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关于李平安的抗战故事 > 第十四章 无奈孩童作屠手
    没有人会注意到一个男人带着两个衣着干净的孩子匆匆的出了城,也没有人注意到一个孩子的脸上露出了紧张恐惧的神情,这三个人正是张天龙和石家兄妹,三人出城走了几里地,确认已经安全了,才放慢脚步,张天龙看了一下小南的脸上流露出的惊恐的神色,心中如刀割一般,他停住了,和兄妹俩在路边休息了一会,看见石小南的神色稍微有了缓和,张天龙这才松了一口气,悬着的心稍稍放了下来,自己却没有因此而感到开心,即使已经杀了陈少铭,即使达到了复仇的目的,因为他知道,也许一个阴影将一辈子留在小南的心头,挥之不去,张天龙不敢再想下去了,他的心里有无限的愧疚,和石小南、石小凤的天真无邪相比,感觉到自己好像泯灭了最起码的良知,也许,这句就是命,也许他欠兄妹俩的,一辈子也还不清。

    没休息多久,张天龙带着兄妹俩又一次启程了,“大叔,我们这是要去哪?”小凤喘着粗气问,短暂的休息并没有让小凤恢复多少体力。“去哪里?”张天龙在心中默念着这三个字,心中的愧疚感又深了几分,自己已经无家可归了,还如何照顾这两个孩子,又怎么改变他们的命运,或许,我已经改变了他们的命运,把他们带到了一个充满未知、充满凶险的万丈深渊。石小凤看张天龙脸色很难看,也没敢再多问了,只是默默地跟着走。

    一路无话,已至黄昏,三个人走上了一条山路,一路上到处都是烧毁的痕迹,到处都是弹坑,还有散落着无数的弹壳,空气中弥漫着火药味、焦臭味和淡淡的血腥味,沿着山路一直往上走,一路上场面惨烈、焦土遍地、满目疮痍,夕阳的余辉照耀着这片土地,染成了一种神秘的颜色,这种颜色叫做绝望。

    小凤紧张地四处张望,忽然她啊的一声,紧紧地扎到了张天龙的怀里,因为她看到了死人,也许准确的说不是死人,而是死人的一部分,张天龙赶紧把小凤抱了起来,小凤则将头紧紧地埋在张天龙的肩膀,不敢再向四周张望,石小南的胆子稍大,但脸色惨白紧紧的攥紧了张天龙的手,身子不住的靠向张天龙,张天龙长叹了一口气,错,注定是错,但已经没有了回头路,只有一错再错。

    又走了二三里山路,沿着崎岖的山路前行,转了三道弯,竟豁然开朗起来,原来他们走到了一片开阔地,但张天龙的心情更加沉重了,成排的房屋被烧毁,眼前只是一片断壁残垣,一片的凄清萧条的景象,地面上凝固着深褐色的血迹,死尸已经被烧化,他不自觉的加快了脚步,这样的惨景及时是一个成年人也不忍再多看一眼,何况是两个孩子。转过开阔地,穿过了一片密林,林中隐隐约约的闪出了一条羊肠小道,在月光中看的不是很真切,但张天龙却十分熟悉,根本不需要任何光亮,仅仅凭借感觉也可以轻易找到,沿着羊肠小路蜿蜒走了二里地,天已经漆黑,月光虽然很亮,但洒在了林子里被摔成了碎片,一地斑斑驳驳的光亮,却起不到任何作用,张天龙的心如明镜一般,他在一个地方停住了,然后把小凤轻轻地放下说:“小凤乖,别害怕,不要乱跑。”说着向前走了两步用手摸了摸,然后两手用力一扯面前的灌木丛,灌木丛被扯开了一个口子,里面黑洞洞的,一阵阴冷的风从里面吹了出来,吹得几个人寒毛倒立。张天龙伸手向洞里面摸了一阵,摸出了一个火折子,一个小小的火把,他用火折子用力在石壁上一划,嗤的一声,一点火光亮了起来,用火光把火把点燃,熄了火折子,才转过头对小南和小凤说:“跟大叔进来吧,不要怕。”兄妹俩这才发现自己的面前竟然是一个隐秘的山洞,洞口直径很小,大约只有一米左右,洞口很隐蔽,即使是在白天,也很难发现。这是黑云寨的一个大秘密,除了几个头领和心腹兄弟以外,很少有人知道,也正是如此,才使黑云寨避免了全军覆没的悲剧,也为张天龙重建黑云寨奠定了基础。

