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三燕慕容 > 三 慧禅大师
    白眉和尚微微一笑:“施主勿恼,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交出经书,我自然放你们走。”

    黄发妖人有些不耐烦了,嚷道:“大哥跟他费什么话,一棒子下去,结果了他,咱好走路。”

    红脸妖人抡起虬龙棒,一招双风灌耳,打向那和尚的太阳穴,出手狠辣,分明就是想要他的命,和尚也不躲闪,伸出一只手抓住一只虬龙棒的棒头,另一只手佛珠一晃圈住另一棒,掌力一吐把他震退五步,双棒到了和尚手中。

    众人大惊,弱不禁风的老和尚,偌大年纪竟然有此功力,慕容吐谷浑、刘渊等四人惊得直吐舌头。

    黄脸妖怪从背后抻出一把铁蒲扇,“呜”的一声夹杂着一股烟雾,裹向白眉和尚。白眉和尚扔掉虬龙棒舞动袈裟,一股大力排山倒海般的反推过去,那团烟雾裹住黄脸妖怪,他眼一翻腿一蹬,昏迷过去。

    蓝脸妖怪吓得连连后退,白眉和尚慈祥的笑了笑:“你们‘天山六魔’重出江湖,来盗我白马寺至宝《洗髓录》,所为何来?受何人指使?”双手画弧,抓向蓝脸妖怪的前胸,离他胸前三尺,蓝脸妖人就觉得一股大力撩拨他的衣服,前胸大开,露出经书,“嗖”的一声,已到和尚手中。

    这一招隔空取物,看得众人眼热心跳。刘渊等人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红脸妖人喂黄脸妖怪吃了解药,已然苏醒,二人搀扶着黄脸妖怪低头就走,白眉和尚轻声道:“三位施主慢走,拿上你们的宝物。”一跺脚地上的虬龙棒飞向红妖,铁蒲扇飞向黄怪,去势不疾不徐,二人抄掠在手,就如同送到他们手中一般。

    白眉和尚双手合十对慕容吐谷浑道:“阿弥陀佛,多谢四位施主出言相助,贫僧慧禅这厢有礼,请随我来方丈奉茶。”

    四人开始看老和尚展示绝技,还能赞叹,到后来隔空取物,震脚送物,这两种不可思议的事,看得他们如醉如痴,惊得不能言语,乖乖地跟着他走。

    到了方丈之内,榻上躺着两个中年和尚,面色紫黑,双目紧闭,显然是中了毒。刘渊道:“哎呀!没有*三个魔头交出解药,我这就去追。”翻身就走,白眉和尚笑着制止。

    “毒气虽大,我也能解得了,只是颇费一些功夫。”

    段辽向刘渊做了一个鬼脸,嫌他多事。从怀中摸出一物,竟是一个青铜小葫芦,递给白眉和尚,“大师请看,这是我从蓝妖怪怀中摸出来的,你看是不是解药。”

    白眉方丈打开盖子,用手在葫芦口轻轻扇动,一股馨香沁人心脾。

    方丈大喜:“是解药,施主好快的伸手啊!”说得段辽面红耳赤。

    那两个和尚嗅了解药,悠然醒转,慧禅方丈把那只青铜小葫芦还给段辽,二僧坐了片刻,一个胖大的和尚站起身,“阿弥陀佛,我们二人奉命管理藏经阁,有辱使命,请方丈责罚。”

    慧禅方丈一笑:“阿弥陀佛,贼人处心积虑,事发突然,怪不得你们,把当时的情形说与我知。”

    另一个瘦小的和尚看了慕容吐谷浑他们一眼,说道:“今天上午香客很多,我打扫完藏经阁,没敢离开,在里面打坐练功,胖师兄如厕,突然闯进三个妖怪,大蒲扇一扇,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胖和尚接着道:“我从厕所回来,正碰见三人鬼鬼祟祟的从藏经阁出来,我问他们来做什么,那个蓝脸的说是走错了房间,我也没在意,进屋发现师弟躺倒在地上,藏经阁被翻个乱七八糟,不见了《洗髓录》,我追出门来大喊示警,被人迷倒。”

    慧禅方丈道:“这三人是“天山六魔”,久居天山,武功不弱,擅长下毒,偶尔下山做几件大案,就龟缩回去,世人奈何他们不得,在江湖上臭名昭著。如今和扶余国王子依虑混在一起,想必是投靠了扶余国,《洗髓录》和《易筋经》乃佛门至宝,是佛家修身的最高秘笈,常人无法习练,具有大智慧之人方能练得,此经若是落到心术不正之人的手里,贻害无穷,所以我们才秘不示人。”宇文乞得龟道:“原来如此,看来扶余王子野心不小。”

    慕容吐谷浑恍然大悟:“噢!我明白了,依虑王子他们早就计划好了,由他们招摇过市制造混乱,吸引僧众的注意力,给三魔制造机会,先去招惹那个老道,见他不好惹,又去挑逗那三名女子,没想到被我们一顿胖揍,真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

