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春心 > 056试验成功
    方舒平没有想到这样贵,自己那点零花钱根本不够,脸上爬上些绯色,不敢跟强儿眼光对视。

    方晴问道:“要是多买能便宜多少?”

    强儿忙喊:“姐,我不要多,只要这把剑就行了,不用多花钱的。”

    方晴拍了拍懂事的小家伙肩膀说:“你玩了,耀星耀明两个哥哥也一定想玩,咱们也得想着他们啊。”

    强儿认真的点点头,然后对那个小老板说:“我还有两个哥哥,你得给我们便宜点。”

    方舒平拉了拉方晴的衣袖,意思说他没有那么多钱。

    方晴对他笑了笑:“哥,你是每个月都有零花钱,咱们慢慢扣呗,再说,我这每个月不也还有吗?对了,要是不够还有娘的,娘一定不会反对,嘻嘻….”

    方舒平这才脸色恢复过来:“对啊,我怎么忘了这个茬呢?不用你的零花钱,用我的,全部用我的,也不要用娘的啊,”说完,就兴致勃勃地跟老板讨价还价去了。

    可是他忘了,一个月十文钱,一年才一百二十文,这一年的钱不够买两把木剑的。

    然而两把不够,必须要买四把才行,一把给强儿,两把给耀星耀明,另一把给舒庆堂哥的儿子,事情想得全些,省的被人挑理。

    最后花了二百四十文钱买了四把木剑,还送了可以佩戴木剑的小腰带,腰带就是一条布做的,上面有一个套,将木剑插在套里,就不会掉下来了,腰带手工做的很好,针脚很密实只是没有绣花。

    花完钱,方舒平才明白,这四把剑让他两年都见不到零花钱了,方晴笑得肚子都疼了。

    为了给哥哥留点零花钱,方晴拍板定下:强儿的木剑钱由方舒平出,而耀星耀明还有小侄儿的,则算在家里人情往来账里。

    方舒平起初不同意,但是方晴说:“咱们买东西,大舅二舅还有舒庆堂哥一定会还礼的,所以,当家里随礼很合理啊,再说,你又没有挣钱,给他们买礼物还早了点,何况只给强儿买,你可就将近半年见不到零花钱呢。”

    “哥,哥,我的零花钱给你花,姐,姐,拿钱给哥哥,”强儿抱着木剑翘着脚说道。

    “哥哥不用,哥哥平时也没有什么花销,你的钱让你姐姐留着,回头买糖吃啊,”方舒平最后终于同意方晴的建议。

    方晴抱着木剑带着强儿回家了,她身上一般都带着钱,因为家里买东西都需要在她这里拿。

    方舒平则去了韩师爷家,商议平底锅之事,方晴这才后知后觉的想起,来这么长时间,还没有见到过大饼呢?街上没有卖的,家里也没有做过,难道这个世界还没有开发大饼?

    篦子镇在横江边上,感觉气候应该属于北方,有白面就已经有麦子了,粗粮一般都是高粱和玉米,大米的价格不低,穷人家吃的很少,看样子这边稻子产量不高,会种的人不多,全部靠南边运过来才能买到。

    既然靠近江边,鱼类资源应该很丰富,市场上卖鱼的却很少,价格也很高,方晴曾问过小舅,为什么挨着江边鱼还卖到五十文一斤呢?

    小舅看了她一眼,犹如看个傻子一般说:“你不知道?咱们篦子镇这边水流湍急,下不了网?要是打渔都要去下游才能打到呢。”

    去下游就是别的镇子的地方了,跨区域打渔是不准许的。

    “我看江面挺平的啊?没见湍急的样子啊?”

    “你是不是篦子镇的人啊?”二表哥在一边听着着急,插嘴帮着解释说:“为什么咱们渡口这样冷清啊,不都是因为江下水流很急吗?而且暗礁很多,不了解的都不敢在这里摆渡,还别说打渔了。”

    方晴这才知道,为什么守着江边却吃不到便宜鱼的原因了,难怪码头这样萧条,就是江那边的船只也过来的很少呢。

    朝廷要修缮码头,恐怕还要将航线确定出来吧。

    水下有急流还有暗礁,要是暗礁多的话,就是叛军也不敢轻易地渡江过来吧?

    还是别考虑那么多了,先琢磨豆腐皮的事吧,一口吃不成胖子,慢慢来吧,只要不起战火就行。

    舒庆堂哥和堂嫂回小岗村了,他们这是帮着跟二祖爷把情况提前说一下,顺便回家看看儿子。

    方晴给小侄儿买的小木剑,堂嫂看到后高兴的手舞足蹈,恨不能一下递到儿子手里,也好慰藉一下自己没在身边失落的心。

    哎….村里的孩子一般都用树枝当剑耍着玩,谁还花这个没用的钱啊,纯属浪费败家,当然,这是二舅母说的,不过说归说,做归做,第二天就让人帮着将木剑捎回家了。

    韩师爷他们的动作很快,到了晚上,平底大锅已经造好,小胖叔提着锅还拿了一条肉,带着耀祖跑了过来。

    见到方晴笑嘻嘻地问:“晴儿,你是不是又有什么好主意了?你哥那个臭小子还不告诉我,哼,今晚不给他吃肉。”

    耀祖在旁边也跟着说:“是啊是啊,这样奇怪的锅到底是做什么的?”