    洞口很小,张天龙的身材高大,只好一点点的爬进去,但对于兄妹俩而言,就容易的多了,大约爬了五六米,洞里渐渐地宽敞了起来,可以容纳两个人并排直立行走,洞里潮湿阴冷,即使有火光,也让人感觉到寒气*人,又走了几百步,面前出现一个大厅,大厅很宽敞,可以容纳百余人,当中是一个用土砌的一个简易的祭台,上面放着一个小香炉,香炉里的香已经燃尽。张天龙松了一口气说:“到了。”边说边走到了祭台前,从旁边的油步里取出了三根香,用火点燃,退后了一步,捧着香深深地鞠了三次躬,才把香插到了香炉上,转身走到了兄妹俩面前。

    张天龙看见兄妹俩正奇怪的看着他,勉强的笑了笑说:“小凤别怕,来,跟大叔过来。”说着带着他俩走到了墙角,借着火光他摸出了两个草甸子和两床被褥,被褥有些潮湿,他想了想,又找到了一个火盆,上面放了一些干柴,用火把点燃,不多时,火盆熊熊燃烧起来,把小小的墙角照的十分的温暖。

    张天龙笑着说:“小南,小凤,你们走了一天了,也累了,早点休息吧,明天我带你们离开这里。”说着小心的安顿兄妹俩躺好,盖上了被子。也许是因为走了一天的路,已经非常疲惫,没过多久,小南和小凤就进入了梦乡。

    夜深,万籁俱寂,山洞的大厅中一阵阵阵阴风袭来,一个如泣如诉的声音传到了小凤的耳朵里,声音隐隐约约,断断续续,却又凄凉无比,虽然听不清这个声音来自何处,但在山洞里出现这样的声音足以让人毛骨悚然。小凤吓得浑身哆嗦,连忙站起身来,摇醒了石小南。石小南睡眼惺忪,正要张口,小凤竖起食指放在嘴唇上嘘了一声,示意哥哥不要说话,然后她在小南耳边轻轻说:“哥,你听,好像有声音。”见妹妹神情严肃,小南立刻紧张了起来,侧耳仔细听着,竟也吓了一跳,隐隐约约的听见了有人在哭,难道是鬼,顿时头皮发麻对妹妹说:“快,去找大叔。”边说边指着张天龙。只见张天龙背对着兄妹俩,面对着祭台,不知在做着什么,身边还有一个火盆,火正熊熊燃烧着,他们相聚五十多米,看的并不真切。于是他们站起身来,轻轻地往张天龙身边走去。

    山洞里本来阴气就很重,如果死过人,那就多了肃杀之气,怨气集中,孤魂野鬼就会出现,以前,爹娘总是这么说,并且再三叮嘱他们不要去阴森的地方,尤其不要去山洞中,因为你不知道洞里到底有什么,虽然流浪的时候没少住在山洞里,但听见这种声音还是头一次,心里又如何不害怕呢?但他们在离张天龙不到十米的地方停住了,因为他们知道了奇怪声音的来源。

    这时候的张天龙丝毫没有意识到兄妹俩就在不远处看着他,只是神情凝重,如石像一般,他坐在火盆旁边,面对着祭台,一手拿着一个长方形的木条,另一只手拿着一把匕首,正在用匕首一点一点的刻着木条,随着刀尖的慢慢移动,木屑也跟着一点一点的到落到地上,他一边刻着木条,眼泪不住的落了下来,但似乎有所顾忌,强忍着没有哭出声来,只是发出了轻轻地抽泣声。张天龙的手突然一抖,鲜血顺着手指流了出来,他看了一眼流出的鲜血,似乎根本没有感觉到疼痛,丝毫没有停下来,仍然专心致志的刻着,任凭鲜血顺着手腕往下滴,仿佛身边的一切都与自己无关。

