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之暴君 > 080.那些事
    ( )言一和薛寻算是从小就认识的,当然他们从小还认识的就是当今的皇帝和瑜王爷,瑜王爷不说,后来离京去了南郡,单说那个皇帝眼光一向很高,眸子里从来没有看过他们,对他们的存在隐隐只知道名字罢了。www.niubb.net 牛bb小说网

    言一脾气比较孩子气,既然皇帝眼光高,那他也没必要事事往皇帝眼前凑,惹人心烦,而且说实话,言一从小是比较讨厌皇帝的,长得一副桃花脸,却冷冰冰的,看人的眼神似乎别人都是泥巴就自己是一朵花。当然了,有这种大逆想法的不只是言一,还有一向看似温和的却脾气特别执拗的薛寻,只不过薛寻没办法和言一一样这么爱憎分明的表示自己的喜好,或者是可以避开皇帝那张让人不想多看几眼的容颜,主要原因是皇帝迷恋上了自家妹妹。作为皇帝的大舅子,薛寻感觉自己每次见到皇帝都是件重任务。

    而且皇帝刚登基的那几年,有些沉迷女色,这个女色特指自己的姐姐薛如玉,薛家因此得到皇恩,宠赐不断,渐渐的薛家里面的人不免有些得意忘形,不说父亲如何,就连一般的小厮出门都是趾高气昂,高人一等似的,其他沾亲带故的渐渐的都有些罔顾朝堂了。

    薛寻心里是不喜这样的生活的,于是他离开京城,想要四处游玩三分,借机散散心,临走言一小侯爷前去送他。

    两人在京城的翠香喝酒,酒过三分,言一小侯爷把酒坛子扔在了地上,恶狠狠地踩着,嘴里还不停的念叨着:“该死的,该死的。”

    薛寻看着言一小侯爷惊怒交加的容颜,心中有些戚戚然。他知道此人恋慕当朝皇后卓文静,只是可惜,不说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单说卓文静此刻的身份,一生便是要葬送在了皇宫里的,即便是从不得宠,却也脱离不了那里半分。

    言一踩够了酒坛子,醉眼朦胧的趴在桌子上,拿眼看着薛寻道:“你说,这世上怎么会有这么荒唐的人和事?”

    薛寻端着酒杯的手微微一顿,没有说话,心中却是不以为然的道,自然是因为多了荒唐的皇帝。只是这话确是不能开口多说的。于是他保持着沉默的脸,默默的看着有些酒醉的言一。

    言一叹了口气低声道:“若是他肯,我便是违抗了皇命也会带他离开那里,可是他终究不肯。”

    这个他,薛寻自然是明白指的是谁,于是他皱了下眉头淡淡道:“若是他肯,你们两家的人头恐怕在这城墙上挂着了,那人眼睛里可揉不下沙子。”

    他说的那人,言一自然也明白是谁的,言一恶狠狠的等着薛寻,薛寻冷然的看着他道:“我劝你早日断了那个念想,若是当初他没有答应也就罢了,既然是命,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言一听了怒气冲冲的眸子,瞬间垮了下来,整个人瞬间变成了个奶娃娃那般,有些难过的低语道:“当初上面的眼睛是瞎的吗?怎么这么糟蹋人。”

    薛寻听了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本想反驳两声,可是想到昨天进宫前去拜见如妃,宫里的皇帝手里拎着一只画眉鸟,不顾风度和威仪的跑到息凤殿,一边把鸟放在桌子上,一边笑道:“爱妃你快来看,这鸟会说话的,真有趣。”

    如妃听了,白了那人一眼,不过还是拿眼瞟了眼,淡淡道了句:“不过是一只畜生,皇帝也这么高兴。”

    皇帝听了一愣,随后咧嘴一笑道:“爱妃这就不是了,就是因为是畜生,会说话,所以才显得三分稀奇,若是不然,哪有这么让人欢喜。”

    如妃嗯了声,没有再说什么,皇帝干巴巴的笑了,一点都没有注意到一旁的自己……

    想到这里,薛寻微微出神,一旁的言一有些不满道:“你在想什么呢?怎么一副古古怪怪的模样。”

    薛寻收回心思,淡淡一笑道:“没什么。”言罢,同言一继续喝酒。

    后来薛寻离开京城,每走一处,都会写信给言一,说说周边的景致和民风,言一收到之后,摇头失笑暗道这个怪人。然后就会回信,信中之言,暗暗隐射当朝端坐正大光明之下的人又做了哪些荒唐事。

