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12232皇帝 > 四
    最初的“金三角”不过是泰国、老挝、缅甸交界处的一块土地。湍急的湄公河夹杂着大量泥沙,倒灌进入夜赛河,久而久之,便在两河之间形成了一块小小的三角洲,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每年三月份,庄稼一片金黄,“金三角”因此而得名。今天人们指的“金三角”地区,范围要宽得多,它包括缅甸东部萨尔温江两岸,掸邦高原,泰国西北部清莱府、夜丰颂府和清迈府一带,还包括老挝西北部琅甫塔盛丰沙里盛琅勃拉邦省和南塔河沿岸,总面积在15万至20万平方公里之间,但其实际面积到底有多大,谁也无法弄清楚。“金三角”的“金”字在如今更多的是指这儿出产的毒品为毒果们捞取了无以计数的美金。

    “金三角”的大部分地区是海拔3000米以上的崇山峻岭,遍布密林,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极适于罂粟生长。但该地区交通极为闭塞,除了有一条简易公路从泰国清莱府的首府清莱通向“金三角”的中心腹地——泰国的万欣德镇外,各村寨之间主要由羊肠小道所联结,马帮仍是这里的主要运输方式。如果山民种植罂粟以外的其他经济作物,收获后要自己肩挑背扛,长途跋涉两三天,才能在平坦地区找到买主,实在“得不偿失”。而种植罂粟,不需种植者出屋,就自有买主上门,甚至买主就常驻在村寨里。“金三角”的山民靠种稻米作口粮,种鸦片换现金。

    最早在这里种植罂粟的是英国人。“金三角”的鸦片贸易在1960年以后进入“黄金时代”,它生产的各种毒品无声无息地向西方各国和世界各地涌去,强烈地震撼着整个世界。目前,在这块杀机伏、神秘莫测的,“三不管”地带,起主要作用的有三股力量:

    第一股力量是当地的山地民族,这是“金三角”种植罂粟的主力。他们经济落后,生活贫困,无文化教育可言。把鸦片当成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导致许多人(包括七八岁的儿童)吸食成瘾。这也是“金三角”鸦片禁而不绝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二股力量是国民党军队残部。第三股力量是武装贩毒集团。自“金三角”鸦片贸易“兴旺发达”以后,许多不法之徒看到其中大有油水,便纷纷成立走私武装,大干毒品贸易,控制了毒品的收购、提炼和走私活动。

    在“金三角”地区,鸦片贸易是一桩公开的买卖。任何人都可以像购买其他日用品一样在集市上买到鸦片。还有专门为痛君子们服务的各类烟馆。在这里贩毒集团强迫当地山地民族卖出的鸦片价格,不过每公斤70—90美元,提炼为海洛因后,也不过每公斤800—100美元。但在曼谷黑市上,每公斤海洛因的价值1.5万至2万美元;而在西欧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其黑市批发价上涨为12万美元;当海洛因在美国纽约时,黑市批发价又上升到20万至22万美元;但若拿到其他美国城市零售时,每公斤海洛因可价值230万美元。

    国内的瘾君子们消费的海洛因,并非纯度很高的海洛因,而是经过层层中间贩毒者加入其他物质,诸如奎宁、砂糖、头痛粉等,最终成为海洛因含量很小的毒品,并不断提高价格所致(最纯度可由最初的80%下降为3—5%)。

