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汉帝伐天 > 第四十九章 杜远的诡计
    邯郸城之战,汉军损失惨重。

    四万先锋军,折损过半。三万汉军精锐,其中阵亡五千,伤者更是不计其数。

    近卫营几乎折损殆尽,幸存不足百人,而且皆是重伤在身,包括近卫营的统领,石峰也是重伤在身,昏迷不醒,

    特战营也是损失惨重,只剩区区不足三十名精锐,特战营统领,狄膺重伤在身,卧榻不起。

    燕狼骑,伤亡三千,其中阵亡一千。燕狼骑副统领,韩猛重伤在身,卧榻不起。

    全军上下,各位主要将领,几乎是人人挂彩,带伤在身,即使是铁塔巨汉典韦,也是身受些许的轻伤。

    但这一战,汉军也是收获颇丰。三军上下,在战火的洗礼之中,迅速的成长,发生了蜕变,无论是个人的战斗力,还是整体的战斗力,配合默契,心理素质,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现在,邯郸城内的汉军,就是一股编织在一起的绳索,一支铁打的队伍,是一支真正的钢铁雄师。

    原本,从常山郡而来的汉军士兵,就是精锐的士兵,现在连番经历战火的洗礼,特别是邯郸城下的惨烈厮杀,一股逼人肃杀之气,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形成,已经成为了真正的精锐。他们已经从勉强算是一流士兵的水准,蜕变成为了真正的一流士兵水准。

    四万先锋军,都是一些黄巾军组建而成,现在经历了邯郸城之战,优胜劣汰之下,能够存活下来的几乎都是精锐,虽然人数锐减到了原来的一半,但是整体的战斗力却是提升飞快,相比原先那群乌合之众,整体战斗力足足要强横上数倍。

    邯郸城之战,汉军损失巨大,但也有收益的一面。

    收获颇丰的是,邯郸城中的粮草,足以供养三十万大军一年之需的满仓巨额粮草,这才是攻打邯郸的最大收获。丰收粮草的价值,比数万匹战马,数十万的黄巾军降兵还要不菲。同时,汉军还俘虏了近五千的黄巾军的降军,这五千黄巾军的降军,大部分都是黄巾军精锐,他们的战斗力自然不说,连番浴血厮杀,都是驻守邯郸城的黄巾军中的精华。

    汉军占领邯郸城。

    晌午,邯郸城远方,出现了大量的黄巾军骑兵。

    两万黄巾军骑兵,是增援邯郸的先锋军,不过还是来晚了一步,面对着数万汉军驻守的邯郸,游荡了良久之后,铩羽而归。

    夜幕之前,八万黄巾军大军压境,把邯郸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总计十万黄巾军大军,几乎是把魏郡境内的黄巾军抽调一空,但面对着城固墙高的邯郸城,依然只能够望而兴叹,在城外安营扎寨。

    现在,邯郸城内,由于攻城之时损失巨大,近半的人员伤亡,犹存的可战之兵不足三万,除去燕狼骑的精锐,步卒之数堪堪超过两万之数。汉军若想恢复巅峰时期的战力,必须要经过数月的修养,等那些伤兵彻底痊愈,才能够清剿城外的黄巾军。暂时,汉军只能够依靠邯郸城之势,倚高墙死守。

    时间流逝,连续半个月的时间,邯郸城外,陆续有异地的黄巾军赶来,人数已经超过了十二万之数。

    黄巾军人数暴涨,士气大振,也对邯郸城冲击了几次,但都是损兵折将,铩羽而归,面对城内的汉军精锐,毫无一丝的办法。

    一日晚,邯郸城的城头。

    廖化在两名亲兵的陪同下,城头散步,看着城外烽火联营的黄巾军营寨,深吸了一口浊气,思绪惆怅,感慨万千。

    半个月时间,廖化重伤的身子几经快要痊愈了,服用了燕戎赐予的“生还丹”,对于伤势的恢复极快,比自己运功疗伤足足要快上数倍。现在,廖化已经可以进行稍微的运动了,打坐修炼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了。

    这些日子,自从廖化能够自主修炼,实力已经有着显著的提高,他已经能够清晰的感觉到,地阶境界的更深一层次的领悟越来越清晰了。相信,用不了太久的时间,他便可以突破到地阶的境界了。一年之内,进入地阶初期的修为层次,应该是不成问题。

    独自一人,迎着夜色而立,轻风拂过,发丝迎风飘扬,凉爽的感觉,让他心情舒爽了许多。

    “廖化大哥!我找你许久了,原来你在这里啊!”