    再后来,薛寻归,薛家势力越来越大,言一偶然对薛家也有不满,他是个藏不住性子的人,有什么话都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说完之后,坐在那里生闷气,薛寻同他一起,静静的看着自己眼前的碧玉茶杯,许久后叹了口气,便不再说话了。

    薛寻回来了,然后感觉有些诡异,言一同样有这种感觉,好像薛家一夜之间从万丈高峰落了下来,差点摔成泥巴……在这种诡异之中,他们惊异的看到皇帝变了,如妃变了,皇后变了,太后变了,薛家变了,而薛寻似乎还是那样子,风轻云淡的。

    言一在皇帝第一次把薛家本家之人杀了之后,不知为何突然想会不会有天皇帝的刀要驾到薛寻的脖子上,想到那个画面,言一忙喝了几口酒,把那个画面散去。

    在后来,言一入了瑜王府,每天累得像头牛,很多事也就顾不上了。

    言一在知道薛家亡了的时候,还在睡觉,睡觉之前被瑜王爷气得半死,如今瑜王爷后院中的鲜花满地,周边的池塘清澈见底,院子干干净净,房内一尘不染。每次看到这种情景,言一都是在心里泪流满面,这都是我的功劳啊,这都是我的功劳。

    只可惜,瑜王爷对此不予理会,那个把他发配到瑜王爷府中当粗工的皇帝,更不会知道。至于他父亲言之章,每次听他抱怨,总是说有待磨练,有待磨练……

    这天在整理好后院时,他浑身软绵绵的,随便清洗了下就倒在了床上,头挨着枕头就睡下了。

    可是就算是这么累,当他听到吆喝之声时,还是猛然从梦中惊醒了,以为是有刺客,随意批了件外衣抓起一柄剑,便跳了起来前去杀敌。

    杀气满脸的冲到门外,看到的却是穿着黄马甲的大批禁卫军,个个举着火把,把瑜王府的黑夜照成了白天。

    言一愣愣的看着为首的禁卫军副指挥使王皆石亲自把瑜王爷带走了。

    一时内,王府中没有人敢吭声。看到众人离开,言一不由的跳上前语气有些不敢置信的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王皆石看了他一眼道:“瑜王爷麾下军师陈建光,在宫当值,却消失不见,有人举报说他与薛清勾结谋反,皇上震怒,微臣等人奉命前来请瑜王爷入宫。”

    当时言语,虽说是请人入宫,可是那动作,那神情却是在说是证据确凿,准备带着瑜王爷赴死那般。

    言一心中一紧,瑜王爷看了他一眼,叹了口气,不知为何,他这么一声叹息,让言一突然想到了当年的薛寻,虽不是同一个人,却是同样的声音。

    瑜王爷看着言一那么笑了下道:“小侯爷非我府中人,我走之后,小侯爷便可以脱离苦海,回到候府了。”

    言一看着瑜王爷的笑没有发出声音。然后愣怔怔的看着瑜王爷被人带走了。

    直到王府变得平静起来,风起而过,言一心中一凉,像是想起什么似的,跳起来叫了一声,匆匆从王府后院的马厩里牵出一匹马,踏上去便挥鞭而走。

    瑜王府里的东西本是不能动的,可他是当朝的小侯爷,加上皇帝最近清明了两分,对言家也比较看上眼,所以众人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让他起码离开了。

    言一骑马到了薛家,远远的还未走近,便见薛家门前同样是灯火晖明,却是更显落魄。

    遥遥的,他一眼便看到薛寻,众人对薛寻似乎还算尊敬,没有给他戴枷锁,言一骑在马上,薛寻朝他看了一眼,微微笑了笑,朝他摇了摇头,暗示他不要动,然后随着官兵离开了。

    言一被薛寻最后的那个笑,扯得心口生疼生疼。

    他忽然想起,过年之时,皇帝感染风寒病重,薛寻曾邀他前去喝酒,他虽说杂事缠身,可还是抽时间去了。

    两人仍旧如同很久以前那般,你来我往,只是谁都没有说话。

    后来,酒过几分,薛寻淡淡开口道:“我已经上折,请求辞官了。”

    言一一愣,随后笑道:“这也好,官场本就污秽不堪,离开也好。”

    薛寻笑了下道:“只是怕离不开了。”

