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三燕慕容 > 五 神秘老道
    五刘渊道:“找不到三魔,也不要着急,奔跑的兔子,总有一天会露出马脚,我们先来瞻仰一番高祖的遗风。”四人下马,把这几处景物仔仔细细的看了个遍,不觉大失所望。

    “传得沸沸扬扬的斩蟒台,就这么简单,没意思,太没意思了。”段辽很是不以为然。

    吐谷浑、段辽和宇文乞得龟,久居胡地刚来洛阳不久,对汉人的文化不甚了了。而刘渊则不同,他在洛阳已经生活了十五、六年了,听了他们的议论,嘿嘿冷笑。

    “大哥,不要见笑,我们不知道这里面的故事,你给我们讲一讲,让我们见识见识。”吐谷浑满脸渴求的说。

    “你们不要小看这块石头,这是汉朝的根基灵气所在。当年汉高祖一介布衣,一怒斩蛇,揭竿而起,从此一发不可挡,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刘渊开头就买个关子。

    三人聚精会神异口同声:“不知道。”

    “说来话长,来坐下,都坐下,午时已过,早晨又没吃多少食物,肚子早就不干了,咱们边喝边聊。”刘渊从马上拿下来一个包袱,打开里面全是酒肉,分与众人,段辽也带来了许多酒肉,拿出来分食。

    想是太过饥饿,刘渊只顾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开始几个人也狼吞虎咽的吃吃喝喝,过了一盏茶的功夫,还不见刘渊开口。段辽急了:“刘兄你不能只顾着吃啊,给我们讲一讲刘邦斩蟒的故事啊。”

    刘渊哈哈大笑酒和肉喷到段辽的脸上,段辽一边抹脸,一边说:“你笑什么?莫非你也不知道这个故事吧。”

    “你说对了,你们知道多少,我就知道多少,我不比你们知道得多,你让我讲什么?”

    段辽满脸不高兴:“不知道还瞎吹牛,在洛阳呆了十五、六年,你这十五六年就在温柔乡里呆着了吧。”

    吐谷浑出来打圆场:“段兄不要生气,你要让他讲一讲皇宫里的荒唐事,他不会打草稿的,张口就来,毕竟久居胡地,又过去了四百多年了,他哪知道啊,跟咱弟兄胡乱吹吹就得了,咱给他个面子胡乱听之。”

    “对!对!对!喝酒,喝酒,兄弟们不要见笑啊,一会我给你们讲一讲皇帝的风流韵事,让你们过过耳瘾。呵呵!呵呵!”刘渊就坡下驴打着哈哈,四人笑闹了一个时辰,就已经喝得差不多了,都已经醉意熏熏。

    “哎!你们快看。”宇文乞得龟张着大嘴看着“斩蟒碑”

    三人顺着他的手指看去,只见碑顶上蹲着一只金丝猴,金色的毛在夕阳的回照下熠熠发光。“汉高祖显灵啦!”宇文乞得龟激动的跳了起来。

    “咦!这不是在白马寺见到的那只小猴吗?它的主人呢?”

    “我在这呢!”那个相貌怪异的中年老道骑在一头跛驴身上,纵身一跃到了他们中间,落地时轻飘飘的,轻功之高,令在场的人嗔目结舌。

    “我都在这听半天了。”一指段辽,“这位小兄弟想听汉高祖斩蛇起义的事,对吗?”

    段辽心中暗喜,点头如鸡啄米:“对!对!”

    “敬我一杯酒。”

    段辽连忙递过一杯酒,吐谷浑递过一只羊腿。

    他一指刘渊:“你想听吗?”

    “想听!想听!”

    “上酒啊!哈哈!来人很是豪爽。

    不用废话,每个人轮流敬了一圈酒。啃了两口羊腿。那老道大呼:“好酒,痛快!”大家还要敬他酒,他把手一摆:“慢着!你们自报家门,我不能给没名没姓的人讲故事。”

    四人都被他逗乐了,纷纷报出名姓。“我先讲上一段,你们看这酒换我的故事值不值,要是不值,我再把酒吐出来。”诙谐幽默的话语逗得四人开怀大笑。

    “前辈您是怎么称呼,以后我们把您给我们讲的故事再讲给别人听,好报出你的名姓,岂不是给您老人家扬了名吗!”宇文乞得龟调侃道。

    “说的也是啊!还是你会说话,会说话的人多是狡诈阴险。”大家又是一阵哄笑,“我叫龙仙游,游走江湖,没名没号。”

    他清了清嗓子,学着说书的艺人拿腔拿调的说道:“话说秦始皇年间,泗水郡沛县丰乡阳里村,有一刘太公。太公膝下有三子:长子名刘伯,次子名刘仲,三子名邦字季。这刘邦便是后来西汉开国皇帝汉高祖。”

    宇文乞得龟很是惊讶:“他是个庄稼人啊,我们出身比他高贵多了,岂不能做一番更伟大的事业。”

