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极品风月 > 第三百零六章 布局
    “贾局,这位是卢德伟市长,以前湖东省厅的常务副。”古南阳笑着给贾铭世做了引介。

    “你好,卢市长。”

    “你好,贾局,久仰大名,如雷贯耳。”卢德伟与贾铭世紧紧握手,微笑着说道。

    “卢市长,不敢当。”贾铭世谦逊了两句。

    “两位,请坐吧。贾局,卢市长祖籍虽然是湖东的,不过在首都上的大学,毕业之后一直都在交通部上班,几年前才下到湖东省厅的。”。古南阳笑着说道,忙着给贾铭世沏茶。

    “我也是刚听说南阳到了三江,就急着赶过来了,呵呵,差不多有一年没见面了吧……”卢德伟微笑说道。

    “卢市长,这个可不怪我。是你官做大了,工作很忙,没时间到首都去看我吧?”古南阳笑着调侃道。

    卢德伟和贾铭世便都笑了起来。

    “贾局,行程怎么安排的?还要在三江待两天吧?明天一起吃个饭?”

    贾铭世说道:“恐怕没时间,省国资办的安排,是明天一早启程去荆南。吃饭还是等下回吧,有的是机会。”

    “孙主任的工作作风,倒变得雷厉风行起来了。”

    古南阳泡好茶,问道:“怎么,卢市长,听这话里的意思,孙主任以前不是这种工所作风?”

    “孙主任去国资办之前,曾经在省信访办负责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工作作风是很细致的。”卢德伟含蓄地说道。

    贾铭世与古南阳不由对视了一眼。省信访办的负责人,工作作风肯定够细致,不把上访者弄得晕头转向,绝显不出本事来,唯独跟“雷厉风行”搭不上边。

    “孙主任是个多面手,在党政机关的很多部门都工作过,虽然以前没有怎么接触企业工作,不过担任省国资办主任之后,工作也做得有声有sè,很多下岗职工的重新安置,都是孙主任在cāo心的。”卢德伟随即又解释了几句。

    贾铭世不由暗暗摇头苦笑了一声。

    让省信访办的负责人去担任国资办主任,湖东省的主要领导同志,倒也算是别出心裁,“知人善任”,最起码在对付下岗工人上访的时候,孙昌平比其他干部更有经验,更有办法。至于国企改制工作,能不能做好,其实孙昌平并不如何关心。这么大一块肥肉,也不是他孙昌平能够管得下的。恐怕就算是王建林这位分管副省长,很多时候也拿不得主意,还得看省委省zhèng fǔ主要领导同志是个什么态度。

    点了点孙昌平,卢德伟随即转移话题,问道:“贾局,南阳,荆南的国企改制工作,真的问题严重吗?实话说,荆南的国企,规模都不大,数量也并不多嘛……”

    以荆南市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经济基础,工矿企业的发展本就先天不足。照理说,国务院国资办该当更加关注那些国企众多,规模庞大的省市,却偏偏盯上了这么偏远的一个荆南市,着实令人费解。而且卢德伟既然是从交通部下放的干部,对于京师豪门世家的恩怨纠葛,也不可能一无所知。这是明着对贾铭世的荆南之行提出了“质疑”。

    贾铭世微微一笑,说道:“主要是有人对荆南前段时间大量出售国有企业有意见,好些同志实名举报了,我们认为有必要做个详细的了解。”

    “原来是这样啊。我说呢,怎么这几个月,到省里来上访的荆南国企下岗职工一下子多了起来,以前陈天海书记可是非常重视这个问题,荆南驻省办配备了专门的人手,接待上访人员。这段时间倒是没看到他们有什么动作了。”

    卢德伟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古南阳笑了笑,说道:“可能陈书记觉得,谁惹出来的麻烦,就该谁去收拾吧。”

    卢德伟就笑,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并没有答复古南阳这句话。

    坐在他眼前的年轻人,可是正儿八经的豪门子弟,荆南市市长贺竞华,也同样是来头极大的“衙内党,”他能把话说到这个地步,已经是很够朋友了。

    古南阳又说道:“刚才在吃饭的时候,省委政法委袁东平书记也到了,亲自来看望我们督察局的同志。”

    卢德伟吃了一惊:“袁书记也到了?”