    提到“金三角”,就不得不说“鸦片将军”罗兴汉和“鸦片大王”坤沙。

    罗兴汉(LoHsing-han)生于1934年,缅甸掸邦果敢人。亦说他是华裔,罗兴汉是他的中文名字,但从罗兴汉的曾祖父起,罗家就一直住在果敢,他的缅甸名字叫“畏蒙”。罗兴汉出身大户人家,是村中首富,其父人称罗老板,有个儿子。美国销路最广的杂志之———《读者文摘》曾经把罗兴汉称为“鸦片将军”。如果我们把东南亚“金三角”称为“鸦片王国”的话,那么这位“鸦片将军”就是该王国第一代”王朝”的创建者。他小学你业后,就进入军事进修班,是该班最年轻的一个,学习成绩一般,但野心很大。50年代初,当他还是一名十多岁的少年时,就替流窜在当地的国民党残军军官跑腿打杂,颇受喜爱。从军事进修班毕业后,罗兴汉任当地杨家家族武装的分队长。杨家是果敢县最有权势的“地头蛇”。由于这个家族武装的头子吉米·杨受到缅甸政府军的围攻,所以他们又投入到逃来缅甸的国民党残军的卵翼之下,大概这个时候,罗兴汉也加入了“国军”。1961年5月,当“国军”第二次撤回台湾后,“金三角”的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杨家家族武装被政府军击溃,处逃散。罗兴汉自己统领一部分“杨家兵”,回到果敢地区,专门替鸦片商人长途贩运充当保镖,他的镖局的生意越红火,势力就越大。政府当局缴获了罗兴汉集团走私的大量鸦片。缅甸军方情报机关暗中与罗兴汉交涉:只要罗兴汉武装愿意改编成忠于政府的地方自卫队,政府便可以归还他们被没收的鸦片,同时自卫队在掸邦还有权使用政府控制的公路和城镇走私毒品,条件是必须同该地区的反政府叛军作战,罗兴汉欣然接受。他以腊戍为中心,每年指挥两次运输量在200吨左右的鸦片倒卖,收入甚丰,总在六七百万美元之间。罗兴汉拥有数千匹骡马的马帮从事毒品贩运,他还自建若干个海洛因提炼工厂,有许多宽大的毒品仓库。在罗兴汉手中,鸦片产供销组成了一条龙,他此时成了“金三角”地区第一代“鸦片大王”。

    当罗兴汉在“金三角”地区叱咤风云的时候,坤沙还是一个不出名的“小贩”。

    在罗兴汉之后,坤沙迅速崛起。

    坤沙(KhunSa),1933年出生于缅甸掸邦莱莫山弄掌大寨。属有中国血统的缅甸掸族。

    坤沙有三个名字,中文名字叫“张奇夫”,缅甸名字为“关约”,“坤沙”则是泰国名字。坤沙从小未读过书,幼年时失去了母亲,生活在一个破裂的家庭中。后来由其父亲的一个名叫昆山的亲戚抚养成人。50年代初,坤沙曾一度混迹于流窜掸帮的国民党残部中,学会了一些军事常识和技术。后来,他拉了一支专门护送毒品的小小贩毒武装。坤沙控制了“金三角”的毒品生产和贩运的大部后,拼命地把“金三角”的毒品输往世界各地。1967年6月,坤沙组织了至今仍被人们称为“世纪商队”的贩毒队伍——500名武装人员,护送300头骡马和16吨鸦片到老挝,出售给当时老挝王国政府军总司令——温·拉迫功少将。然而,当这支队伍经过国民党军残部控制区时,由于坤沙一方不交纳“买路钱”,双方发生了武装冲突。此时,温·拉迪功少将大为紧张,一怕毒品丢失,会减少他的买卖,二怕此事张扬出去,“鸦片总司令”的恶名更会远扬方。权衡得失之后,这位总司令决定扮演一名坚决保卫国土安宁的战士,他建议当时的老挝王国政府首相富马“以毒攻毒”,派遣王家武装“进剿”,装备有飞机的老挝王国政府军于是对正在激战的双方发动突然攻击,最后,坤沙军退回缅甸,国民党军残部退往泰国,而温·拉迪功却捡到了16吨鸦片!此次战斗之后,温·拉迪功就此变成了霸占泰、老边境一带的鸦片大老板。他的5个海洛因加工厂日夜不停,把加工出来的海洛因源源不断地供应给驻在越南的数十万美军过瘾。当时东南亚海洛因黑市上赫赫有名的产品——“双狮地球”牌,就是这位鸦片司令的名产。坤沙虽丧财折兵退回老巢,然元气并未大损,很快又恢复了昔日声威。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坤沙在泰缅边境地区建立了一支数千人的贩毒武装,使缅甸掉邦东部与泰国清迈、清莱、夜丰颂三府接壤的狭长地带成为其“独立王国”。

