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匪豪 > 第十三章 辽西军议 上
    石通笑道:“刘兄做的好梦呀。”

    刘广平假装惊讶,对石头道:“我怎会睡在这里,哎呀,我这人一睡就跟死了一样,就是打雷下雨也不受影响,不知道石郎到了,真是该死。”

    石通笑眯眯地问道:“不知道刘兄放着床铺不用,为何要跑到这亭中歇息?”又顿了顿道:“刘兄在这里多久了,可曾听到什么声音?”刘广平自然不敢实话实说,半真半假地说道:“我正要去找公子,因为走到这里忽然困了,就走进来歇息,谁知道竟睡着了,一睡不醒,到让公子见笑了。”

    石通还是不完全放心,淡淡一笑问道:“刘兄有何事找我?”

    “是这样,我找石郎是为了陈元正的事。”刘广平慢慢的将陈元芳交代的事向石通和盘托出,只不过说是他想帮助陈元礼,丝毫没有提陈元芳找他的事。

    “原来是这件小事,刘兄尽管放心,一切包在在下身上,正好明日我要去邺城见一个朋友,他对于宫中的事很熟悉,你可以招呼元礼,咱们明日就去。”石头看起来胸有成竹,满口答应。

    “真的?”刘广平听闻石头可以帮忙,真替陈氏兄妹高兴,“我现在就告诉他们去。小郎君,在下告辞。”石通含笑点头:“刘兄自便。”

    石头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喃喃道:你到底是什么人,我一定会找出来。

    此时正是公元342年,东晋咸康八年,中华大地正处于五胡乱华的时期,放眼华夏,竟存在着晋、赵、成汉等多个政权,如果加上虽无独立之名,然有独立之实的鲜卑诸部,凉州,高句丽,可谓山河破碎。

    大概从公元二百年到五百年之间,全球气候发生变化,与以往相比各处都变得更为寒冷,在中国北方地区寒冷气候出现得更早。“五胡乱华”的几百年间,也正是世界气候史上中古的大寒冷时期,在欧洲历史上引发了“蛮族大入侵”,而中国历史上的“五胡乱华”,其实都和全球气候改变有关。

    辽西大营,虽然方才七月,但这个时代却比现代冷得多,加上近日霪雨恣肆,却已经有了些秋日景象。淅淅沥沥的雨中,大营之内戒备森严,在中军之中,一队鲜卑士兵正挺直腰板,警觉的守卫着一个大帐,慕容家的核心人物和重要谋臣正商定着关系慕容鲜卑命运的发展方略。

    慕容氏是鲜卑人,三国时慕容鲜卑的首领莫护跋非常喜欢燕代之地的汉人常带的一种帽子,这种帽子叫做步摇冠,自己也弄了一顶经常戴着。因为鲜卑人的对步摇的读音与慕容相近,人们都用帽子名称呼他,以后就逐渐以慕容为姓,有的也简称为慕。

    正如莫护跋一样,慕容氏虽为鲜卑种,却都是深慕中原文化,迫切寻求汉化,与宇文鲜卑、段氏鲜卑以及更野蛮的拓跋鲜卑大相径庭。慕容氏尤其对汉族知识分子极为尊重,自然也吸引了不少汉族英才效命,他们看待慕容氏也不以夷狄视之。

    特别是永嘉之乱后,荆棘铜驼,中原板荡,汉族世家大量南迁避祸,也有不少士族知识分子选择避乱辽东,这些人才,给辽东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大大促进了慕容鲜卑统治地区的发展,慕容家的实力也有了极大提升。

    他们现在的首领是慕容皝,他雄才大略,目下虽然向晋室称臣,受封为燕王。但山高皇帝远,晋室对他们的约束能力已经微乎其微,慕容皝曾经上表请求晋室合击石赵,晋室模棱两可,他亦曾留书庾冰,责备其不思进取,其实是早已看透了晋室的虚弱本质,知道晋室绝不会北伐,故意借此以邀声名。伴随着实力的增长,加上赵国几次入侵慕容,都铩羽而归,再加上石赵的倒行逆施,他们都看在眼里,慕容家的野心逐渐越来越膨胀,渐渐有了问鼎中原之志,他们勤修政治,秣马厉兵,盼望着有朝一日能宰割天下。

    “近日南边有书信到,备言石赵正欲攻我慕容鲜卑,然书中之意,此次进攻,应该不难防御。更多的透露出来的是,石赵外强中干,可以伐之,诸君议议,咱们可否趁势反击?”慕容皝坐在帐中,用火钳慢慢拨弄着火盆中的炭火,边让群臣传看书信,边说道。

