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香土甜园 > 第二十七章 董桂秋的炕头梦
    杨玉富穿好了衣服,想启动透视能力直接看进屋子里,又立刻觉得不妥,便对着屋门轻声唤道:“桂秋,我好了。”

    立刻,屋门吱吜一声开了,董桂秋换上了一身淡粉色的衣裤,也是粗布做成的,不过这一套衣服基本上是新的,杨玉富记起,这是董桂秋过年时才穿的衣服。

    “玉富,家里没有适合你穿的衣服,我的衣服,你穿着肯定不合身,你就将就一会儿吧,我这就把你的衣服洗了,现在太阳还大,衣服不大一会儿就干了。”

    董桂秋故意说得轻描淡写,而且眼睛也不往杨玉富身上看。

    董桂秋一边说着,一边走向压力井,去给杨玉富洗衣服,并让杨玉富到屋里坐一会儿。

    杨玉富本来不想进屋,很想在院子里陪着董桂秋洗衣服,可是,刚从仙界回来几天的杨玉富,又急于想看看董桂秋那多次出现在自己的梦中的房间,想看看她的屋子是个什么样子,和梦中的屋子一样不一样。

    于是,杨玉富就顺着着董桂秋的吩咐,推门进了屋。

    一进屋子,杨玉富立刻感觉到,和自己梦中的桂秋屋子大不一样。

    梦中,桂秋的屋子非常随便,而现在看到的桂秋的屋子里,恰是一片勤劳乡村少女的齐整和洁净,到处洋溢着杨玉富记忆深处那熟悉而又久远的桂秋式的独特温馨。

    董桂秋的家里虽然贫穷,屋里几乎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但是,经过她自己的装点,使得屋子里表现出一个农家姑娘特有的朴雅情趣。

    一把新近从地里采来的新鲜小野花,插在一个老式的、装了大半瓶水的酒瓶子里,这个自制花瓶,摆在靠床的一张小木桌上,小木桌后面的墙上,挂着一个镜框,里面,有一张杨玉富和董桂秋的合影照片。

    杨玉富记起,这张照片,是原来那个少年时代里,有一年春节前,和董桂秋去白头镇赶大集时在照相馆里照的。

    当时,两个孩子分别照了一张单人照片,接下来是由董桂秋提议,照一张双人的,说是要留个纪念……

    杨玉富通过已经摘了床单的窗户向外面看看,此刻,董桂秋正在水井那里,弯着腰给自己洗衣服,洗得非常专心,全然不向屋子这边看。

    杨玉富回转头来,坐在桂秋平时睡觉的土坑的竹质坑沿上。

    杨玉富坐下之后,再次打量董桂秋的这个里屋,这可是自己仙界无数次梦中和董桂秋相处一起的闺房啊。

    西边炕头上的一个红色木柜上,摆着一床粗布大红被和一床大红褥子,被褥的上面,有一个白地红花格布枕头,枕头上,压着一方白色手绢,手绢上,有一朵显然是董桂秋自己绣的花。

    从杨玉富坐的角度看,那朵绣花不能看得完整,只能看到一部分,可以看到一条奔流的大河,还能看到一个弯弯的树稍,以及在树稍上的两只并排站立着的小鸟。

    杨玉富的目光,从大红被子上移开,看向土炕旁边摆着的比土炕高出半尺左右的那张小木桌,这时杨玉富留意到,除了刚才看到的那瓶小花之外,木桌上面,还放有一面带钢丝支架的圆形镜子,这面椭圆形的镜子,看来是用了一些年头了,有的地方水银已经脱落了。但是,从镜面到镜框,都擦拭得星尘不染。

    杨玉富的记忆中,并没有这面镜子。

    这面镜子旁边,斜躺着一把精巧的深红色小木梳子,梳子已经用得油亮亮的了。

    梳子旁边,散乱着几个小发卡,还有一段扎辫子用的红头绳。

    桌上,在这套简易的梳妆用具旁边,靠近土坑的一边,摆着一本书,这本书很旧很旧,纸张已经发黄了,上下都卷了角,杨玉富拿起这本书一看,在封面上看到几个残缺不全的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在这本旧书的旁边,放着一本小开本的中华字典,这小字典也用得久了,也都卷了角了。字典中间,夹着一支半截的铅笔。

    杨玉富的目光一转,看到靠近放着被褥木箱的土炕的一个枕头上,放着一个小本子。小本子是把大白纸裁开,裁成32开本大小,用红线缝在一起的。

    杨玉富知道,董桂秋和自己一样,初中二年级缀学之后,就开始劳动了。

    由于桂秋的爸爸常年不在家,她便跟着妈妈两人过生活,如果说,董嫂既当爹又当妈,那么董桂秋,则是既尽到做女儿的责任,又在某种程度上,尽到一个家庭劳动力的责任,所以,她平时的学习时间并不多。

    一个初中二年级学生,要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似乎可以读下去,但是也有一定难度。

    杨玉富翻开厚厚的书,里面页码上,字里行间,尽是董桂秋画的圈圈,页角旁边,还有手写的汉语拼音,标注的是生字。

    杨玉富感叹,董桂秋这可真是“啃书”了。

    放下书,杨玉富拿起董桂秋自己缝的那个小本子,细看小本子上,纸张上满浸着董桂秋的汗渍,每张纸上,都写满了稚嫩而又笔画娟秀的小字,董桂秋写字的水平,真的是属于初中学生级别的,不过她写得非常认真,一笔一画,毫不马虎,有的字写错了笔画,旁边加写上正确的一个字。

    董桂秋刻苦学习文化的这个细节,在杨玉富的记忆里,还真的没有,此刻看到,便有些感慨,当年,董桂秋如果不死,她一定可以在农村自学成才。

    杨玉富一边独自感慨着,一边时不时地向窗外看董桂秋洗完了衣服没有,到第三次扭头看向窗外时,正看到董桂秋在院子西侧的晾衣绳上晾完衣服,接着,便看到董桂秋从院中走过来,再接着,传来推开屋门的声音。

    董桂秋进屋来时,正看到杨玉富手里拿着她那个练习写字用的小本子,目光一闪,便道:“玉富你在看我写的字呀,我的字写得实在是太不好了,玉富你可别笑话我呀。”

    董桂秋进屋时,她的右手里,还提着个看上去有些重量的水桶。

    她一边和杨玉富说着话,她一边把水桶放到外屋的地上,然后,又把立在屋角里的那张平时她和妈妈吃饭用的一张矮木桌搬过来,摆放在外屋地上的中央位置。

    做完这些,董桂秋便笑意盈盈地来到了里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