    坤沙利用出卖毒品所得暴利,建立了一支训练有素的彪悍的毒品武装走私护运队,大约4000至5000人。因为坤沙深知,在“金三角”这样复杂的地界,没有枪杆子就没有一切。这支以缅甸山地少数民族青年人为主的军队,不仅有一般的武器如机枪、M一16步枪、冲锋枪,甚至装备有美式短程火箭,在国民党军残部训练下,战斗力日益增强,连“老师”后来也自愧不如。他们耳目众多,消息灵通。当缅军从缅方一侧进剿时,他们就溜到泰国;当泰缅军合力围剿时,他们又潜入老挝,兵力损失不多。坤沙治军威恩并重。他本人相貌英俊,像个白面书生,两眼炯炯有神,颇为聪慧,并不凶神恶煞。虽识字不多,却颇尊重“读书人”。他对其同伴讲义气,对掸族人重感情,待人随和,甚至问寒问暖,以示关怀,颇有些草莽英雄的气概。尽管坤沙贩毒无数,却不准其部下吸毒,他本人也早已戒毒,以为示范。规定任何人发现其部下吸毒均可当场处决。其上层官员也不吸食毒品。

    坤沙竭力争当掸族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莫亨虽然是名义上的掸族革命委员会主席,但是真正大权在握的还是坤沙。他并非不知道毒品问题的严重性,也不是不知道自己声名狼藉。他曾经不无夸张地说:“如果我能够重建我的祖国(指所谓‘掸邦独立’),那么八百万掸族人民会欢天喜地;但是如果我能够解决毒品问题,则全世界人民都会谢天谢地!”他以鸦片大王而闻名,但有的外国记者则说,他简直是一名宣传鼓动家,在社会活动方面很有能耐。

    ¨

    午后,许正棠和李天意在一个名字叫做邦康的小镇住了下来。午后的邦康,就像是国内的普通小镇,街面上的招牌,汉字多于缅文,当地人虽然口音很重,但大多能用汉语与我们交流,工商银行的玻璃窗上,写着“电脑存款,通存通兑”,利息与汇率,也与国内毫无二致。街上的汉子皮肤很黑,女人瘦小,像发育不足就绽开的花朵。只有街上跑着的汽车,又大又威猛,辆辆都是原装进口的世界名牌越野车。最引人注目的,是穿军装的人多,缅军制式制服、迷彩服都有。一些建筑物外边,多写有部队番号,让人猛一看以为是到了兵营。

    手机响起:“喂?阿棠啊,你交代的事都已经准备好了。”许正棠淡淡道:“等我电话再行动。”“好。”另一边挂断了电话。“谁呀?”李天意问。许正棠微微一笑,故做神秘,没有回答他。“操,搞什么搞?神神秘秘的。”李天意骂道。

    二人住进和坤沙方面联络好的一家叫作“好再来”的招待所,坤沙的人早已等在这里。

    来人是个三十岁左右的干枯瘦小面庞漆黑的男子,微笑着和二人一一握手。“我叫岩当。”男子抄着流利的汉语,让许李很是吃惊。“呵呵,我是专门负责和中国内地的买家联系的。”二人这才释然。互报了姓名,岩当道:“现在已经晚了,明天我们才去果敢。今夜就住在这里吧。”

    第二天一大早,岩当便开着一辆军用吉普车载二人上路。出了邦康,吉普车就进入了山区。羊肠似的山路,一侧是高耸入云的峰峦,一侧是深不见底的深渊。山上云雾缭绕、空气湿润,连扎在公路边上碗口粗的简易公路界桩,都从涂着油漆的断面上生出了绿色嫩芽。正是这种热带季风气候,才更加适合罂粟的成长。山坡上一望无际的都是妖艳绝伦的罂粟。“金三角”的罂粟,每亩大约可以收获1千克生鸦片,约8公斤生鸦片能加工1公斤“黄砒”,8公斤左右“黄砒”,才能提炼出1公斤海洛因。

    直至午后,吉普车才进入了果敢。岩当道:“将军听说你们是上海龙腾的,才决定亲自见你们,因他老人家和你们的天叔有过交情。嘿,这可是从未有的事,像你们这样的买家,一般都是我们来接待的。”许正棠和李天意对望一眼,新道原来天叔还和坤沙有交情,怎么从来没有听他提起过。岩当已经走在前面,二人跟了上去。

    如果换做是在来这里之前,就算你打破许正棠和李天意的脑袋,他们也不会相信名动天下的“鸦片大王”坤沙竟然住在这么一个地方。

    一幢两层的竹楼,门前是一个宽阔的操场,全副武装的士兵巡逻游弋。楼前一个巨大的花圃,种的却不是罂粟,而是中国的国花牡丹,争奇斗艳.随岩当来到门前,岩当轻扣门板,声音出奇的恭敬:“将军,他们来了。”

