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兴唐 > 第三百九十四章 一声羌笛(一)
    第三百九十四章 一声羌笛(一)

    郝处俊不由地看了一眼武则天,又看了看崔知温兄弟,还有远处的李贤。

    这一句问得太及时了,他很怀疑李显有这智商。

    “休得胡言!”李治愠怒地说道。

    “父皇,儿臣不是胡言。大哥为国家出生入死,现在下落不明,不管此谣传是真是假,儿臣认为二哥不当窜夺群臣,迫父皇让出监国之权。这样做,儿臣感到很心寒。还有各位大臣,张相公,平时我只是游畋一下,各位皆是横眉冷对,千夫所指。可我不明白,大哥文武双全,仁爱节俭,这样的储君,你们为了私利,个人的**,居然敢陷害。你们对不对起朝廷给的俸禄,对不对起父皇给你们的器重?”

    “来人啦,将他拖下去,”李治喝道。

    这个拖下去,仅是拖下去,让他离开,不要在守岁宴上捣乱的,连一个处罚也没有。颇有含味了。

    极个别的大臣已经会意,不仅是皇后不快,皇上对李贤的步步紧逼,同样不快。只是皇上为了顾全大局,还在强自忍耐。对李显胡闹的容忍,也是在放出一层意思。小六子,给你一次培养机会,可你不要做太过份!

    甚至倒向李贤的大臣越来越多,最后皇上会强行出手,进行打压。

    李治是怕啊,能将对他仁爱的大哥往死里逼,一旦政权全部拢在手掌,说不定也能将自己往死里逼。

    李显不服,侍卫将他往外拉,也不敢强行拉,只是抬着,速度不快,李显大喊道:“大哥啊,三弟好想念你啊。当初你对我们兄弟是多么关爱,出去总要带礼物回来,二哥屡次与你作对,你只是说他还小。这一回好了,自己变成了生死不明。”

    这一喊宴席气氛不对了,李治终于恼火起来,说道:“将他拉回去,杖笞二十。”

    李令月气呼呼地跑过来,说道:“父皇,三哥说得对,为什么要打他。”

    “休得胡闹,”李治拿这个小女儿没有办法,只好岔子开话题,向刘仁轨问道:“你在青海呆了很长时间,猜测一下弘儿撤向什么地方?还有没有危险?”

    是如此,刘仁轨早在脑海里作出判断,只有一条退路,撤向多弥部,可到了多弥部,还会安全么?不敢说啊,这一说,雍王党更加猖獗,于是道:“臣有愧,猜不出来。但殿下很少打诳语,当初两渠是何等的艰难,现在呢?两渠迟早会全部峻工,甚至都没有动国家的经费。既然殿下说能撤出来,应当会有办法。”

    说到这里,他也有一份希翼的。

    这封信太子交待的事很少,判决不出来。

    可若是危险……想到这里,他又说道:“听殿下的信,并没有交待什么后事,若是他自己感到凶多吉少,必然会嘱咐一些后事。”

    是啊,李治听到这里,眼睛亮了亮,不管怎么说,用小六子仅是掣肘一下小五,这两相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小六子心性太凉薄了。他喝道:“将青海地图拿过来。”

    这想法不对的,李贤原先未必心性如此,可他屡次三番将李贤抬上这个位置,明争又争不过,退又退不得,只好使用一些不光彩的手段,以巧取胜。

    地图拿了上来,能看懂的有几人。象刘仁轨能看懂,都不需要看,就明白太子的处境。

    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什么样的想法皆有。

    刘仁轨只是冷笑,郝处俊在一旁悄悄问道:“刘相公,你可知道太子如何突围?”

    “不知。”

    其实刘仁轨同样很茫然,从太子信中的语气看,很有把握似的,可这不是明崇俨施巫术,太子也不信那个。而且太子还清楚地表过态,若能回来,几千将士一起回来。不然,大家一起不回来。

    这个回来一靠手中的力量,二是靠军事天赋打回来的。

    手中能有什么力量,几千将士,虽然有可能为太子感动,战斗力强悍,可终就是几千人。再说军事天赋,裴行俭教了教,可能胜过论钦陵?也不相信啊。

    郝处俊又说道:“我还担心另一件事。”

    “什么事?”

    “太子若是平安归来……”

    “那不是好事吗?”忽然停下不言,若是太子平安回来,声势将达到巅峰。皇上主动退位还好些,不主动退位,名声直接凌驾于皇帝之上,到时候这对父子又如何自处?

