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极品风月 > 第三百一十三章 明白人
    “贺市长,我想问一下,我们制革厂为什么一分钱都没要,就卖给私人老板了?这不叫卖吧?这应该叫送!送给他的。这私人老板,到底和你们市zhèng fǔ的领导,是什么关系?”另一位工人,随即问道。

    贺竞华依旧镇定,正要答话,前方街道,忽然响起救护车的鸣叫之声。

    “怎么回事?”

    市民们又sāo动起来,一齐伸长了脖子,向那边张望。他们还不知道,刚才发生在邓友章家里的情况。

    武主任忙即说道:“大家不要慌,这是市里人民医院的救护车,来接邓友章的。贾局长说要先给邓友章治病。”

    “好啊好啊,应该的,早就应该这样了。”

    “是啊,邓友章一家太可怜了……”群众们便一致叫好。

    很快,救护车开到了近前,一名五十来岁,穿着白大褂的胖胖的男子,从救护车里一跃而下,动作颇为敏捷,大声叫道:“陈书记,陈书记……”

    陈天海便站起身来,微笑致意:“吕院长,你好。我在这里!”

    却原来是人民医院的院长亲自过来了。

    小龙在电话里说得清楚,这可是陈书记的亲口命令,吕院长焉敢怠慢,自然要亲自出马。这可是向领导献殷勤表忠心的大好机会,千万不能错过了。

    “陈书记,有什么指示?”

    吕院长大步走了过来,气喘吁吁的说道,伸手抹了一把汗。可见接到电话之后,他一刻都不曾迟疑,以最快的速度赶过来了。

    至于在领导面前汗流浃背,倒也是多数官员必备的基本能耐之一。当了官,这汗水和泪水,都要能做到收发由心,才叫具备了基本功。

    陈天海便严肃地将情况说明了一下,临了,吩咐道:“吕院长,你们一定要全力抢救邓友章同志的生命,不要计较成本,要尽全力,明白吗?”

    “是,请陈书记放心,我们一定尽全力。”吕院长身子一挺,表了决心。

    当下医务人员在邓婉儿的引导之下,去往制革厂宿舍楼,将邓友章抬上了救护车,婉儿收拾了一些碗筷热水瓶之类的东西,也跟着上了车。贾铭世告诉她,要她不必害怕,叔叔明天会去看她的。

    邓婉儿含着泪水不住点头,对贾铭世颇为依恋。

    围观的市民们便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救护车刚走,市电视台和《荆南rì报》的采编人员,也开着车,急匆匆地赶到了。听说救护车刚走,主编马上决定,派了两个采编人员,立即赶到市人民医院去,进行跟踪采访。

    领导们重新在路灯下落座,继续召开座谈会。

    采编人员便忙着进行拍摄纪录。

    场景很是热闹。

    这个“室外座谈会”,差不多到十点左右才散去。

    陈天海与贺竞华,当着大伙的面,对许多问题做了承诺,虽然下岗职工们依旧不能尽信,但想想也没有更好的办法,难道还能将市委书记扣在这里,等他的承诺兑现了再放他走吗?

    只能赌一把,看看这些官老爷是否还有那么一丁点的诚信。

    陈天海仍然礼数周到,将贾铭世等人送回欣悦大酒店,握手道别,这才回家。估计要好好休息一番才行了。毕竟岁月不饶人,不复年轻时节了。

    来到自己的房间前,贾铭世停住脚步,对古南阳说道:“你要是不困的话,到我房里坐一会,喝杯茶?”

    古南阳微微一笑,说道:“正要叨扰。”

    二人在沙发上座下,点起烟来,吞云吐雾。

    古南阳抽了两口烟,笑了笑,说道:“局长,看来贺市长真的把人惹急了。”

    明白人啊!

    今晚上这个事,巧合之处未免太多。

    为了搞好此番接待,荆南市委办公室的同志,可谓是费尽心机,面面俱到,连车队半路上在哪里吃饭,都预先勘察好了地点,把山珍海味提前弄了过去,怎么可能到了荆南,反倒出这样的“纰漏”?

