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春心 > 112拖
    京畿赵府兰亭院

    吴姨娘也就是现在的赵夫人,站在花架上摆弄着提前绽放的红云飞片牡丹,在她身旁帮着拿着喷壶的金嬷嬷轻声问:“夫人,老太爷给大少爷定下婚事,按理说也要只会您一声,怎么说您现在也是大少爷的母亲。”

    赵夫人眉头皱了皱没有说话,只是脸上带着一些虞气。

    “老太爷也是,怎么能同意让大少爷娶那么小的官吏之女,这不让赵家脸上蒙羞吗?”

    “谁知老爷子是什么打算,不是说因为救大少爷已经有了肌肤之亲了吗?想必涵儿想甩也甩不开了吧,”赵夫人冷哼说。

    “这事不能改变了,那韵蔚小姐怎么办?”

    韵蔚是赵夫人的侄女,是预备给赵涵做妻子的人选。

    赵夫人烦躁的放下手中的小铁铲,用帕子净净手说:“哼,一个家世那么低的女孩,想高攀赵家真是白日做梦。”

    金嬷嬷接过帕子有些担忧说:“亲事已经嚷嚷的满城都知道了,就连皇帝都知道,这事….”

    赵夫人坐到椅子上,端起茶杯微啜一口说:“知道就知道,不说已经有了肌肤之亲吗?哼,我就等着那个女孩有了身孕再说,这样门风败坏的女孩,还有脸给赵家当嫡子之妻,到时不用咱们说,老夫人那关都过不去。”

    “如果老太爷让去纳采….”

    “放心,就是老太爷让去纳采,老夫人也会拖一段时间,这个女孩做挡箭牌的用途已经用完,现在战事正打得激烈,大少爷也没法举行婚礼,何况。老夫人也看不上这么低的家世,恐怕跟我一个心思,能拖就拖,拖黄更好,”赵夫人冷笑说。

    金嬷嬷想了想接着问:“夫人,咱们可派人过去查看查看?”意思是探探方家的家境如何女孩如何?

    “哼,这么个破落户咱们还用兴师动众?别脏了耳朵,理她作甚?等老夫人发话要纳采咱们在出手也不晚,着什么急,”赵夫人撇着嘴鄙视说。

    祥德院

    赵老夫人坐在罗汉床上假寐。莲嬷嬷用木槌轻轻的帮着她捶腿,香炉冒着一缕袅袅青烟,更显得屋里静寂安然。

    “我现在也想不通涵儿的想法。就是救命之恩也用不着给妻之位,给个贵妾之位就算高抬她了,难道被那个女孩迷住了?”赵老夫人眯着眼说。

    “大少爷不像是那样不知轻重的孩子啊?”

    “十二岁就自己偷跑去找他祖父去了,这些年没怎么见面还真不了解他的心思了,”老夫人用手按按头说。

    “老夫人您别着急。怎么说危机已经过去,实在不行咱们先淡她一淡,没准过段时间大少爷转了心思也说不定,”莲嬷嬷微笑着宽慰说。

    “我也是这样想的,反正现在战事吃紧,谈婚论嫁还尚早。拖一阵子再说,省的娶那么个小户人家看着心烦,”赵老夫人揉着眉头说。

    “老太爷不是说那家祖传能生养吗?也不是一无是处。”

    “也就这点还算说得过去。赵家子嗣艰难已经出了名,要是这个孙媳妇娶回来,能改变赵家风水,我也不计较那么多了。”

    “老夫人想什么时候派媒人过去纳采?老太爷可说过?”莲嬷嬷小心的问。

    老夫人又将眼帘垂下冷哼说:“不着急,等春暖花开再说。”

    方家这边紧张的准备着。可是一直等到春暖花开也没见到赵家的媒人上门。

    灰姑娘方晴很是纳闷,心想:不是赵老将军逗爹爹玩的吧?

    到了三月中旬。郝老板带着大批工匠开始在江边建造船作坊,大舅也开始带人挖鱼塘。

    方舒平给爹爹的回信早已经送出去,可是这么久依然没有回音,不知是战事紧张还是没有送到。

    姥姥她们常常开会猜测是怎么回事,姨夫还拖郝老板打听消息,结果郝老板帮着询问后说:好像是战事吃紧,可能要等战事结束再说了。

    一大群人这才放下心来,然后大家开始忙活起来,先将自己的日子过好才是正事。

    这个婚事让方晴变得更成熟,不仅变法灌输哥哥弟弟们新思想,还开始主动自我修为,当然除了刺绣还开始练起大字,琴棋书画不敢奢想,但一手好字是个门面,怎么也不会让人小看吧。

    姨夫去送货时,还帮着她买了很多的书籍,希望能打开视野,慢慢积淀文化底蕴。

    方晴带着秀荣和高兰一起开始学习,即当学生还兼当夫子讲解,每天很忙碌很充实,将心中的忐忑慢慢的冲淡。

    此事不仅让方晴开始改变,就是平时偷懒的耀先也跟变个人一般,不仅咬牙练武还开始跟方舒平认真读书。

    后来听方舒平说方晴才知道,当听到这个婚事后,大表哥带着虎利将弟弟们召集起来开会,大体意思是:晴儿要嫁入豪门,咱们要是怕她受欺负,首先咱们地位要升高,才能保护住晴儿才能帮上她的忙,所以,在学堂里好好学习,能考取功名就考取功名,能上战场杀敌就去杀敌,自己是没有机会学习了,可以帮着你们照顾家里,你们就放心大胆的出去拼搏吧。