    “恩,进来吧。”柔和的声音传出。岩当把门推开,做出一个“请”的手势,将二人让到屋里。

    刚刚进门,一股清香悠远的香气扑鼻而来,令人神清气爽。简朴的檀木家具透露出浓郁的古典气息,也衬托出主人高雅的胸怀。

    一个身材高瘦的老人坐在炉前,正专心职志的沏茶。抬头看了他们一眼,淡淡道:“坐。”便又把心思投注到茶壶上。

    雪白的头发整齐的梳在脑后,灰白的眉毛斜飞如鬓。印象中的坤沙应该是很强壮剽悍的吧?但眼前的坤沙却大大的出了许正棠和李天意的意料之外。修长的身材白皙的皮肤,倒更像是一个饱学的老者,看着他专心的沏茶,流露出一股温和的气息,让人倍感亲近。三人坐到椅子上,静静的看着他沏茶,丝毫没有被冷落的感觉,尽管坤沙只看了他们一眼,说了一句话。

    “好了。”坤沙伸了一个懒腰,露出笑容。岩当马上走了过去,伸手去拿茶杯:“我来斟茶。”坤沙一把拍落他的手,皱眉不悦道:“你的赃手怎么能沏茶?莫坏了我沏了半天的好茶。”亲自拿过杯子,摆在三人前的茶几上。许正棠和李天意受宠若惊,连忙起身,坤沙淡淡道:“坐着就行了。”二人只好又坐了下来。但名闻天下的坤沙亲自斟茶,难免让人浑身不自在。

    开谁注入杯子里,三人才愕然发现,杯子里根本就没有茶叶。那香气是哪里来的?

    坤沙把水注满,从怀中取出一个小纸包,轻轻打了开来,香气扑面,原来香味竟是从这里发出来的。坤沙用右手的食、中、大拇指三根手指捏了一小撮儿茶叶,投放到茶杯中。香气溢。

    李天意和岩当二人都感愕然,哪里有这样沏茶的?惟独许正棠却似乎不以为怪。坤放下水壶,微笑向许正棠着道:“有什么意见?”

    许正棠点头道:“将军无论煮水的火候还是投茶的手法,都可以说是烹茶的高手。”李天意惊讶的望着许正棠,不知道他竟然也懂茶道。坤沙欣然道:“看来小兄弟也懂茶道?”许正棠谦虚道:“不敢。只是小时候对茶道很感兴趣,学了一点。”坤沙好想兴致不错,微笑着道:“沏泡茶叶不仅仅讲究水质和茶叶的质量,更讲究投茶方法,比如细嫩名优绿茶用上投法,是指在茶杯中先注入开水,然后投茶,可提升茶汤的品质,充分发挥茶汤的色、香、味、形。如西湖龙井采用的是中投法,即先浸润泡,然后冲开水。而下投法则是先投茶后冲开水。其他也有根据室温的不同采用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的,如夏天上投法,冬天下投法,春秋中投法。”许正棠摇头道:“将军这么说有点机械。像碧螺春这样的茶,无论春夏秋冬,只宜上投,且水温不能超过85度。这么娇嫩的茶叶,被滚烫的开水一浇,不香消玉陨才怪。”所有人都一阵轻笑,气氛轻松了许多。

    坤沙点头道:“不错。像我这刚刚弄来的武夷岩茶,便是只宜上投的茶叶。”

    “武夷岩茶?”许正棠动容道。李天意和岩当奇怪的望着他,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大的反应。

    坤沙颇有一丝得意之色,点了点头,道:“武夷岩茶的名贵,在国内外早就享有盛名的。如在西南的川、贵州各省,一走进茶馆就可看到红红的对联写着‘武夷品俊顾渚香浓,陆羽谱经卢同解渴’。在国外也有AcupofBohea(一杯武夷)的尝识。”

    许正棠佩服道:“将军对中国的茶文化竟然这么了解。”坤沙淡淡道:“我对中国的所以文化都很欣赏。毕竟我也有一少半中国血统。尝尝吧,快凉了。”

    三人端起茶杯,轻啜了一口。清香甘甜的茶水入喉丰润畅美,口齿留香,回味无穷。

    坤沙放下了茶杯,淡淡道:“说吧,你们想要多少货。”又淡淡一笑:“就冲着小老弟你对茶道的认识,给你个八五折。”岩当轻轻一震,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事,不由狐疑的看了坤沙一眼,确定他是否说错了。