    慕容翰首先接过书信,飞速浏览之后,递给了其他人,但他并没有发表意见的意思。他体格雄壮,为人豪放热情,更兼谋略过人,本是慕容皝同父异母的哥哥,慕容廆的庶长子,其父慕容廆在时,对他就十分称许,多次任他为将,谁知他竟是军事奇才,连战连胜,声名更是大振,再加上他礼贤下士,深慕儒学,所以无论汉民还是鲜卑部众,对他都是十分拥戴,即使汉族世家,对他也是十分敬慕。然而慕容皝却对他却十分忌惮,由于他是庶出,所以最终还是慕容皝继位。

    慕容翰知道慕容皝忌惮自己,慕容廆死后,只得带着儿子投奔段氏鲜卑避祸,然而并不为其出谋划策,反而在其与慕容家交战时多方掣肘。

    后来段氏鲜卑为慕容皝所击破,他又辗转投奔宇文鲜卑,然而无论在段部鲜卑,还是宇文鲜卑,他都以慕容鲜卑的利益为重,出谋划策都是考虑慕容家为先,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归燕国,慕容皝此时根基已稳,对他也是不计前嫌。

    众人传遍书信,却都不说话,有些人还偷瞄着慕容翰。慕容皝察觉了这种微妙的气氛,不禁皱起了眉头,慕容翰以谋略见长,盛名之下,诸将和谋臣都不敢班门弄斧,他不说话,居然没人敢说。

    “元邕,你来说说,你怎么看?”慕容皝忍住心头的不满,和颜悦色的征求慕容翰的意见。

    慕容翰本不想第一个发言,见燕王点了名,此次军议决定的战略直接关系慕容家的兴亡,他也不敢怠慢,也只有畅所欲言:“王上方才所言甚是,石赵多年民力空耗,军心民心已失,此次违抗天命,征伐我国,能否发动尚属未知,此战防御不难。然而要反击石赵,进取中原,愚以为时机尚未成熟。”

    “哦,你详细说说.”

    “石赵虽然暴虐,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我们一时还没有吞下它的实力,况且,宇文鲜卑和高句丽尚窥伺左右,段氏鲜卑虽为我所击破,然而须提防其死灰复燃。欲去中原,必先扫除后顾之忧,方能安心南下。”慕容翰精明强干,也不遮掩,直接点出问题的关键。

    慕容皝点点头,深以为然,这也是他一直以来担心的问题:“既如此,然则高句丽与宇文部,当先伐谁?”

    慕容翰尚未说话,慕舆根却接过来说道:“禀告王上,我以为当然是以讨伐宇文部为先。宇文部与我乃世仇,屡次侵扰我国,现在其国主逸豆归乃是篡窃得国,群情不附,此时伐之,必无往而不胜。”

    他是慕容皝的一个庶出的弟弟,颇有勇名,在国内也算有些声望,他的发言激起一片赞同,几个汉族的谋臣也露出赞许之意,左长史韩寿说道:“慕舆根将军所言甚是,宇文鲜卑与我,俗近而互为仇雠,犹春秋之吴越也,高句丽地僻国远,犹中国之于吴越也,吾攻宇文鲜卑,可据其地而有其民,此伍子胥所言吴所以必灭越也;吾攻高句丽,纵能侥幸于一时之胜,然多置兵则国虚,少置兵则其民不附,此武侯所以不戍南中也。依臣看来,讨伐高句丽,纵得胜于我何加焉?不如伐宇文鲜卑为是。”一番话引经据典,说得群臣练练点头,这韩寿素得慕容皝信任,是慕容皝的谋主,慕容皝对他是言听计从,慕舆根见自己的计策能得到韩寿的赞同,也是面有得色。

    会议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慕容皝见慕容翰之外有人能提出自己看法,不禁有些嘉许之意,他也想到,宇文部新近国内有大变,相反高句丽国内稳定,先易后难,先攻宇文鲜卑可以增长实力,待把宇文部的部众吃下之后,慕容家的实力有了很大增长,再伐高句丽不迟。但他没有立刻做决定,还是想征询一下慕容翰的意见。

    “元邕,你久在宇文部中,对他们国内的形势很了解,你来说说你的看法。”

    慕容翰对慕舆根和韩寿的看法颇不以为然,但他还是小心斟酌着词句,慢慢说道:“方才慕舆根说的不错,逸豆归篡窃得国,群情不附;加之他性识庸暗,将帅非才,国无防卫,军无部伍。臣久在其国,悉知其地形;宇文部虽远附强羯,然而声势不接,纵然我们攻他,石赵也来不及援救他们;今若击之,我军定能百举百克。然而惟其如此,我国却断断不可先击宇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