    没想到大表哥憨厚下藏着一颗如此敏锐的心。

    方晴很感动,决定找出能让大表哥打铁事业蒸蒸日上的东西出来,弥补他没有上学的遗憾,可是,绞尽脑汁想了几天依然没有想出什么来。

    春暖花开,大地随着春风的吹拂迅速变绿,燕子开始忙碌搭窝,为自己建造新家准备养儿育女。

    由于战火没有烧到此处,码头又修缮很好,军队的粮草全部从这里运往南边,为此带来了大量的行人旅客。

    汇缘客栈每日客满,小食店也人满为患。

    方晴趁着此时,将大饼开发,不过她只会说不会做。还是二舅母顺着放晴的思路自行研发出来的。

    大饼成了旅客必备干粮,每天订单不断,二舅只好雇人保证大饼的产量。

    杨孛娄的木器店在姨夫协助下开了张,方晴画的粗样,杨孛娄带着两个儿子专心研究,终于推出新款家具,摆在汇缘客栈大厅当活广告,为此,接下第一个订单。

    谢芳草一见木器店开始有订单,立刻跟方舒平商议。将木器店划到方晴的名下,等方晴出嫁后成为她的陪嫁,方晴知道后抱着娘微微隆起的肚子默默流泪。家里生活刚刚见好,娘就先紧着自己,怎不让她感动。

    小宝家的面铺也生意极好,将那个临时衙门也租了下来,扩大经营。

    方晴的婚事由于没有后续。姥姥让家里人将此事不得外传,怕此事黄了后方晴名声有损而不好嫁人,所以,篦子镇全都不知此事。

    又过了一个多月,大舅的鱼塘已经建好并撒上鱼苗,又听放晴的建议。还在边上种上莲藕。

    这天,杨婶带着一个梳妆匣来了,说是给方晴用的。这是大儿子用下脚料做的玩的。

    方晴接过一看,朴实大方结实耐用,各连接口都是铆榫技术,对接的很好,光滑没有任何缝隙。真是构思精巧技术不凡。

    虽好看,但是做起来费时费工。要是有钉子或是螺丝就快多了。

    想到这,方晴有些激动,要是能造成磨具大量铸造钉子的话,是不是大表哥他们也算是有了成就了?

    方晴不知道赵家什么时候来人,她要分秒必争,让家里多挣些钱,即使有什么灾难也能抵抗一阵子。

    刚要进入立夏,赵家人的官媒没等来,却等到赵涵送来今年的新茶。

    一家人都很莫名,齐齐望着方晴小小的身影,不约而同的想:难道是小赵将军看上晴儿了?

    哎….到现在自己还不知嫁谁呢?还叫人活不?

    六月底,艳火高照,马上进入盛夏,赵涵带兵攻陷云泽州大捷的消息传来,一时间举国上下一片沸腾,大家都在想:云泽州被攻下,鲁阳还远吗?

    姨夫激动地热泪盈眶,不管自己心里怎么淡然,那里毕竟是自己的家,大姨跟高梅高兰抱头大哭,那个曹鹤轩投靠怀远王,定不会有好下场,家仇国恨一起报了,也算是了解心中郁结。

    姥姥则小声念叨:“不是说小赵将军不打仗吗?怎么也跑到战场上去了?小亮也上战场了吧,不知有事没事,”说完,扭过头擦擦眼泪。

    快到乞巧节了,这天,高兰拉着小云,杨七杨八拉着杨九一起来找方晴和秀荣,想商议乞巧节怎么过。

    方晴很好奇,坐在一边兴致勃勃说以往她们过节有趣的事情,谢芳草则在一边心酸的看着她:原来在奶奶家,根本轮不到孩子过节,只能干活时偷偷看堂姐们过节。

    这时二舅母跑进来说:“芳草,快换衣,县衙的人来了,说一会皇帝圣旨就到。”

    “什么?”不仅谢芳草惊呆,就连方晴也惊呆,难道爹爹立功了?可是也不该往这里送圣旨啊?

    “我也不知怎么回事,衙门的人骑马跑来通知,你二哥正在前面招待,让人帮忙找爹和大哥去了,还有大姐夫,你先换衣,还有晴儿也更衣接旨,我去前面烧水去了,”说完,二舅母急忙走了。

    方晴马上对高兰说:“兰姐,快去叫大姨来,对了,小云,你去韩师奶家叫我姥姥去。”

    俩人点点拉着手跑了出去,杨五杨六问:“晴儿,我们呢?”

    “一会强儿他们肯定也要回来,你跟秀荣帮着照看一下他们,别让他们乱跑啊,”方晴知道,接圣旨全家都要出现,方舒平和强儿马上就会回来。

    ps:

    是不是哪点写的不好,为什么票这么少了呢?女主要成闺秀了....大家投票支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