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喜神打店 > 关于鬼的闲篇
    东晋的阮瞻是个无神论者,口才好,空闲的时间也多,经常和人辩论世间有无鬼怪的话题,屡辩屡胜,很是得意。自认为天下再没人能辩得过他。有次他家里来了客人和他辩论有鬼,三天三夜,不分胜负,辩论期间,口水飞溅。满地都是口水,把垫屁股的席子也浸湿了。和他辩论的那位客人急了,大声说道:“古今圣贤都认为有鬼神的存在,为什么唯独你小子说没有?老子就是鬼!”于是倒在地上,不一会就消失了。阮瞻大为惊恐,吓出了一场病,后来请无数名医来看,都确诊无治,一年后就病死了。

    由此可见,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鬼还真不好说。道家所讲的“鬼神二气存乎心”是很惟心的观点,意思是说有没有鬼取决于你的心情,高兴他有他就有,你不高兴他有,他就哪里来的回哪儿凉快去!不管古代还是现代,关于鬼神的故事段子很多,有些名人还在“个人日记”里“现身说法”,这就使得鬼神存在与否的问题扑朔迷离。无论空穴来风也好,也无论捕风捉影也罢,鬼神这类东西一直充斥在我们生活周边,谈鬼论神一方面是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一方面因为谈鬼论神的话题非常有趣,鬼的种类繁多诸如:无头鬼,吝啬鬼,小气鬼,泼皮鬼,掉井鬼,无赖鬼,龌龊鬼,贪吃鬼等等等等。差点漏了,还有好色鬼。

    鬼的命名也映射了丑陋的社会现状。但因为是天马行空的胡吹乱侃,很少涉及政治,即使涉及也是含沙射影,让你抓不住把柄。当权者不禁,小老百姓也乐得谈,完全没有郭德纲所戏谑的:“怕被某党灭九族”的危险。在民间传说中,鬼是有名字的,魑、魅、魍、魉就是他们的名字,即鬼世界的“四大宗族”。

    在古代,贵族子弟吃饱没事干就喜欢“清谈”,清谈就好比现在的拳击擂台,得有裁判得立规矩,裁判宣布开始前就把规矩讲一遍,诸如不准打裆部之类,试想如果没有这条规矩,两个拳击手一上场肯定是抱在一起朝对方“最脆弱的部位”猛烈进攻,如果哪方身手敏捷,玩儿点“仙人偷桃”的花样,那么最快一分钟就能结束战斗,那样就毫无观赏性可言。咱们是“文明人”,文明人就要有“文明人”的打法,所以对于那些招招欲“拆人祠堂”的流氓打法,咱们是要严厉杜绝滴。清谈也是要有裁判滴,即宣布清谈规矩、话题、决定比赛最终结果的中间人,清谈是不准说脏话,不准骂人老爸老妈,不准骂人祖宗八辈儿,总之不准搞人身攻击。

    清谈的内容也很多样,但以谈鬼神话题最为贵族子弟们所热衷。清谈鬼神方面的高手有很多,我这里举两个鼎鼎大名的人物,一个是南北朝攻击佛法的王充,另一个是西汉写《过秦论》的贾谊。王充很有辩才,他也是个无鬼论者。他的无鬼论让当时很多百姓对佛法产生了怀疑,佛教本身就是依赖地狱和恶鬼之说兴盛起来的。他号召百姓们不要去烧香信佛,甚至要捣毁佛像拆掉庙宇。这就让寺庙里的和尚们很烦恼:王充的做法不是摆明要端掉他们的饭碗吗?

    和尚们坐在一起商量,终于有一天他们商量出一个办法,那就是联合当时所有寺院佛法最精深的老和尚们一起,组织成一支“地狱可有”的辩论团,辩论团的的团员有五十人,都是那些名山古刹的主持老僧人担袂。然后这些和尚通过政府向王充下了战书:施主毁谤佛法,吾等不才老朽之人愿以微末般若,迎君锋芒,剖不二教义于佛前。王充毫不畏惧,从容应战。这可比甄子丹饰演的叶问一人斗十个日本武士要牛气得多。

    王充心想:“口水不需要费太多,一口啐倒一个,啐满五十口了账!这场辩论很激烈,和尚们和王充玩儿车轮战,斗了七七四十九天,斗灰了四十九张苦瓜脸。王充仍旧神彩熠熠。最后的压轴和尚终于粉墨登场。他老于世故,知道论舌战的功力比起王充逊色许多。于是挑自己所精通的佛经来盘问王充,《金刚经》怎样《法华经》怎样《楞严经》又是怎样怎样为什么佛经上讲的是这样子?王充不仅对答如流,还轻松地挑出了佛经教条上的漏洞,老和尚满头大汗:他怎么知道得比我还清楚?王充心想:小样儿,你们给我下战书时离辩论还有一个月时间,不兴我把你们的经典通读一遍?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怠。(王充看书过目不忘)

    老和尚站起身来,冲王充高声说道:施主如此毁谤鬼神,不怕死后进阿鼻地狱吗?!王充哈哈大笑:大和尚你这么大声,义愤难平这不就犯了你们佛家的“嗔戒”吗?你们的鬼神,你们的地狱,没有你们和尚在前面带路,我怕到时迷了路!

