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后宫 > 14.4
    出了南城门,京城的繁华遁了形,仿佛所有嘈杂热闹皆关在高大城墙之内,野外一片空寂。马蹄踩在泥泞的路面上,“咕汲咕汲”地响,灰暗天空又毛毛地下了雨,不大,带着秋凉。

    “到前面驿站停一会吧!”叶文治对身边的知秋说,“等雨停就回去吧!天快黑了。”

    知秋下马,甩了甩披风上轻飘飘的水滴。驿站刚刚修缮过,因为天气不好,连卖热茶水的摊子都没有。四面天色苍茫,尽目萧索。知秋朝不远处瞅了瞅,隐约几处人影,随着两人停下来,也远远停了,大哥近日出门是越发小心了。

    “有两次,我请他跟一起走。第一次,在父亲被罢黜以后,举家返乡前,我以为他是憎恨宫廷生活和斗争的,便想偷偷带他走。他当时的表情,我至今记忆犹新,他说‘你个小孩子,怎知这世间如何?’,那次,他失了自由。第二次,翻山越岭,我想太子没了半壁江山,却没想到,仍旧能灭我如蝼蚁。公子本想笑我,却没笑出来。他说,‘你怎么,还没长大?,那次,他丢了性命。”

    文治话语中无限沉湎,似又回到那黑白的岁月里,他不要命地追着,而他心里的那个影子,永远隔着几步的距离,幽幽看着他。那几步,看似不远,却是他永生不能跨越的距离。

    知秋似乎想起什么,将事先放在袖子里的一张信笺拿出来,递给文治:

    “这是老师留下来的,他以前,也是爹的师傅吗?”

    文治展开,顿时给那熟悉的字迹惊懵了,他的手颤微微的,喉咙抖了几下,平日刚毅的脸部线条,忽然柔软下来。

    “公子出事以后,随身侍候的人都给太子杀害,唯独师傅逃过此劫,后来辗转回到京城,作了父亲门客,那时候,你才三四岁,他一眼便认出,提出愿意在山上陪伴教育你。”

    “你教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他生前所做,对吧?打坐,舞剑,写字,习画,下棋…所以我跟他,才如此惊人之象?”见大哥并不多言,知秋心中有数,不再追问,换了话题,“所以,父亲再拜相之后,大哥便开始拓建军权,愈加强大,再不做因劣势而输的弱者,对吗?”

    “我只是想,在自己希望坚持的时候,不会再被迫放弃。”

    “坚持什么?大哥,你为他付出的还不够多?冒着灭门危险,费尽心力再复造一个他,又是何苦?”知秋说来,胸中无法自抑地再度澎湃起来,他强自沉了沉气,正要开口,却听文治抢过话。

    “此次哥带你一起走!你小时候总是央求我,想跟着一起出征?还记得吗?”

    “那只是……想留在大哥身边,找个借口而已。”知秋转回头,望着无边无际的野草无边,胸臆间长叹,“我若不留在京城做人质,皇上又如何放心,连个督查官都不设,就授你十万大军南下?”

    “你这么说,我便不能受这任命!”

    “君命难违,若再推下去,怕是皇上再难信任你。又何况南方匪患扰民多年,要想百姓安居,这四分五裂的局面就得尽快结束,好不容易此次,全权由你领军做主,不会有外人插耳目拖后腿,良机难得,只愿大哥早日凯旋,再考虑将来。”

    文治这几日早就反复寻思了多少次。太子那头也是想南方恶疮尽快祛除,而这件事上最得力的,便是自己的叶家军。既然还有利用价值,短时间应该还不至于把秘密捅出去。

    “我不在京的时候,你要多加小心,即使相府的人,也不要过于相信。”文治说着,竟惊讶地发现,只要知秋的身世不公开,皇上竟是唯一一个,不会对知秋不利的人。

    “大哥,人不能总为别人活着……,”知秋近日情绪上如同受了迷惑,不经意地,会把自己当成另外一个人,看着文治的眼神,再不似从前,“你去南方以后,若京城里发生什么,或皇上突然急传你回京,别回来,别想着再拯救谁,带谁走,你做得到吗?”

    “你别怕,我在京城里有耳目,不管发生什么,他们会尽快通知我。再说,皇上精明得很,若真有行动,也不会选军权在外的时候。你放心等大哥回来就好!太子那头,我会想办法对付。”

    知秋仍旧心事重重,眉头深锁,整个身体也不知是不是秋寒侵袭,微微抖着,文治看出他有口难言,不忍留他如此折磨自己,便问道:

    “你还有事跟大哥说?”

    知秋深深呼吸,目光闪烁,如同两簇小小的火焰在燃烧,连脸颊也跟着促红起来:

    “大哥能不能答应知秋,若皇上不伤害你,不管他做了什么,也请不要,与他为敌,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