    “对,袁书记对国企改制工作还是很关心的,对荆南的工作也比较关心。”

    卢德伟微微一笑,继续端起茶杯喝茶,似乎正在考虑什么要紧的事情。

    贾铭世掏出香烟,递给卢德伟一支,卢德伟忙即放下茶杯,双手接了过去,贾铭世又亲手给他点上了烟,自己也点了一支。

    房间里升腾起淡淡的烟雾。

    稍顷,卢德伟缓缓说道:“陈天海书记的工作能力还是很强的。听说他爱人,和袁书记是同乡,并且老家是同一个乡镇的,他爱人也姓袁……”

    谈到这个情况时,卢德伟自然而然地压低了声音,似乎生怕略一大声,就被其他人听到了。

    卢德伟与贾铭世之间的聊天,也并未持续太久,大约半个小时后,卢德伟便借故离去,离开之前,再次热情地邀请贾铭世和古南阳,如果下回到了三江,一定要给他打电话,让他一尽地主之谊。

    “怎么样,贾局长,你现在心里头有什么想法?”送走卢德伟,古南阳道。

    “意料之中。”贾铭世淡然说道,靠在沙发里,又点起一支烟。

    古南阳蹙起了眉头,说道:“意料之中是意料之中,可是我总觉得,他们之间,照理不应该非闹到这个地步不可。”

    贾铭世说道:“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尽相同,以己度人,结果往往谬以千里。”

    “倒也是。”古南阳点点头。

    “听说,这一回不但赵书记要退二线,卿省长也要调zhōng yāng去,是不是有这么回事?”稍顷,古南阳又问道。

    所谓赵书记,指的是现任湖东省委书记赵国祥,卿省长则是指的现任湖东省长卿才盛。这两位俱皆年过六旬。

    贾铭世点点头,说道:“有这么回事。”

    古南阳便嘀咕道:“怎么都挤到一块了?书记省长一起动,这种情形可不多见。”

    贾铭世就笑:“哎,别瞎议论啊,这可是zhōng yāng的决策。”

    古南阳有点不屑地说道:“得了吧。袁东平的年纪,也比卿才盛小不了两岁。”

    “到了他们那个层级,不要说小两岁了,就算小一岁,区别也是很大的。”

    古南阳点了点头。

    “听说袁东平接书记,也是赵国祥向zhōng yāng力争的结果?”

    贾铭世摇摇头,说道:“这个情况,我就不是那么清楚了,也许有吧。现在也还没有到大规模清理各省市本土势力的时候。”

    “嗯,再等三四年吧,估计到那个时候,就能腾出手来了,”古南阳点点头,比较赞同贾铭世的分析,“其实这一回,如果陈尚龙接省长的话,也可以看做是一个前兆吧。”

    古南阳嘴里说的陈尚龙,乃是现任湖东省委常委兼三江市委书记。根据贾铭世得到的消息,极有可能是由他出任湖东省省长。

    古南阳又加了一句:“老贺家这步棋,走得也算是比较长远了。”

    贾铭世微微一笑。

    陈尚龙并非湖东本土干部,乃是数年前从南方某省调过去的,接替袁东平,出任三江市委书记。据说多年以前,陈尚龙还在南方某省工作的时候,贺老爷子曾去往该省调研,其实就是避暑,避暑的地点,正是陈尚龙担任市委书记的某市,与贺老爷子有所接触,陈尚龙因此得到了贺老爷子的赏识,成为老贺家比较看重的后备干部。此后便官运亨通,一路高升。

    此番安排陈尚龙出任省长,老贺家明显有在三年后让他接任省委书记的意图,到那个时候,袁东平刚好年龄到线,陈尚龙顺序接班,就变得理所当然。

    对于封疆大吏的培养,不管是哪个大派系或者政治大集团,俱皆是非常看重的,布局也必须要长远,所需的政治资源,更是不少。

    比如此番赵国祥力荐袁东平接替他省委书记的位置,在zhōng yāng层面,也不是没有反对的意见。大佬们最终意见统一,其中老贺家投了赞成票是重要原因。当然了,老贺家支持袁东平接任省委书记,也是有条件的——陈尚龙必须出任省长。

    这就是所谓的政治平衡。

    贾铭世淡淡说道:“如意算盘人人会打,但到时候是不是能够落到实处,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古南阳双眉微微一扬,说道:“贾局长,这话好像意有所指啊?”

    “没那么多意有所指。两三年之后的事情,现在谁能够说得准?”

    “嗯,这倒是很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听说陈尚龙这个人,思想观念比较开放,是比较坚定的改革派,作风也比较硬朗。贺大少说不定也是受了他的影响,才在荆南把步子迈得那么快。”

    贾铭世摆了摆手,说道:“还没到荆南呢,等实地看过之后再下结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