧没有改变,还是被贫困、饥饿、战火连连、流离失所所折磨,也许唯一的变化就是男人不再留辫子,女人不再裹小脚。一个皇帝倒了,无数的皇帝站了起来,国家一片大乱,战争将这个国家变得满目疮痍,在各大势力胶着中苟延残喘的人们,今天喂饱了一只饿狗,明天又来了一只饿狗,又有多少血肉去喂那些狗呢?革命,革命,不论谁在革命,无论要革谁的命,总要给百姓一条活路吧。

    但是,凡事总会有意外的,中原大战一打就是十年,总算有了一刻的宁静,1927年的小县城还算太平,城里的人不算富裕,但也很知足了,因为他们总听到南来北往的人去说战争的惨烈,他们已经很知足了。这座中部不知名的县城,没有战略地位,也没有丰富的资源,可以说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但却因此而获得了少有的平静。

    县城里有一间小酒馆,城里小酒馆很多,但这家位置最好,生意也最火,更重要的是这里可以找到无数的谈资,无数的乐子。今天和往常一样,人很多,但与往常不同的是,气氛有些沉闷,安静的近似于压抑。每个人都似乎是心事重重,却又谁也不开口,眼睛若有若无的向周围人扫了过去,压抑让每个人坐立不安,只是谁也不愿首先打破这份压抑,他们都在等着一个打破沉默的人出现。

    店门外呼的刮进来一阵风,风后面腾腾的闯进来一个人,走过之处仿佛也带着风,那人三十出头,中等身材,黑黄的面孔,一身半旧的短衣,但很精干,一眼就看出他是一个走南闯北的人,他大大咧咧的坐在了一个桌在前,拍着桌子叫到:“小二哥,来点吃的。”声音粗壮而有力。店小二一路小跑的到了他身边,用肩上的抹布熟练地抹了一下桌子,摆上了一个茶壶,又到了一杯茶,笑着说:“俞三哥,你来了。”俞三哥一口将茶水灌了进去,用手随便一抹嘴,笑着说:“小二哥,生意可好。”“好、好,三哥歇着,我去给你拿吃的。”说着又是一路小跑到了店后。

    “俞三哥,”一个干瘦的人凑了过来说,“三哥,您见多识广,最近是不是有什么新鲜事,我怎么感觉不对劲。”这个干瘦的人话音一落,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俞三哥身上,眼睛中充满了期待。俞三哥一见所有人都在看他,有几个人还凑到了他的身边坐下,心里一阵得意,大着嗓子说:“你们都不知道吧,出大事了!”说着,俞老三故意一顿,见所有人都伸长脖子听着,心里更加得意了,“北伐了,知道吗?北伐军要一统天下了!”但其他人听到这话却没有他那么兴奋,而是多了一丝忧虑,一个人小声的问道:“又打仗了,会不会打到这里来。”俞三哥笑着说:“不是打仗,是北伐,可不是这个大帅打那个大帅,知道这是谁的队伍吗?”没等其他人回答,俞三哥抢着说,“是孙先生的队伍。”“孙先生,可是孙中山,”一个人小心翼翼问,他听见过世面的人说过南方有这么一号人,好像是有些本事。“那可不,知道是谁在指挥吗?”众人都是一愣张了张嘴,不说话了。俞三哥到了一杯茶,有灌了进去说:“总司令叫蒋介石。”“奥,我知道了,听说是个秃子。”众人一听忍不住一阵轻笑。俞三哥不满的看了那个人一眼,接着说:“别看这个人是个秃子,那可是一个真正的大英雄,手下有雄兵百万,那是用兵入神,孙传芳怎么样,在江东呆了多少年,到底不是被蒋介石打跑了。”

    正当俞三哥说的兴起,门外进来一个人,身穿一件旧的黑色的长衫,头上戴着一顶黑色的帽子,帽檐遮住了半边脸,他的嘴唇有点发白,仿佛大病初愈一般。那人走到了一张靠墙角的桌子旁坐下,轻轻地喊了一声:“小二哥。”店小二正在人堆里听得开心,根本没有听到他的话,那人提高了声音说:“小二哥。”店小二这才听见,看那人穿着一件旧长衫,一副落魄书生的样子,心中没好气,冷冷的说:“你要点什么?”“沏一壶茶,随便弄点吃的就可以了。”电小二儿半句话也没有说,扭头就走到了后面,不多时,胡乱上了一盘饼,两样素菜,又把茶壶往桌上一放,又凑到人群中去了。那人并不恼,只是默默地边吃边喝。