    许正棠微微一笑:“我要的是将军在中国的总代理。”坤沙一愣,岩当则吓了一跳。

    坤沙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把杯子里的茶喝完。

    李天意紧张得手心全是汗水,心跳也在加速。毕竟这是个可以说是狂妄的要求。

    岩当奇怪的看着这两个年轻人,不知道他们因为什么原因有胆量可以在坤沙的面前提出这样的要求。不知道坤沙会怎么回答他们?是干脆的拒绝,还是委婉的送客?坤沙的话却让他差一点把喝到口中的茶吐出来,坤沙只是淡淡的问了一句:“说说你的理由。”

    许正棠沉着的看着微闭双目的坤沙,知道现在是自己唯一的机会,若不能打动他,就赶快回家吧。喝了一口茶,开始他已经准备了多日的“陈述”:“龙腾现在已经是中国华中地区最强大的社团,控制着这个地区百分之七十的白粉市场。但是我们以前的货源经常短缺,价格也不公道。若我们可以得到您的代理权,不仅仅可以让我们的利润成倍上升,同时也可以让您的产品再无销路问题。”坤沙冷冷道:“你怎么知道我的产品有销路问题?”

    许正棠看着他突然精光迸射的眼睛,心中微微一震,缓缓道:“当今世界上公认的三大毒源即‘金三角’、‘金新月’和‘银三角’。这三大毒品产地,生产了世界90%以上的毒品,形成了特殊的‘毒品经济圈’。‘金新月’是指位于西南亚的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伊朗三国的交界地带,因该地区形状近似新月,故称‘金新月’。‘银三角’是指南美洲的哥伦比亚、玻利维亚、秘鲁和墨西哥等几国交界地区。这里为古柯、大麻生产的‘大本营’,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卡因产地和供应地。最后一个就是金三角。但作为全世界最大的毒品大王之一,近几年您的生意却不怎么好。来自您的死敌麦司和‘银三角’占据大半中国市场的强大压力,让您的产品严重滞销。我没有说错吧?”

    坤沙默然不语。这个小子看来是好哈的研究了自己的近况才敢来的,头脑还真不简单。沉吟半晌,才道:“阿天怎么没有来?”言下之意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就派了两个小孩子和他谈判?

    许正棠和李天意满面戚容,李天意沉声道:“天叔已经去世了。”

    明显的感觉到坤沙湖身一震,失声道:“什么?”许正棠暗自纳闷,看坤沙的反应,二人之间应该关系很不一般才对,可是为什么一直没有听天叔说起过坤沙?为什么他要隐瞒?他们到底是什么关系?

    李天意补充道:“天叔是在一月前被人杀害的。”

    坤沙的脸色已经变得铁青:“你们连给他报仇也做不到吗?”

    明显的感觉到他的震怒,李天意不解的望了一眼许正棠,许正棠平静道:“我们会的。无论是谁,无论什么代价,我们都会的。但现在还不是时候,我们不能眼看着天叔辛辛苦苦创立的龙腾毁于一旦。所以我们只有等待机会的到来。”天叔是他生命中和父亲一样重要的人。父亲养育了自己,但天叔却教给他怎样做人,怎样生活。就算是丢掉性命,他也会不惜一切给天叔报仇。

    似乎体会到许正棠话中的坚定,坤沙缓缓点了点头,眼角却有泪光在闪动。

    许正棠、李天意、岩当都坐在那里,大气都不敢出。当中岩当的震撼是最大的。他十五岁就加入到坤沙的部队,直至现在,他从未看过、听过坤沙会流泪。原来像神一样的坤沙也会流泪?

    过了许久,坤沙长长的嘘了一口气,缓缓道:“人生在世,草木一春,如此而已,如此而已——我答应你们。以后龙腾就是我坤沙在中国的唯一指定代理商。”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突然来临的喜悦还是让许正棠和李天意不敢置信的张大了嘴巴。坤沙微微笑道:“你让我看到了年轻人的希望,龙腾的希望,我不想放弃这个机会,或许,你们也会是我的希望····”

    这就是坤沙说的话,说完这句话,坤沙就下令岩当带领他们参观了他数以百记的加工厂,然后又亲自送他们离开“金三角”。

    ¨

    注:凡本文有关涉及到的诸如坤沙等人物,为了情节的需要,本人都做了适量的修改,望周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