    “怎么会?”言一实话实说道:“皇上现在虽然不大待见你们家,可是却是极为待见你。当朝人一眼就看得出来,所以你要走,皇上肯定会准许的,别想太多。”他当时最想说出口的话其实是,这薛家就你一个好东西,趁那个反复无常的皇帝没有开刀动你们家,你还是离开。不过想着薛家最近的情况,这话说出来似乎太过于直白了,于是言一难得没有雪上加霜。

    薛寻当时听了他的话眸子眯了眯,里面很亮,只是很快就湮灭在漆黑中了,他端起酒杯淡淡道:“命而已,若是他要,便给了,谁也不欠谁罢了。”言一听得有些糊涂,却似乎又有些明白。

    过不几日,皇帝病好了,他让父亲偷偷打听,得知薛寻求情辞官的折子已经批下,分发六部,只是上面又言道,过了元宵,人方能走。言一心里偷偷松了口气,元宵很快就到了,薛家如何他不想知道,自己这个朋友却是万万不能有事的。

    而如今,过了十五,十六的月亮还圆着呢,薛寻同薛家一行人被皇帝关押到了天牢……

    这几天,他心中甚是烦闷,想见薛寻刑部没有皇上圣旨谁也不敢让他去见,想打听那个总是折磨她的瑜王爷的消息,被父亲严厉斥责了一顿。要想再说什么,便被父亲威胁说,再胡乱生事非,便把他关押在房屋里,直到他老实了。

    正当他抓耳挠腮没有个主意时,从父亲那里得知皇帝出宫了,前去天牢看望薛寻去了。

    他听了心中一动,忙偷偷出府去了天牢。

    去的时候,皇帝已经从天牢里出来了,眉眼微皱,那张一向似笑非笑的容颜上似乎带了三分疲倦,三分心烦,和四分说不出的古怪。

    他没有想那么多,在皇帝走后,他入了天牢,去的时候,薛寻安静的躺在地上,眉眼似乎还带着笑意,嘴角有些许的血丝,似乎被人轻轻擦过似的。

    他微微一愣,上前看着薛寻,手指不敢置信的抚摸他的脸颊,薛寻身体的温度还是热的,可是言一却觉得自己浑身冰冷,想起刚才皇帝的神色,他更是心中一寒。

    再后来,言一前去看了瑜王爷,不为什么,只是想看看,也许是怕此时不见,再见时这人也是尸骨一堆了。

    去的时候,那个总以折磨自己为乐的人,静静的坐在儿时的府中,眉间带着三分萧条和四分落寞,在看到自己时,这人笑了笑道:“你怎么来了?不怕被我牵连?”

    他摇头,其实前来看看,大概是为了安心。这个人自己从小也是知道的,文思如泉,说话做事儒雅温和,本是高高在上,只可惜一步错,终身错。

    言一来之前,也很想开口让他投降的,看的出,皇帝把他放在这里,不管也不问,可是周边却是高手如云,明显的是软禁这人。

    时间久了,南郡的人心散了,这人的意志也被磨灭的差不多没了,这世上谁又敢说皇帝残害手足?

    想到这个,他心头有些发冷。只是张开嘴,这些话还没有说,便被那人打断了,那人看着眼前正在冒出新芽的桃木林道:“你想说的就不说了,那些话放在心里便好。这辈子输了便是输了,又不是输不起,只是让我开口认输却是万万不能,我沈景瑜就算是死,也要死得堂堂正正,而不是拿着南郡给他沈景尧,有本事,他就凭自己的实力去拿。”

    言一看着瑜王爷,神色一愣,没有说话。那些什么家国天下的大道理,似乎在此刻都显得十分微薄,他想了想,抿气嘴,道了声:“你就不为南郡百姓着想吗?”瑜王爷身子动了下,眸子微闪,却是没说话。

    然后这时,皇帝来了,言谈之下虽然没有说明,但是想着瑜王爷他投降,瑜王爷假装不懂,却拿着薛寻和皇后刺探那个心思不定的皇帝。

    皇帝似笑非笑的看着三哥,那时,言一总觉得眼前的皇帝似乎有些可怕……

    再后来,言一请求出兵南郡,他的父亲知晓后,忧思一夜,最终同意了他的想法,他跪在午门处,跪了几个时辰,他知道这是皇帝在惩罚自己那日的多嘴。皇帝从来不是个心眼大德人,他一直知道的……