    杜甫有一首诗是写谈鬼高手贾谊的,《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西汉汉宣帝时代,汉宣帝喜欢微服私访。他经常穿老百姓的衣服去民间寻访他老爹那一朝被罢黜的贤臣。有一天他遇到了贾谊,贾谊很有才华,也很有治国才能,但一直没被重用。汉宣帝和贾谊是在一所破庙相遇的,当两人互报身份后,都很吃惊。贾谊心道:我出朝廷时这家伙还是小毛孩子,这么快就当上皇帝了?汉宣帝:原来是贾老师呀,偶像呀,谈鬼界的一流高手,我有很多鬼神方面的问题还没明白,正好向贾老师请教请教。

    君臣两人各怀心事,一个惊奇一个惊喜。但也没忘互相寒暄,一个说久仰久仰一个说失敬失敬,一个说早就闻得你的大名如雷贯耳,一个说草民对您的仰慕之情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贾谊给汉宣帝讲了几个鬼神的故事,不觉已到了午夜。宣帝很兴奋,说贾先生,你就跟我一起入朝,我先封你为“更无伦”陪我读书,官虽小,是因为我有请教先生的意思。以后再提拔你,你觉得怎么样?贾谊虽然嘴上惟惟诺诺说是好,心里却骂道:这小子莫不是和他老爹一样是个昏君?讨论鬼神比谈论国家大事还感兴趣?!

    君臣两人分席而睡,半夜,贾谊迷迷糊糊中感觉有只手勾上了脊背,睁开眼,宣帝赫然躺在旁边一脸谗笑,贾谊心里猛的一沉:坏了,这家伙不会有龙阳之癖,想和我玩断背不成?宣帝说话了,先生别误会,我只是还想再请教先生几个问题。贾谊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你说,我知无不言。宣帝问贾谊为什么邢天被轩辕黄帝割下头来,可以拿两乳当眼睛,拿肚脐当嘴巴?为什么水神共工斗不过火神祝融,斗败了要撞不周山?为什么地狱的饿鬼要享用阳世间的供奉?为什么被打入阿鼻地狱的人历万劫而不能超生?贾谊逐一做了回答。宣帝十分满意,于是用皇帝的特权“绑架”小贾做了他专职鬼神“顾问”,可怜贾谊空有才华无法施展。

    关于鬼神,有很多经典传世,地理志怪图册《山海经》,干宝的《搜神记》,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刘璋的《钟馗传》……说一个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鬼:厕神,一个枉死在厕所里的一名女鬼。

    干宝的《搜神记》里有关于厕神的记载。厕神是有来历的,莱阳县有个姓何的人家,他有个女儿,像男孩儿一样抚养,教她读书识字,给她取了名字(古代妇女没有地位,通常取姓而不称名),名婿,字廉卿,长大后被寿阳刺史李景纳为小妾,得到李景的宠爱。李景的大老婆是个醋坛子,十分妒嫉。她乘李景出差的时候偷偷把何婿杀掉了,并把尸体扔在茅厕里面。何婿的魂魄在茅厕久绕不散。每当有人上茅厕,都会听见何婿的哭泣声,有时还能现身在茅厕,身边有持着刀剑的武士跟随,常常把上茅厕的人吓个半死。

    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在唐朝,据说自那以后,,人们对茅厕十分敬畏。在茅厕旁设置香案,摆上供奉,对着何婿的牌位祈祷,如果其心至诚,元宵节那天,何婿就会坐在悬空的簸箕上现身,能对祈祷者说出他今后的祸福,十分灵验。厕神死在正月十五(元宵),所以每次显灵也在元宵节。

    不知诸位有没有人祭奠过何婿女士?以后上厕所无论大解小解,求何女士行个方便。保不准你哪天内急,去街边公厕方便,有个空置的坑位可解决大麻烦。如果何女士对阁下不满意,那就糟得很,揣着满肚子的“内容”没地儿释放,后果嘛,不堪设想,惨不忍睹,世界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