    俞三哥还在滔滔不绝的说着:“蒋大帅打完了孙传芳,又要打吴佩孚,知道蒋大帅手下第一猛将是谁吗?”俞三哥得意的说,“那人叫叶挺,可是天上武曲星下凡,身先士卒,出入万军中如入无人之境,吴佩孚怎么样,在叶挺手中就和豆腐做的一样。”说罢哈哈大笑,其他人的脸上也露出了欢喜的神情,俞三哥接着说:“吴佩孚眼看要完蛋了,就要打张作霖了。”“张作霖,我知道他,他可是东北虎,在东北那算是老大了。”俞三哥满意的看了那人一眼说:“可不是吗,张作霖号称东北王,手下有百万雄兵,可以说天下无敌了。”“那蒋大帅能打过吗?”众人开始为北伐军感到忧虑了,虽然他们并不知道北伐军能给他们带来什么。“蒋大帅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联合西北王冯玉祥共同对付张作霖,那冯玉祥手里可有八十万大军呢。”俞三哥又喝了一口茶,向说书一般的手舞足蹈,“结果张作霖连山东、直隶都不要了,龟缩到东北去了。”说完哈哈大笑,其他人也跟着笑了起来,压抑的气氛被一扫而光。

    “俞老三,大老远就听你在那里乱喊,也不怕把人吓着。”一个矮小却敦实的人走了进来,众人连忙让了一个坐,那人坐在了俞老三的面前“呵呵,原来是张二哥,好久不见,在哪发财呢?”张二哥也呵呵一笑,说:“发财说不上,凑合着过吧,我说俞老三呀,你怎么就说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呀,有本事你说一下新鲜的。”俞老三的老脸顿时挂不住了,着急的吼道:“我说张二哥,你凭什么这么说,这么说你有新鲜事了?”张二哥又是一笑,说:“我这倒是有一件新鲜事,保管你们没有听说过。”众人张了张嘴,又被吸引了过去。张二哥说:“城里死人了。”其他人一愣,随后有些哭笑不得了,这生老病死本是正常事,没什么可说的呀。张二哥看出了众人眼中的失望之色,他把头往前一探,故作神秘的说:“死了四个土匪,是被人杀死的。”众人这才感觉到了事情似乎没有想象的那么简答,就连一直坐在角落里的那个黑衣人端杯子的手也猛地一抖,杯中的茶水洒在了桌子上,一滴一滴的掉落到地上。黑衣人的眼中闪出了光芒,但却有多了几分焦急的神色,他把杯子放下,不住的看着人群。

    张二哥说:“知道是谁吗,是黑云寨当家的。”黑衣人一听,浑身打了个灵激,脸色惨白,呼吸也急促了起来。“黑云寨,”众人大吃一惊,“黑云寨三个字的熟悉程度甚至高过孙中山和蒋介石。县里的人谁都知道这是一个土匪窝。盘踞黑云寨很多年,因为战乱不止,谁也没有对付他们,这几年倒也发展了三百来人,势力可不小,就连县长也让他们三份。“谁杀死的他们?”人们纷纷猜测黑云寨五个当家的个个都不简单,再加上和县长关系很好,能杀他们的人绝不是简单的人。张二哥说:“不是别人,正式咱们的县长陈少铭。”张二哥小心的说,这话虽然说得十分轻松,却让人鄂然。“怎怎么可能?”一个人忍不住问道,张二哥似乎并不急于回答,反问道:“这几天县城的大兵可有变化?”人们想了想说:“好像真有呀,大兵哥的衣服和以前不一样了,而且都换了一样的衣服,不像以前那么乱七八糟的了。”张二哥得意的一笑:“告诉你吧,这是北伐军的衣服,”人群中一阵惊呼,“咱们县长是个多机敏的人呀,一见吴佩孚大势已去,就投了北伐军,现在可是团长了,手下有上千人呢。”“但这跟黑云寨有什么关系呢?”“当了团长,怎么说也得做出点成绩来吧,能灭了黑云寨,团长的位置可就稳当了。那天他请黑云寨当家的进城吃饭,前脚人到了,后脚就有许多大兵出了城,可有此事?”张二哥问道。“这个倒是有。”张二哥得意的说:“告诉你吧,他们正是去攻打黑云寨的。”

    “啪”一直坐在墙角的黑衣人将刚刚抬起的茶杯狠狠地摔在了桌子上,茶杯摔了个粉碎,锋利的碎片划破了他的手,鲜血沿着碎片流到了桌子上。其他人都是一愣,店小二第一个反映了过来,跳脚大骂着冲了过来,一把揪住黑衣人的衣服,大叫着说:“你有病呀,赔钱,不赔不让走。”那人慢慢地从怀中掏出了一块大洋放在桌子上说:“陪你。”小二一看,满脸堆笑,那人站起身来,忽然觉得头昏目眩,险些跌倒,店小二连忙扶住,关心的说:“大爷,你身子不舒服,哎呀,大爷您手流血了,用不用包一下。”那人摇了摇头,推开了店小二,慢慢地走到了门口,温暖的阳光刺痛了他的双眼,两行泪从眼眶中滑落,他暗暗发誓:“兄弟们,我张天龙发誓为你们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