    最终,皇帝同意他离去,他叩头,领旨谢恩。从此以后,也开始踏入这污秽的官场。

    再然后,他入了南郡,开始的确有人不服他,不过被自己军法处置之后,许多人老实很多,很多人觉得他用兵似乎过于奸诈,他听了嗤笑骂道,这是打仗不是唠家常。

    他也不知道自己能在南郡多久,只是知道,这南郡一日不过这边关,两方百姓都会安宁,京城里的那人似乎便不会死。

    皇帝不是个心慈手软的人,要不然,薛寻也不会死。

    如果南郡的军队挥下,第一个被拿出来当牺牲品的便是那个喜欢桃花满目的人。

    这么想着,言一呵呵的笑着,然后仰头喝酒,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存了什么心思,被人那么欺负了,还想着救他的性命。

    在边关的日子,一直很清苦,不过他乐得在意,乐得逍遥。

    这种日子直到陈建光做了三年的准备,准备一举攻下京师时,再也过不去了。南郡这一次似乎背水一战那般,渐渐的言一觉得有些抵抗不住了,于是八百里加急上书请求支援。

    一个月后,边关来了支援的军队,是当朝的皇帝卓文静带来的。

    他看到卓文静的那刻,心中也不知是什么滋味,那时他知道卓文静第二个儿子刚满月。只是一眼看到这人时,仿佛回到了年少,彼此一起上战场杀敌,一起研究兵法,一起探讨用兵之术的年代,又好像,中间隔着很多,这人已经是高高在上,满目欣喜,和自己终究不是一个天地的人了……

    这么想着他叹气。

    卓文静来到边关之后,并没有像以前那样慢慢的消磨掉敌人的意志,然后一举攻下,而是从一开始便表现出凌厉的作风。

    白天宣战,诱敌,不战,设计伏击,拼杀,晚上派人前去下毒,放火,反间计,美人计,挑拨等等手段雷厉风行的用了上去。

    让言一身边的将领目瞪口呆。

    言一看着众人晦暗不明的神色则暗笑,以前说我卑鄙,看到更卑鄙的没有?看到了。

    这杖一直打了将近三个月。不过卓文静从来不按理出牌,今天下毒,明天就放火,后来也许是放火也许是下毒,总之,南郡有些焦头烂额,却仍没有摸准卓文静行兵的方式。

    就这样,南郡的军队人数渐渐的减少,人心开始动摇。

    这天在又一次打败陈建光后,他前去中军帐,卓文静正在研究南郡的地理情况,看到自己后笑道:“坐,有事?”

    简单明了的话,却透露着三分笑意和四分疏离。

    “没事了,这仗看着要打完了。”言一笑道:“南郡已有谋士上书请和,不过这陈建光一脉当如何处置?”

    陈建光曾说誓死不投降,甚至与请和的这一脉分离开来,这倒是个头疼的问题,所以他前来问问这人的意思。卓文静听了眼睛眯了眯,眸子闪过一丝赤红,然后冷声道:“既有生路他不要,那便是自寻死路。”

    言一听了心中一顿,道:“所谓穷寇莫追,是不是等大军休整之后慢慢的围剿他。”

    卓文静听了想也不想的反对道:“不行,陈建光为人狡诈能忍,若是让他有喘息的时刻,再有些时日必定会有更大的损失,所以一定要把他给杀了。”

    言一听了哦了声,没有在说话,他知道卓文静是铁了心要陈建光死的,只是也明白,这人真的是变了,若是以往,他肯定是先顾及将士的状态的,陈建光手上没有多少人,早晚都会死,而这人此刻却是不顾其他,非要他死。

    然后便是连续三天三夜的围困,陈建光之辈,分开来袭,也让卓文静旗下的人伤了不少,于是一时间有些人心浮动,最终被陈建光逃入了会阳山。

    那会阳山十分茂密,派去的人都被暗伤了,卓文静最后眯了眯眼睛,却是挥手放火烧山。

    这一烧便会阳山的火着了十日之久,后来,大火灭,会阳山光秃秃的一片,山林中被烧焦的尸体若干。

    那些没被烧死的一行人前来投降,卓文静听了顿了顿,然后亲自点兵前去,言一本想跟去的,却被卓文静阻止了。

    卓文静回来时,陈建光的军队剩下的人已不多,陈建光不在里面,卓文静的脸色阴沉难辨,言一没有问结果如何,那不是他关心的事。

    南郡大捷之后,卓文静在边关处理些事情,然后便整顿军队,开拔回朝,行路有些匆忙,言一本是想留在边关的,不过却接到皇帝的圣旨和父亲言之章的来信,让他随军归京。

    说来他并非常年驻守边关的将领,一直霸占着别人的位置似乎也不大好,于是便遵从了父亲和皇帝暗示的意思,回京了。

    一路之上,卓文静赶路十分的紧凑,那晚听到众人的抱怨声,他走到中军帐,玩笑般的说了句“这么赶路,不是因为皇上。”

    谁知卓文静听了,微微一顿,面上露出三分不好意思道:“这么明显?”