    慧禅方丈道:“世间万物都有它的缘,没有缘硬来强取豪夺,就会有无尽的烦恼,红尘滚滚,迷杀多少痴心之人,你们退下好好休息,我再命人整理藏经阁。”

    胖瘦二僧口念佛号,退出方丈室,早有小和尚奉上茶点,慧禅方丈是位得道高僧,受万人景仰,得到他的接见刘渊等四人诚惶诚恐。

    佛门净地不敢造次,一个个正襟危坐。方丈很是和蔼,“阿弥陀佛,四位王子是人中之龙,足踏践地招待不周万望海涵。”

    刘渊文武全才,四人中年龄最长,自然也是见多识广,略显霍达,站起身来,深施一礼:“我们四人游学皇都,早就心怡贵寺,今日不揣冒昧前来打扰,还望活佛多教诲。”

    方丈满面笑容,“施主言重了,我等化外之人,洁身自律修真养性,遇有缘人得而度之,是我们的本真,谈不上教诲。”

    段辽性情直率略显着急:“活佛您的意思是要让我们出家作和尚吗?”

    吐谷浑紧挨着他坐着,用脚碰了他一下说:“听不懂不要瞎说,活佛哪有要我们出家的意思。”

    方丈微微一笑:“段公子性情直率,难得难得,佛门广大不渡无缘之人,四位将来是独占一方霸主,手中掌握着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一善念可救万民于水火,一恶念就会使生灵涂炭血流成河。佛法无边在于自悟,尔等代天牧民,要以天下苍生为念,以民生为本,把天下百姓放在心上,以百姓心为心,方能修成正果,四位都是旷世奇才,不用老衲赘述。今有《法华经》四部,赠与尔等,愿你们参透佛法,扭转乾坤,善待众生。”执事僧把经书呈上,分别赐与四人,四人起身拜谢。

    宇文乞得龟说:“活佛在上,我等愚钝,我们四人前程如何还望指点迷津。”

    方丈沉吟半响开口说道:“境由心造,像由心生,每个人的未来是不可预知的,全在自己的修为,而不是天生造就。善念起生增阳寿,恶念生减损福德。我有一偈赠与尔等,参透受益无穷。说完拿起毛笔写下苍劲有力的几个大字:五胡乱华,杀戮成王,渊短浑长,五百桑田,开土拓疆,君子坦荡,小人戚戚,段南宇北,离家安康。”说完双手合十盘膝而坐微闭双目,似已入定。四人不敢作声,深深施礼悄悄退去。

    出得庙门,天近中午,暖暖的阳光*着四个人的脸,有些痒痒的,听完方丈的一席子话,都沉默无语。来到拴马的地方,周福来已经鼾声如雷,慕容吐谷浑叫醒了他,解开马的缰绳,翻身上马,缓辔而行,五人骑马信马游疆,茫无目的的走着。

    刘渊向来豪爽:“兄弟们,不要管什么狗屁偈语,不要想那不开心的事,我倒觉得活佛说的‘相由心生,境由心造’有道理,想当年汉高祖一介草莽,斩蟒起义,定下四百年的天下,何等的快活。走!走!走!我们去看一看英雄的起事之地。”

    经他一鼓动,情绪又高涨起来,五人打马疾驰,约莫走出有五十余里,天近晌午,五人来到了绿竹林镇,找了一家酒店,大吃一顿,酒足饭饱,骑上骏马,策马扬鞭飞驰而去,到了郊外人烟稀少,五人干脆就来一场跑.马比赛。

    刘渊骑的是赤炭火龙驹,吐谷浑骑的是雪夜狮子照,他俩骑的是宝马,速度最快,尽力最长,二人打前站,负责问路,安排行程。

    一路上跑跑停停,早就过了郑州,直到暮色降临他们来到开封东南的禹王台,在这里停下来等待其余三人。

    禹王台是一座大土台,相传春秋时,晋国大音乐家师旷曾在此吹奏乐曲,人们称此台为“吹台”。后来因为开封屡遭黄河水患,为怀念大禹治水的功绩,在台上建禹王庙,故“吹台”被改称为“禹王台”。

    禹王台四周在草丛生,蒿草有一人多高,禹王庙内也与外面大致相同,看上去甚是荒凉。与周围郁郁葱葱的树木一对比,是那样的不和谐。

    慕容吐谷浑和刘渊拴好马匹,慕容吐谷浑笑道:“咱们先进禹王庙中瞻仰一番,等那三个小子来到的时候,咱们拍马就走,不让他们看到这一景致,回去之后咱们再和他们诉说,让他们后悔死。”

    刘渊道:“你就喜欢看人家遗憾的样子,对不对?”

    慕容吐谷浑哈哈大笑,拉着刘渊的手进到庙中,那禹王神像雕得栩栩如生双手执圭,身穿龙袍,魁伟端庄。

    塑像两侧有两副对联,一副是“江淮河汉思明德,精一危微见道心”,另一副是:“而耕而粒去巢就庐万代永颂王功德,斯世斯民饮水知源高台重铸禹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