    大晚上的,其他乞丐都不见了踪影,唯独邓婉儿无巧不巧的出现在欣悦酒店门口,无巧不巧的在领导们出门的时候,保安就出面将小姑娘吓倒了。

    正常情况下,只要督察局在欣悦酒店住上一天,酒店门口就一天看不到乞丐和其他碍眼的家伙,更不可能看到上访群众。这是每个地方zhèng fǔ接待上级检查组时必备的基本功。

    邓婉儿既然出现在了督察局的同志们面前,接下来制革厂那一幕,也就顺理成章了。就算贾铭世不坚持连夜去制革厂,相信随后也会赶过去调查了解的。

    巧合太多,就值得怀疑。

    不过贾铭世的思路,显然与古南阳不大相同,双眉微蹙,说道:“是不是有人故意安排,咱们可以先押后再考虑,我倒是觉得,这个安排很有必要。如果没有这个安排,我们就不能见到邓婉儿,也见不到邓友章。这个小姑娘今后的命运怎么样,难以想象。”

    古南阳马上说道:“正确,这个意见我完全赞同。就算咱们这一回来荆南,别的方面一无所获,能够帮到邓婉儿,就是功德无量。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贾铭世淡淡说道:“咱们既然来了,岂能一无所获。”

    古南阳笑道:“正是。请不请我们过来,他们可以自己做主,但咱们什么时候走,那可就是由我们做主了。如意算盘人人会打,最后是不是能够如意,那也难说。别的不说,我觉得吧,制革厂这个事情,尤其是邓婉儿家里的情况,贺大少做得不地道。国企改制,不是把工人们直接推向社会就不管了。zhèng fǔ该负的责任,就应该负起来。”

    贾铭世轻轻摇头,说道:“今天刚来,我们也就看到了一些表面上的东西。现在下结论,为时过早。地方经济建设,很多时候是难以两全的,只能说竭尽全力,不能打包票说尽善尽美。南阳,咱们既来之则安之,慢慢调研,把工作做细致一点,不急着收兵。”

    “好,我知道了。”

    古南阳望了他一眼,似乎有所领悟。

    ※※※

    红星锻造厂,位于荆南市平城区红星镇。

    荆南市一共辖有两个区,平城区是市委市zhèng fǔ驻在地,以前所谓的“首县”。平城区虽然是市辖区,但辖地面积将近八百平方公里,由原先的县级荆南市整体并转过来,未曾分拆。

    两年前,荆南市委市zhèng fǔ曾经向省里和国务院递交报告,要将平城区一分为二,市区专门发展工商业,郊区和农村地带,则以发展农业和畜牧业为主。

    应该,荆南市这个报告,也不是全无道理,很多城市行政区划的增加,用的就是这个理由。城市的财力有限,好钢用在刀刃上,集中财力物力,建设好城区,再反过去拉动郊区和农村的经济发展,貌似是很不错的思路。

    这是台面上的理由。

    至于台下的理由,那就更加人人心知肚明了。新增一个县级行政区划得增加多少干部?这可都是主要领导手里的资源,不愁没人上门来求神拜佛。

    官场有句俗话,叫“要想富,先修路”。

    民间也有句俗话,叫“要想富,动干都”。

    增加干部编制,比动干部的“效益”更高,风险却要低得多。

    这也是行政区划一年比一年增加,干部编制一年比一年多的主要原因。

    不过荆南市这个报告,最终没有批下来。但照贾铭世的估计,只要荆南市的领导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将报告一而再再而三地递上去,总有获得批准的一天。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红星镇离荆南市区大约有十六七公里的路程,都是水泥公路,路况一般。

    这已经是督察局的同志到达荆南之后的第三天。昨天几乎是开了一天的会议。荆南市委市zhèng fǔ,举行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座谈会,市委市zhèng fǔ市人大市政协四套班子的主要负责人都参加了,督察局和省国资办的同志,自然也是要参加的。贺竞强代表荆南市zhèng fǔ,向督察局和省国资办的同志们,通报了荆南市近两年来国企改制工作的基本情况,客气地请督察局和省国资办的领导和同志们加以批评指正。

    其实贾铭世觉得,没必要搞这么大规模的座谈会。督察局的工作职责非常的明确,就是督察国企改制情况,与其他工作不搭界,市zhèng fǔ市长和分管副市长,最多再加上分管改制的副书记参加这个座谈会就足够了,连市委书记都不一定要与会。

    但陈天海做出了这样的安排,贾铭世自也不好表示异议。地方上的同志,就是这样的非常的看重“级别”。似乎任何一个工作,只有市委书记一把手亲自参与了才算是有足够的重视。

    孙昌平即兴发表了讲话,对荆南市国企改制工作,给予了“模糊”的肯定。

    荆南市的情况复杂。

    既不能过分肯定,也不能过分否定。过分肯定了,那贾铭世干嘛来了?没事找事?过分否定了,贺竞华脸上须不好看。

    最终只能是含糊其辞,糊弄过去。

    贾铭世没怎么发言,只是刚到荆南,调研工作尚未开展,“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贾局长这个话,听上去中规中矩,实则暗藏玄机,听得好些人心里头暗暗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