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坏孩子的灿烂天空 > 第十章 对峙
    金沙江,这个长江上游的另一个称呼,得意于他的江水一年四季都得黄色,导致我多年后去到沿海几个省份前一直以为整个长江都是这个颜色!

    作为江边成长的孩子,夏天,是我们最喜爱的季节!

    那个岁数的我们还不像现在喜欢夏天的理由是可以看街上女人露出的大白腿!可以偷瞄走光的美女那深邃的沟堑,或那不经意两腿间的一抹春色。

    我们喜欢夏天的原因很单纯,就是可以下江里游泳,可以用炸药炸鱼,可以钓螃蟹,可以钓鱼!

    94年,那年的夏天,天气特别热,在那个没有留堂作业的年代。每天放学后,我都拉着几个小伙伴下江里泡到晚饭时间!为此,陪同我的几个小伙伴没少挨担心我们安全的家长打屁股!

    金沙江的江水非常冰冷,因为往上游走,全是高山峡谷雪山,雪山的冰雪融化,冰冷的雪水汇聚流入金沙江,两岸的高山阻挡了烈日的烹煮,江水流到我们这里,哪怕三伏天的正午,还是冰冷刺骨。这里的江水有个奇效,就是对痱子有特效,我们小时候,经常为夏天满身的痱子而痛苦不堪,于是,到我3-5岁能稍微承受江水的冰冷时,父母都带着我来到江边,在江水里泡上几分钟,然后痱子就消了,一直到现在,近三十年过去了,无论再热,我再也没有发过痱子。

    于是夏天,下江里泡澡是我们这里的一个乐趣。我时常和伙伴们泡完江水,然后端坐在石头上钓鱼钓蟹,当有所收获后,拿出书包里偷从家里带来的腊肉和香肠,找了几块石头架起一个小灶,生火烤起了香肠腊肉小鱼螃蟹。

    不多时,腊肉香肠烤至焦黄,鱼皮酥脆,小螃蟹焦黄,香飘江畔,拿出辣椒粉撒上,再火烤几分,三人大快朵颐起来!那时,在江边泡完江水烤香肠腊肉和抓来的小鸟,是我们县城孩子的一大乐趣!

    这年10月,天气渐冷,不能下水了。

    我约了两个小玩伴,偷偷从冰箱里拿了两个香肠,带上我自制的小鱼竿,一起去江边钓鱼。

    伴着渐凉的江风,在汹涌滚动的江水边,架起小灶,拾了些夏日发洪水,从上游漂流而下,如今已经干透了得树枝木杆,添进小灶,点火,用铁丝串起香肠,开始野外烧烤起来。

    不多时,香肠流出滚滚的香油,我们将油淋到小鱼上面,将小鱼也串上铁丝,炙烤起来。不多时香肠浓烈的肉香以及小鱼淡淡的清香飘散在空中。

    我和两个伙伴烤完肉吃,摸着满嘴油光背着书包往回走走去,爬上陡峭的江堤,经过江边的一个预制板厂的时候,看见许多人围着在哪里!很安静的围着,远没有现在街头围观人群的嘈杂和烦躁!

    好奇的我们也走了过去,从大人的腰腿之间挤进去,看到里面有两帮人在对峙着!

    一帮人10多个。我不认识,他们全穿着比较破旧的衣服,红背心、白背心、光膀子、穿着中山装、绿军装的都有,穿着不尽相同,但他们唯一相同点是全拿着一根碗口粗的木棒!看样子应该是预制板厂的工人!

    另一帮人只有7-8个,穿着比较衬抖,但个个都是半大小子,其中只有两三人看着算是成年人,他们我都认识,是我们县里的小混混,算是在游戏厅里经常勒索学生要游戏币的那种上不了台面的混混!

    而这7、8人里,站在最前面和对面的工人说着什么的,居然是那时候身高不足160的周键斌同学!

    周键斌身边还站着一个更加矮小,岁数大概只有6、7岁的小孩,小孩捂着一边有点红肿的脸,一边擦着眼泪咿咿呀呀的哭着,嘴里不停的念叨着不清不楚的话语。

    周键斌站在小孩身边,一只手不停的拍着小孩的头,另一只手抬起,指着对面最靠前的一个工人,激动的满脸通红的说到:“今天你要是不拿出个说法来,看老子不整死你!”

    对面的人没有回话,但看样子好像都有点犹豫,这时一直站在周键斌身后的混混里,身高最高的一个混混,梳着那时候流行的郭富城中分头,,他我认识,常在校门口蹲着,外号叫弥三。

    弥三面带凶相,往周键斌身旁斜跨着腰胯子一站,装作一脸凶相,指着对面的工人们说到:“其他人不干你们事哈,那个要是敢动,等下平了你们这里。”

    对面没有一个人说话,但是相互都视线交流,好像很是有点犹豫不决。

    这时我才从围观人群里,一个再给新来的看客解说事情经过的大叔嘴里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哭泣的小孩,从江边玩了上来,经过预制板厂,看见一块看似干透的水泥板,一脚踩了上去,将预制板踩了一个大洞,一个工友走过去就对着孩子一耳光,将孩子直抽倒地,还要那小孩回去叫父母来赔钱,正打骂的时候,路过的周键斌等人看到了,就当看热闹,结果一了解事情原委后,看不过去了,走过去就要收拾那个工友,于是众工友见了,放下手上的活,*起抬预制板的木棒就干了过来,周键斌等人势单力薄,见状不妙,背起被打得小孩就跑。

    大概20分钟后,周键斌等人又带着三个混混来了工地,还好,其中几个工友认识那三个混混,知道惹到了混混麻烦,暂时不敢动手。

    别看人家是混不上台面的混混,既然人家能混,而且出来混了有些年头了,江湖上还是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我们那边都说,第一别惹白粉娃,第二别惹未成年混混。白粉娃不说了,就是吸毒和贩毒的。未成年混混虽然上不得台面,但你要不是出来混的,要是惹上了未成年的混混,那比惹上黑社会还惨,黑社会好歹对于圈子之外的普通人来说,做事还有分寸,有些事能用钱解决,人家绝不动手;而这些刚出来的小混子,管你三七二十一,捞上了就打,而且下手还不分轻重,人家还未成年,打了你自认倒霉,你打了他,人家跟你没完。

    所以,不管有没有背景势力的混混,对于这些生活在这个县城的普通工地工人来说,不是打不过,而是实在惹上了是个甩不掉的麻烦!

    所以现在才没干起来,直接形成了这场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