    言一⊙﹏⊙b了,暗道,非常明显,很明显,明显的不能再明显了。

    后来,赶路的行程慢了下来,不过本该是一个月的路程,他们也还是只用了二十三天回京了。

    到了京城之后,很多人都坐在地上不想动了。卓文静却是兴致匆匆,挥手命斥候前去通禀,然后骑马进京。

    回京之后,天已经转冷了,又是一年到头。

    一番论功行赏之后,他做了兵部侍郎。父亲很高兴,周边人也很高兴,媒婆更高兴,把他家的门槛都快踏破了。

    言一知道后,有些说不出话来,以往他妹做兵部侍郎时,大家似乎都忘了他没成亲,现在倒是都想让他成亲……不过后来父亲再说了他的亲事只能是皇帝指定时,京城里公子和佳人的心碎了很多……媒婆个个垂首顿胸,言家公子的亲事,皇帝做主,她们这些媒婆少赚了多少钱啊。

    一年冬过,一年春来。

    言一回来的这个春天,他提了壶酒,装了几盘菜,然后晃晃悠悠的去了西郊,那里埋着薛寻。是轻侯的礼仪埋得,只是可惜没有多少人上香。

    去的时候,看到了多年未见的皇帝。

    皇帝单独一人站在那里,看着墓碑沉默不语,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眸子里是让人说不出的复杂。

    皇帝看到他之后,扬了扬秀挺的眉,然后缓缓踱步走来,言一看着皇帝,心里想着应该放下手中的东西行个礼的,不过心里这么想,做的时候却是忘了该怎么做,于是现在的情况就是言一看着皇帝走到自己身边了,还没个什么反应。

    皇帝看着言一,面容上浮现出一抹淡笑道:“怎么回京也有些时日了,都不见上朝?”

    言一忙轻咳了一声道:“回皇上,微臣前些日子身体不大好,所以没有前去上朝,怕有碍朝纲。”

    皇帝淡淡的嗯了声,然后从言一身边慢慢离开,道:“那就快去,朕等着送你一件大礼呢。”

    言一听了应了声,等皇帝走的没见人影了,他才叹了口气,神色复杂的看着薛寻墓前那朵新摘下来的花。

    这些年在边关,隐隐明白了薛寻这个人所处的矛盾,也大概知道他心中所牵挂的人了,就是这样,总让自己为皇帝的绝情而心寒。明明可以放过的,却是让他失去了,明明让他失去了,却是不留一点念想,每次前来也只是想让心底的愧疚随之而散。言一想。

    也许最是无情帝王家。本是如此。

    想到此处,言一掀开衣摆,坐下来,仰头灌了一壶酒,然后看着薛寻的墓碑开始絮絮叨叨:“我回来了,可是回来之后觉得没啥意思,皇上是想让我呆在京城,可是我知道自己性子不适合官场,但是父亲年老了,也不希望我在一事无成,感觉真他娘的不是人生活的,别问我为什么会骂人啊,毕竟在边关呆了那么久,不会骂人的都不是男人啊,说道边关,若是一直在边关倒也好了,哪像你这么舒坦,两眼一闭什么都不再想,也不再看。”

    “那个皇帝呢,看着还是那么混蛋,一副让人讨厌的模样,他说要给我送份大礼,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他会给我送份大惊吓。”

    “兄弟啊,我没哥也没弟,虽说我一直比较讨厌你们薛家,不过却不讨厌你,是拿你当弟弟了,只是,你怎么那么想不开呢,人不是常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你怎么就那么悲壮呢……”

    “那个混蛋皇帝来看了你一眼,虽然说实话你不爱听,不过我还是想说,他,就是觉得对你愧疚,所以来看看,你别多想,这辈子你们没啥缘分了,若是有下辈子呢,你见了他多砍两刀算是弥补这辈子的遗憾。”

    “你说,这里好像只剩下我一个人了,这个朝堂变了,变得很好,可是身边的人也都变了,很陌生,其实桌文静,也就是皇后,也变了,~~~~(>_<)~~~~,其实他早就变了,只是我不相信罢了。你说我怎么这么悲催。”

    “对了,我想去看看那个欺负我的瑜王爷,可是不知道用什么理由进宫,父亲也不说那人现在的状况,不过他应该活着,你说我今晚前去翻墙,爬进皇宫,能不能见到他?”