    想了想道:“还是回来好啊,不象现在……”

    说着,用厌恶的眼神看着李贤。

    李显不知是何人指使的,是崔家兄弟,或是皇后,但将这个创口血淋淋地撕开。倒向李贤的大臣是很多,可想登基,也是不易的,皇后这一关要过,还得要名声与政绩。修再多的书注,背上了一个弑兄的大罪,这个兄还是很得民心的太子,休想有好名声了。政绩,试问他有何政绩?

    太宗也弑兄弑弟,甚至让尉迟敬德逼父亲退位禅让。但李唐兴兵,李世民是开先河提出的,后来诸多战役,李世民亲自指挥,可以说李唐的基业一半是李世民生生打出来的。所以大臣不反对。李贤若是这样做,死得多快就会有多快。

    还是太子回来好啊。

    刘仁轨也想念了。

    ……

    青海战役再度拉开,牵扯兵力嘛。

    不过计划做了修改,让武居寂出兵,不是不计后果出兵,稳步前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牵制住驻扎积石山东麓的吐蕃一部分军队即可。战事主要在青海拉开的。

    娄师德与黑齿常之继续从莫门道与黑峡川吸引吐蕃的兵力,契苾明带着主力大军扑向了宛肃城,这一路发生了一系列的血战。吐蕃人也有守城武器的,将火药缴到后,拆开来研究。

    那有那么好研究的,原料只有三样,打磨成了细末,再用水团成颗粒。就能能研究出来成份,还有比例,就是提炼纯硝技术,对现在的吐蕃人来说,也是一个不可攻克的难题。

    与之相同的,还有投石机、陌刀、伏远弩、角弓弩,吐蕃人也想得到这个技术,实物多次得到过,可至今研究却没有进展。但给了吐蕃人的一些思路,对原来的投石机进行了一些改进。

    天冷,弓箭的作用降低,但投石机还起作用的。

    不过知道太子即将离开积石山,裴行俭做得很理性,放过了宛肃城,却沿途攻打各个小的关卡,正好是投石机覆盖的范围。吐蕃人也不示弱,攻城守城是他们所短,于是多次出击,与唐军进行了野战。

    可是将吐蕃人的视线吸引到南方后,裴行俭又亲自率军出石城山道,薛讷等人出湟北道,两相呼应,将吐蕃在赤岭上的大营击溃。又动用了一些奇兵,出了长宁川道,大雪山,这是一段很辛苦的道路。然后来到大拔斗谷背后,与裴行俭大军南北夹攻,付出了近两千名士兵生命之后,将这个重要的关卡重新拿了下来。

    但没有停息下来,再次出军,进攻鱼尾军大营,然后海北道起,将吐谷浑百姓象赶牛羊一样,往河湟赶。几乎将这几千平方公里的所有百姓掳之一空,牛马羊留下来,或是犒劳三军,或者与吐谷浑百姓送到内陆。

    诺曷钵听说后又赶过来讨要,裴行俭问了一句:“大汗,为什么我们大唐太子身陷险境?论钦陵此次动用了三十万军队,你莫要告诉我这些全是吐蕃人的军队。还有,他们的粮草是谁提供的?”

    诺曷钵嚅嚅地说道:“当初太子可是答应过我的。”

    “那么你与太子去说吧。”

    诺曷钵羞惭离去。

    这也是裴行俭与李威多次交谈后的感受。教李威兵法,不能死板地去教,那也学不好,只好边讲边讨论。也说了一些问题,比如百姓,唐朝不是地不够用,是侵并土地现象严重,实际上地是够用的。相反,是百姓不够多。现在三千四万百姓,一征调几十万大军,马上就有了压力。可若有一亿百姓呢?吐蕃也是如此,征调一次几十万大军的大会战,最少几年经济才能缓解过来。

    这些百姓打散了,又不需要顾他们感受,几十年后,要么生存下去融为一体,要么死亡。死就死呗。吐谷浑百姓越少,吐蕃能抽的兵力就越少,得到的后勤就越发困难。

    这个办法,也符合这对师徒的想法与理念。

    这场战役持续的时间很长,一直持续到三月才结束,唐朝军队前后牺牲了近两万名士兵,打得很惨烈的。吐蕃也付出了三万多士兵牺牲的代价。自去年夏天以来,青海战事几乎没有停息过,双方牺牲的将士达到了二十多万人,成了名副其实的绞肉机。但正是因为这个惨烈,牢牢地将几十万吐蕃大军牵扯在青海。