    吐谷浑讥讽道:“你只是出身比他强,至于事业嘛,你肯定不如他了。”

    “你小瞧人,看咱们将来谁开拓的疆土最大!”宇文乞得龟气鼓鼓地说。

    段辽道:“别瞎吵吵,前辈你快讲,你们不要打岔。”

    “让他说,让他说,没关系,听不懂就问,别憋着,我们学问大的人是不怕问的。刘邦虽是个庄稼人,长得壮实,却好吃懒做,不喜欢下地干活,专爱结交一些酒肉朋友。太公多次教训他却不思悔改,他的两个哥哥也经常对他翻白眼。他早晨到外面厮混,晚上厚着脸皮到哥哥家讨饭吃,气得嫂嫂拿着锅勺在空锅里敲得咣当咣当作响,意思是没饭了,你赶紧滚蛋吧,有时候故意对他的哥哥说,你家三王八又来蹭饭来了,让刘邦听见,刘邦也是满不在乎,吃饱拉倒管他是不是王八呢。”

    “哈!哈!这刘邦脸皮可够厚的了,龙前辈咱们干一杯!你也别耽误吃肉。”吐谷浑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你们可不要小看这刘邦,他貌似不学无术的浪荡公子,其实脑袋瓜挺聪明的,很想做一番大事业。朋友见他没有正业,便教他一些官场的礼节,他竟一点就通。到了壮年,在朋友的举荐下,还真的当上了泗水亭亭长。亭长官虽不大,只是管管民间打架斗殴、偷鸡摸狗的小事,却有了结交上层官吏的机会。沛县官吏中与刘邦要好的有文书萧何、狱吏曹参和夏侯婴等人。他们一到刘邦的地盘上,刘邦必定请他们喝酒畅谈。这些人后来都成了西汉的开国元勋。沛县县令的客人吕公请县令做媒,把自己的女儿吕雉嫁给了刘邦。”

    “兄弟们,我讲的咋样?”这时那金丝猴已然蹲在了他的肩上,他掏出一把栗子递给小猴,小猴乐得吱吱叫着。

    “讲得很好。”

    “讲得好咋不敬酒呢?”

    “敬酒!敬酒!”

    又敬了一轮酒,龙仙游盘腿坐好,成打坐状,抹了一把嘴又接着说:“有一天,县令接到朝廷诏书,命令送一批流徒到骊山修筑秦皇陵。县令把这个差使交给了泗水亭亭长刘邦。刘邦不敢怠慢,押着流徒出县西行。不料一出县境,便逃跑了几名,再前行数十里,又有好几个不见了,夜里投宿起来一看,又少了几个人。到了丰乡西面的大泽中,逃亡的人就更多了。刘邦一个人又没法子把他们抓回来。他挠着头皮想不出好办法来,思衬着:照这样下去,到了骊山,也许就剩下我一个光杆了。他就索性让大家停住脚,不再往前走了。泽中有个亭子,亭中酒铺主人正愁生意不好呢,一见来了那么多人,吆喝着好酒好菜来啦。刘邦本来就爱喝酒,又加上胸中愁烦得很,正好借酒浇愁,便令大家休息,自己举杯痛饮,直喝到红日西沉,仍不动身。酒喝够了,天也晚了。刘邦起身对大家说道:‘你们到了骊山,就得做苦役,不是累死就是被打死。就算不死,也不知道哪年哪月才能回家。我现在把你们都放了,你们自寻活路吧!’说着,他把每一个人捆着的绳子用‘赤霞宝剑’挑开,自己耷拉着脑袋,闭着眼睛,有气无力地挥挥手,说:‘去吧!’众人感激得直流眼泪,又怕刘邦回去交不了差,都说:‘那您怎么办呢?’刘邦大笑道:‘你们都跑了,我肯定也回不去,逃到哪儿是哪儿吧!’其中有十几个壮士情愿跟刘邦在一块。其余的人谢过了刘邦,感激涕零地走了。”

    大家听得入了神,无暇顾及喝酒了,刘渊端起酒杯又和四人干了一杯。

    吐谷浑说:“秦朝法律苛刻,他们怎能跑得了呢?抓住也是个死,还得连坐。”

    段辽道:“啥叫连坐?”

    吐谷浑说:“连坐就是,连累家人和邻居一起受死。逃跑也死,不逃跑也死,还不如死的轰轰烈烈。”

    大家边讨论,边喝酒,这一轮下去,都有些微醉。龙仙游指着吐谷浑说:“孺子可教,你说的对!那是大楚王陈胜说的。刘邦可能没那么想过。那天晚上,刘邦乘着酒兴,带领十余名壮士前后相从,披星戴月,往西向芒砀山方向出逃。因私放流徒,怕官府得知,他们不敢住客栈,也不敢走大路,便从布满荆棘和泥泞的泽中小道走,只得慢行,让一人在前边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