    ……

    那天言一在薛寻这里喝醉了,唠叨了一天,最后还是言侯爷把他带回来了。

    言一醉酒后的第二天,去上朝,他约莫着准备辞官的,结果朝堂上还没开口,折子还没递上去,皇帝便开金口给他允了门亲事,说是卓仑的义子,一位翩翩佳公子。

    言一听了就好像一个震天雷顺着自己的脑袋劈了过来,整个人被劈的外焦里嫩的。

    他直觉的反驳自己不愿意娶亲的,却被一同上前谢恩的言之章狠狠踢了一脚,一脚把他踢跪下了,然后言之章是对着皇帝千感恩万感谢,整个是痛哭泪流。

    皇帝很满意,大笔一挥,赏赐了很多东西。

    言一很迷茫,一直混混沌沌。等到下朝,离开的大殿,言一才反应过来,他要成亲了?他自然是不愿意的,想转身去找皇帝说清楚,被言之章一把抓着衣领子抓了回去。

    言一道:“父亲,我不想娶那个什么丞相的义子,我……”

    “你什么?你有喜欢的人吗?若是有,此刻你说出来,为父马上前去为你把这门亲事给回了。”言之章听了言一的话恶狠狠的道。

    言一别别唧唧的说不出话来,言之章冷哼一声道:“我劝你把你以前的念头都收起来,好好成亲。”

    说罢,言之章离开了,留下言一在房内神色变化莫名。

    再后来,言一突发奇想,准备像说书的人说的那样,来个逃婚,然后遇到个什么才子佳人,只是这想法还没实施,他就被言之章点了穴,封了武功,然后绑在了屋子里。

    言一本来还想绝食来抗议的,不曾想,皇帝的办事效率太高了,刚说过让他成亲,五天后,新人便准备好了送了过来,因为准备的匆忙,所以言家没有大办,只把人先接了过来,就等着三拜之后送入洞房,算是礼成。

    当朝家中迎娶公子,虽说不用红盖头,那公子在拜堂之前却是不能见客。

    言一在拜堂前突然心灰意冷,感觉什么都不在乎了,他这么一认命,看守他的人就松懈下来了,然后被他翻窗户逃跑了。

    不过也许是心境问题,他跑了很久都没发现身后有人追。也没发现自己的内力又回来了。

    跑了很久,他跑到了所谓的新房,把喜娘吓了一大跳,然后还没等开口说吉时没到,就被言一推到一边了。

    言一看着新房里背对着门坐着的男子道:“你快走,我不会娶你的。”喜娘回过神,便听到了这句,于是直接想晕倒,更不用提房内伺候的小厮和婢女。

    那人身着喜服的男子身子动了下,背瞬间硬了起来。言一心里有些不安心,不过还是硬着头皮继续道:“我不喜欢你,所以你快点走的好,如果让我娶你,我还不如去当和尚呢。”

    “那你喜欢谁?”他还想说什么时,便觉得耳边阴风阵阵,刚感觉到这声音有些耳熟时,便看到转身对着自己的新人正一脸煞气的盯着自己一字一句的问:“说,你到底喜欢谁?”

    言一愣住了,然后一蹦三尺高:“怎么是你(⊙o⊙)啊!”

    那人阴森森的继续问道:“你以为是谁?啊?”言一瞬间泪流满面,心中十万头草泥马飞奔而过,这是怎么回事啊?

    怎么回事啊?

    抬眼之时,看到那人还在冷笑,言一突然跳起来,把房内的小厮和婢女连同喜娘一同赶出去,然后把门关了上去,一把把阴笑之人抱在怀里,推到床上,恶狠狠的道:“他娘的,你嫁给了老子,还敢这么嚣张,看老子不干死你……”

    身下之人的容颜瞬间红了,不若往昔的病态红,却多了三分风情……言一醉了……

    而此刻,喜堂之上,皇帝抱着一天只在吃的时候睁开眼的小包子逗弄着,皇后牵着大包子正坐在一旁,言之章满脸笑意,其他官员也跟着傻嘿嘿的笑着。

    好不容易等到了吉时到了,一对新人上前,只是当众人看到言一出现时,看到其脸上有青紫交错的痕迹若干,却笑得很傻,一旁的卓家义子,冷面寒霜,众人不由的都在心里暗问,这是怎么了?

    怎么了啊?

    怎么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