    随着刀尖的停止,他把匕首放了下来,停下了手中的工作,轻轻地吹了一下木条上的木屑,又从身边拿出了三块同样大小的木条,轻轻地抚摸着,把木条放到了胸口上,半晌,他终于开口了:“大哥、三弟、四弟、五弟,兄弟我回来了,兄弟我给你们报仇回来了!”说着他用带血的手抚摸着木条,一个一个的抚摸着,“兄弟们,那天,那天那个姓陈的请兄弟们进城吃饭,恰好我生了病,留在了山寨,姓陈的他妈的不是个东西,兄弟们,你们可知道,你们走了没多久,好多的士兵来攻打咱们山寨,他们人比咱们多,又有重型武器,还有迫击炮,还没等组织人,山寨就被炸毁了,炮弹、子弹不断地向山寨打了过来,漫天的炮火,满地的火光呀,兄弟们一个一个的冲了出去,一个一个的倒在了血泊里,可兄弟们没有一个是孬种,拼命地反击,咱们打死了他们几十个人。”张天龙俯下身子,手指深深地插在了地下,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强忍着没有哭出声来,脸涨得通红:“是我让兄弟们躲到密道里的,我张天龙不是个孬种,可是我不想让弟兄们白白送命呀,可惜了掩护我们的好兄弟呀,”张天龙抬起了头,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眼泪在眼眶里打颤,“咱们兄弟没有死绝,咱们还有五六十号兄弟活着,我让兄弟们把储藏在洞中的钱财粮食分了个干净,让他们从密道中下了山,我让兄弟们走了,自己去城中打探大哥们的消息,可是……”张天龙用拳头狠狠地砸着地面,拳头上渗出了血,他的脸上突然有了笑容,眼睛了闪出了亮光:“好好好,陈少铭已经死了,他已经死了,兄弟们可以瞑目了。”说完呵呵的笑了起来,但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笑,还是在哭。

    “大哥,兄弟们,”张天龙顿了顿,“我张天龙他妈的是个混蛋!孬种!胆小鬼,我他妈的不是个人。兄弟们呀,不是我杀的陈少铭,是一个孩子,只有十四岁的一个孩子呀,兄弟们呀,你们见到他把刀子刺进陈少铭肚子那一刻的眼神了吗?我看见了,我看的一清二楚,是我让他这么做的,我让一个孩子杀人,我让一个孩子成了杀人凶手,我他妈的混蛋!”

    张天龙的眼泪又流了下来:“可我没有办法呀,我根本接近不了陈少铭,我真的没有办法呀!”突然,他伸出了双手,狠狠地抽着自己的耳光,边抽嘴上边骂道:“混蛋!混蛋!你他妈的混蛋!”

    “大叔”,张天龙忽然停住了,转过脸呆呆的看着站在自己身后多时的兄妹俩,他的眼睛中又是惊愕,又是悔恨,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忽然他踉跄的爬了起来,紧走几步走到了兄妹俩面前,普通的一声跪了下来,说:“小南、小凤、大叔对不起你们、大叔对不起你们。”说着又伸出双手狠狠地抽着自己的脸,啪啪的连抽了七八下,兄妹俩吓呆了,拼命地拉住张天龙的手臂,可怎么也拉不住,张天龙的脸被抽的通红。

    正在这时,小凤大喊了一声:“义父。”这一声义父让张天龙惊呆了,眼泪顿时不住的往下流,从第一眼见到这两个孩子的时候,就喜欢上了他们,甚至一度想要认他们做自己的孩子,可又怕自己的计划失败,连累他们,几次想说出口,都被硬生生的咽了回去,猛然听到石小凤叫自己义父,心中顿时如同一声炸雷一般,一把把兄妹俩拥入怀中大哭了起来,再也没有了任何的顾忌,多日的紧张、悔恨、愧疚、无助被眼泪洗刷,张天龙暗暗发誓:“只要我张天龙有一口气在,就一定要让石小南、石小凤成为堂堂正正的人,让他们有尊严的活下去,我发誓。”

    从北伐风云乱这章开始,故事趋于平和,缺少了许多的波澜,虽然穿插着写了张天龙的复仇,但情节上的看点的确不是很多,我在写这几章的时候感觉到了,可是关于1927年的事是一个重要的铺垫,而且,我也想把张天龙、石家兄妹的性格描写的更加真实、更加丰满,所以用了不少的曲笔,故事性就大不如以前了。

    ————作者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