    一个看似文质彬彬的汉军将领,满脸的欣喜之色,走到廖化的身旁,慰问道:“小弟听闻大哥的伤势已经快要痊愈了,所以特意前来亲自为大哥道喜来了。”

    这人叫做杜远,风度翩翩,面容很是俊朗,是驻守邯郸城的黄巾军降将。廖化曾经是邯郸城的黄巾军主将,这杜远当时就是他的部下,两人的私交很好。杜远,做人很圆滑,能力不错,一身武艺也是精湛。人阶八层的修为,在邯郸城的黄巾军将领之中,也是鹤立鸡群。

    “哦?是杜远老弟啊!有大人赐予的‘生还丹’服用,身体已经快要痊愈了。”

    闻声,廖化微微回首,见是曾经的老部下兼好友的杜远,憨厚的面容之上,浮现一丝的喜悦之色,心中很是高兴。

    “廖化大哥!如今这城外有十二万黄巾军来势汹汹,我们城中有两万可战的汉军精锐,以及近三万的伤兵。终究有一天,我们会与城外的黄巾军决战,你认为双方的形势会如何?”杜远道。

    “我们邯郸城内,共计有五万大军,两万五千汉军精锐,三万黄巾军降军,但经历了战火的洗礼,也逐渐的开始向精锐蜕变。假以时日,等到大军彻底恢复了元气,五万汉军精锐,战力绝非城外那些黄巾军乌合之众可比。即使没有城池可守,大败城外的黄巾军也是胜券在握。”廖化大笑道。

    “据小道消息!翼州各郡县,钜鹿郡、安平国、清河郡等郡都有黄巾军援军向这里开拔,数十万黄巾军大军,可谓声势浩大。半个月后,黄巾军的先头部队的十万大军便会抵达城外,与城外的十二万大军会师。到时候,二十二万黄巾军大军,猛攻我邯郸城,靠我们城内的兵力可坚持的住?”

    廖化沉默了,黄巾军的消息并不是什么秘密,几乎所有城内的汉军将领都知道。如今,邯郸城内的汉军并没有恢复元气,如果黄巾军的先头部队赶到,二十万大军猛攻邯郸城,邯郸城可能真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杜远察言观色,见廖化沉默,遂故作叹息道:“廖化大哥与我情同手足,虽然我二人现在身为汉军将领,但终归是黄巾军的降军,汉军将领自然与我等心生间隙。我二人应该为将来好好筹划一翻,早做一些打算啊!”

    闻听杜远所言,廖化心中猛然一跳,想要训斥杜远不轨之心,但又悄悄的隐于无形道:“杜远老弟的好意,某心领了。但这等不轨之言,还是少说为妙,以免招惹是非。今日之言,某必当藏于心间,待我仔细斟酌一番,再与老弟细细筹划。”

    燕戎对廖化可是关爱有佳,廖化也是深感其恩,汉军诸位将领也是对他和睦相处。

    自从听了杜远之言,廖化也是心中徘徊许久,杜远的话音久久在脑中回荡,不能平复。辞别了杜远,廖化终于下定了决心,他思来想去,此事关系重大,关乎着城内数万汉军的生死存亡,必须要去见一下燕戎。

    邯郸城内,郡府之中。

    廖化为人耿直,去燕戎府中,却终不见其人。闻知燕戎在议事大厅之中会见访客,便是脚步不停的一路疾驰而至。

    在议事大厅之外,张元、马义把守门庭,二人说大人在面见贵客,让廖化改日再来。

    杜远能与廖化直言,想必是早有了不轨之心,恐怕随时都会给邯郸城带来巨大的损失,仿佛一颗毒瘤一般,如果不及时清除,必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情急之下,廖化也管不了许多了,就要直接强行闯入了议事大厅,在门外与张元、马义二人吵嚷了起来。

    “怎么回事?发生了何事?”

    外面的吵杂声,惊扰了燕戎,正在会见贵客的燕戎,不悦的斥责道。

    片刻,张元是疾步走进大厅。

    同时,廖化也大步的走了进来。廖化身旁,马义已经长剑出鞘,虎视眈眈的剑拔弩张着。

    “启禀大人!这厮不听劝阻,要强闯议事大厅,我兄弟二人拦他不得,便与他发生了争执。”张元道。

    “哦?廖化,你为何要强闯议事大厅?找我有何事情?”燕戎道。

    “启禀大人!某发现黄巾军降将有人心怀不轨,祸乱军心。某担心事情恶化,所以才急着来向大人禀报,也好早作防备,以防对邯郸城的安危造成威胁。”

    闻听廖化之言,燕戎那冰冷的面孔,突然绽放一抹笑意,以及一丝的欣慰之色,淡淡的说道:“可是杜远蛊惑人心,拉拢黄巾军降将之事?”

    “大人知道此事?”

    廖化心中咯噔一声,瞬间汗如雨下,心中开始惊慌忐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