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 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这活儿他们能干
    是的,就东南沿海的军事斗争而言,搭载zbf—119型合成孔径雷达的运—34指挥机算是未来作战力量核心中的核心。

    或许在几年前,这类只能在后方默默苟着,许多年上不得台面却又价格死贵死贵的机种还并不受部队主流的待见。

    除了昂贵的价格因素制约外,当时部队的各级领导觉得凭借着我军的优良传统和必胜的决心以及人民群众的支持能够战胜一切敌人。

    即便东南沿海爆发的军事斗争,解释万船千帆渡海峡的壮阔场面吓也能把敌人吓个半死。

    可随着海湾战争、东南沿海大事件以及科索沃战争之后,部队的上上下下这才猛然发现,在巨大代差的情况下,真的不是几句口号,几股士气就能弥补天堑般的差距的。

    就好比是义和团的大刀长矛与八国联军的机枪火炮一样,哪怕是神功护体也是被吊起来狠抽的命。

    骤然清醒的部队各级领导开始重新审视之前应对东南沿海军事斗争的各项细节,这才发现,所谓的优良传统,所谓的必胜信念,所谓的万船千帆的气势,除了能在宣传上获得赏心悦目的镜头感外,根本没有丝毫的实际作用。

    这也就罢了,关键是真要这么干了,不但会失败,而且有可能遭遇重大损失。

    届时动摇的可不单单是部队的士气,有可能直接影响如今局面大好的国运!

    问题是明白问题的严重性是一回事儿,如何解决问题有时另外一回事儿,没办法,谁让部队的技术水平已经整体落后一个时代,而其中最最关键的便是目标发现与指挥控制体系的严重落伍。

    事实上就目前的部队而言真的不缺大威力的攻击手段,火力恐惧症在国内各级部队中就从来没好过,缺的是如何利用成熟的体系将这些大威力攻击手段整合起来,以更加高效和迅速的方式在敌人还没反应过来时堆在他们的头上。

    这方面域外某大国堪称样板,基本上能把手上能调动的所有攻击手段形成一个拳头,对着敌人狂砸。

    八十年代中期的苏联也算可以,所谓的诸兵种合成真真是把苏军的攻击力发挥到了极致。

    当然,解体后的俄国就完犊子了,一场格罗兹尼巷战直接把病态毛熊的遮羞布彻底撕下来,以往战无不胜的苏军已不复存在,剩下只是个病恹恹的俄罗斯!

    至于欧洲,他们到是很想拥有域外某大国那种把拳头捏在一起的能力,问题是欧洲人的传统艺能便是纠结于手上的钱是投到福利领域换取选票,还是砸进高技术方面换取未来。

    功成名就的资深政治家自然是选择后者,但如今欧洲更多的是只看眼前得失的政客。

    他们的逻辑也很简单,自己上台掌权才能有更大的话语权,不然再美好的愿景也是空谈,于是……欧洲内卷了。

    国内到是没有欧洲那么精神分裂,经过几次思想风暴的洗礼,军内外早已经形成统一的思想,那就是想打赢未来的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就必须实现部队的再次现代化。

    而其中目标发现与指挥控制体系算是整个再次现代化的核心与重点。

    问题是国内有这样的决心,更有这方面的远见,再加上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多少也积攒了些家底儿,咬咬牙的情况下也算不缺经费,但国内缺的却是最最关键的要素——技术!

    无论俄国如何虚弱,不管欧洲如何精神分裂,他们手上或多或少都有相关的核心技术,只要条件允许,他们随时能够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目标发现与指挥控制体系。

    可国内却恰恰相反,一切政策和思想都没问题,问题出在技术问题。

    没办法,目标发现与指挥控制体系可不是简单的攒几个部件就能做成的,涉及到的东西庞杂到令人头皮发麻。

    因此这套体系不单单是部队的诸兵种的有机整合,更是产业端上下游的整合。

    这方面国内远远不及欧美发达国家,没办法,建国初期的产业划分早已把各企业的产品线规定死了。

    生产电线的绝不会砰网线一根毫毛;生产网线的也会不搭理电线一眼。

    一旦某一天市场上需要电线和网线结合的新型线缆怎么办?两家厂子只能是干瞪眼,然后继续各干各的。

    没办法,两家都没有彼此融合的能力,即便强行捏合在一起也会产生极大的排斥反应,最终的下场可能比现在慢慢死去还要凄惨。

    事实上类似的情况在国内各行业中可谓十分普遍,就拿航空发动机来说,生产涡轴的从来不碰涡扇;生产大推力涡扇的自始至终也不会在中小推力涡扇上下功夫;而生产中小推力涡扇的厂家就跟鸵鸟一样,把脑袋埋进沙子里,好像这样就可以看不到这个世界除了中小涡扇外的其他品类的航空发动机。

    这导致国内航发单位和配套厂家不少,但彼此之间就跟春秋战国一样,彼此之间严重割裂不说,重复建设,通用技术扎堆上马等行业弊端比比皆是。

    不但令国家每年巨额的经费和补贴无法集中使用,而导致效果了了,跟让航发系统政出多门,至今形成不了一个统一的合力。

    以至于到现在,国内航发领域都没有形成一个完整航发谱系。

    这与通用、普惠、罗罗这样的巨头相比差距简直没法比,不管哪家拎出来,人家航发谱系从小到大,完完整整且技术路线清晰。

    一款先进材料成熟定型后,全谱系的航发便会来一次大升级,反观国内,因为种种原因很难行得通。

    类似的情况在飞机制造、航天制造以及汽车制造方面都普遍存在。

    目标发现与指挥控制体系同样如此,身在在某方面来讲更考验整体的综合整合能力,在这方面国内真的是非常欠缺。

    就拿某电子技术研究所来说吧,本专业的确是行业内的翘楚,但这个研究所的专家从来没接触的航空领域,这导致该研究所出产的电子产品严重超重不说,密封性和稳定性也不是很好,令载机极易发生震动,影响飞行安全。

    面对这种情况,总部和空军也很无奈,可现代化的步伐不能停,最后只能是两步走,一方面积极寻求与国外的合作;另一方面在国内广发英雄帖,以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寄希望某家厂商能接住这个重任。

    当时刚刚跟电子科技x研究所合作成立的zsnb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刚刚投产,并且在反导\反卫星系统上有所进展的中国腾飞也被总部塞了张“英雄帖”,然后庄建业等人聚在一起细细一琢磨,这活儿他们能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