    同样重要的,否则单凭没禄氏,这一行还是凶险重重。

    ……

    长安城中,同样也在惨烈地交战,只是看不到刀光,看不到血影。

    守岁宴后,李贤找来了张大安与高政等人商议。

    高政说道:“明崇俨此人必杀。”

    本来认为将明崇俨引到长安来,是一着妙棋,经常替皇上治病,那么就能听到宫中的许多消息。没有想到这厮反水了。这个头带得可不大好,以后会有更多的大臣象明崇俨这样,三面两刀。

    张大安摇了摇头,说道:“不妥。”

    “为何?”

    “你认为当年太子不想杀此人,为什么留下来?因为皇上的病啊。杀明崇俨不难,此事还没有平息,明崇俨若是遇害,皇上会悖然大怒。”

    “但明崇俨太可恶了。”

    “可恶也要忍。”实际上张大安也希望明崇俨早生早投生,现在看雍王占了大势,许多大臣附从,皇上已经表示不满,还有宫中一个深不可测的皇后。这时候皇上立即生病去世,雍王会顺理成章地登上帝位。时间拖得越久,变化会越多。但理性告诉他,明崇俨不能杀。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李显在宫中提出的几个疑问,终于传扬开来。

    长安的议论声多了起来,这还不是要紧的,皆没有证据,只是稍稍怀疑,况且还有皇上的罪己诏在前面挡住。可另一条消息,终于让李贤寝食难安。自宫中莫明其妙突然传出一股谣传,说他非是皇后所生,而是韩国夫人生下来的。皇后为了替自家遮扭,将李贤认领下来。甚至李贤是不是皇上与韩国夫人生下来的,都未必可知。

    可以作一个比较,韩国夫人生下了的贺兰敏之,想凌侮小公主与太子妃,雍王呢,无论太子如何对他,是亲兄弟,也要一心置大哥于死地。皆是丧心病狂的人。

    还有一个证据,民间说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太子与父母也顶过,可还是很孝顺的,为什么雍王却一心想置大哥于死地,想置母亲于死地?若是皇后亲生儿子,会不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

    不仅是道德上败坏李贤的名声,一旦这个谣传传出去,都不是皇上的亲生儿子,有何资格继承帝位?

    上七人日节到来,大约认为长子没有死,李治身体又好了一些,在宫中设宴。宴席途中,李治看着明崇俨说道:“明卿,这一次朕重病不起,还要多谢你相治。”

    “臣不敢。”

    “来啊,传朕诏书,封明崇俨为太常寺丞。”

    “谢过陛下。”

    本来事情到此结束,按照人日节传统,要赏雪剪彩,也就是剪花,或布或纸。李治带着诸臣观看宫女剪彩,明崇俨走到武则天身后,对武则天说道:“臣略知一些相术,方才观看一下诸位皇子皇孙的面相。”

    “哦,说来听听。”

    正好不远处有一个太监叫陆博的,是李贤的亲信,二人在说话,有可能没有注意,听到这一句话立即站了下来。

    明崇俨说道:“数王当中,雍王不堪重用,周王貌似太宗,相王与鲁王最贵。”

    也就是雍王做不了皇帝,有可能是李显,李旭轮与李潞。当然,太子的年龄越小,皇后才越好掌权。

    武则天淡淡一笑,道:“此言不可胡乱说。”

    “喏!”

    这段对话传到李贤耳朵里面,越发感到不对。又将张大安与几名亲信喊来商议。

    张大安眉头也皱了起来,任由这个小人在中间捣鬼,后果同样很严重。特别是皇上在他的医治下,病情还真的有好转,说不定最后连皇上都能听他的谗言。想了半天后,说道:“殿下,真杀,须做得干净一点。”

    话音刚了,外面李贤的仆役闯了进来,说道:“殿下,不好了,方才在东市上,明崇俨被三名刺客截杀,刺死了他身边两名护卫,明崇俨也被刺了一刀,三名刺客看到衙役围上来,逃了出去。”

    李贤听了一呆,问道:“是你们做的吗?”

    几名亲信一起摇了摇头。

    “我知道了,是母亲的苦肉计啊,这是风剑冰刀,想置我于死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