    “小胖叔,不是我哥不跟你说,是因为这个不好解释,等做好了请你吃啊,”方晴真的不好解释。

    “咚”小胖叔没客气,给了她脑门一下:“哼,我不问你了,我去问强儿,还是强儿好,没你们兄妹这样精头。”

    方晴含泪摸着自己的小脑袋,幽怨的心道:小胖叔,我是女孩啊,怎么也下手这样狠呢?你可是打铁的,我脑袋又不是铁块?

    晚上大锅炖肉贴饼子,大家吃着那叫一个香。

    等大家都回屋休息后,方舒平拉着谢芳草开始做豆腐皮的试验。

    高婶听方晴建议,将人分成三组,第一组专门磨豆浆,第二组专门熬豆浆包豆腐包,第三组煮豆腐干后晾晒。

    这样,省的大家分工不均闹意见,所以,豆浆不仅早上有,而是全天都有了。

    也加上刘婶和刘正利这两天没来,因为刘大伯病情加重,已经卧床,老太太也躺在炕上,所以家里没有人伺候不行。豆腐就没有做出那么多,剩下的豆浆不少。

    原来方晴打算将点过卤的豆腐脑放在锅里加热,可是谢芳草说:“那样不行,根本起不来皮,不用试,我知道,直接用豆浆应该可以,不过锅温得控制好,不能大火得用小火慢慢的加热,还得热度匀称了。”

    方晴没想到娘这样适合当研究人员,真是不用自己费力,娘一下就无师自通了。

    将豆浆用勺盛到平底锅里摊开,用温火加热,一会就见豆腐脑表面出现一层干膜,方晴激动地喊:“娘,就是这层膜,快拿下来,”说完,从旁边拿了一个笸箩,递给谢芳草。

    谢芳草用筷子轻轻一挑,就见那层豆皮从锅里脱落出来,用笸箩接住。

    方晴趴在笸箩跟前细看,果然与前世的豆腐皮样子差不多,只是前世是方的,这一世是圆形。

    用手撕下一块放嘴里尝了尝,看样子要跟豆腐干一样得晾晒才行,要不水分太多。

    烧火的方舒平跑过来,用手也撕了一块放到嘴里说:“哎呀,味道还真不错,要是再往豆浆里放些盐就更好了。”

    方晴崇拜的对他说:“哥,你太聪明了。”

    谢芳草又掀开一张豆腐皮说:“是不是得起个名字啊?这个能卖钱吗?”

    “这不是豆腐的皮吗?娘连这个都不知道,”强儿也撕了一块放到嘴里说。

    “你聪明,你们都聪明就行了,娘笨点也高兴,”谢芳草忙活的上瘾,一张张的做着。

    最后,又往豆浆里加了一些盐,做出来的豆皮更入味了。

    一家子围坐在炉台前,一边忙活着一边憧憬着未来美好生活。

    方晴借机重申:“哥哥,爹爹不知什么时候回来,你一定要努力学习,争取能成为一个官衣,到那时,谁也不敢欺负咱们家了。”

    方舒平认真的点点头没有说话,炉火将他的小脸映射的很明亮,看样子他早就打着这个主意,在奶奶家大伯父只是个秀才,就多少人羡慕和尊敬,他这么聪明,一定看得很明白。

    “要是能像你大伯一样成为秀才,娘就满足了,娘可不敢奢望你哥成为官衣呢,”谢芳草忙活着,脸上挂着满足的笑容:“咱们现在的日子过得这样好,娘原来想都不敢想,要是不打仗,日子就这样下去,你爹在回来,娘就什么都不奢求了。”

    “娘,以后咱家的日子会更好的,到那时,咱们自己盖个大院子,您什么不都不用干,每天都穿的漂漂亮亮的,”方晴想到要是官太太是不是就这样啊。

    “还什么都不干?谁给你做饭吃啊?难道一家人大眼瞪小眼饿肚子玩吗?呵呵”谢芳草被逗笑了。

    “那些事不都是有佣人做吗?哪还用您上手啊?”方晴一边看着强儿在那舞剑一边说。

    谢芳草笑得更厉害了:“你瞧瞧,还没等挣钱就要使奴唤俾了,你可真敢想。”

    “姐姐说过,一切皆有可能,”强儿突然插嘴说。

    “妹妹这句话说得真是经典啊,怎么想到的?”方舒平激动地抬起头问道。

    不过,他在这里所说的经典应该是典范的意思。

    方晴挠挠头,装着迷糊地说:“就是乱想的呗,啥叫经典啊?”

    果然,方舒平说:“经典就是典范,可以作为范例教导大家。”

    ~~~^_^~~~~~~^_^~~~

    第二更送到,大家接着支持啊,票票快要到一千了,激动啊-_-|||,谢谢大家了,接着加油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