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仙之女帝 > 026 大禹治水
    苏红菱闻言有些感动,更多的却是感到好笑,只得装作认真道:“婆婆,这道理我都懂!这脸上的伤乃是我自己不小心摔了一跤,被尖利的石头给划破的,涂涂药膏自然就没事了!”

    此话脱口而出,她就察觉到了其中破绽,登时心中大呼不妙,果然,下一秒听得王语嫣疾声厉色道:“你这丫头尽会蒙骗婆婆!这伤口分明就是利器所伤,怎么会是石头?你可别忘了,婆婆年纪长了你好几倍,吃过盐比你吃过饭还多!”

    说完,这老妈子瞥了一眼苏红菱腰间的佩剑,正是师傅元宁道人赠送给苏红菱的剑胎,意有所指道:“这把剑,剑锋看上去犀利无匹,却是神光内敛,放到江湖上乃是一把不世出的神兵利器!这样的兵器,乃是有灵性的,你这丫头可不要糟蹋了它!”

    苏红菱很是佩服她的眼力,干脆便顺着她的意思,再度扯了一个谎话:“呵呵,婆婆真厉害!可叫你老给看出来了,我也是不想让你担心,才随便说了一个由头,还望婆婆不要怪罪红菱才是。”

    “哼,你这丫头现在到时坦白了,你脸上的伤到底怎么回事?”

    苏红菱斟酌一二,这才道:“我得了师傅赠剑没几天,一直心痒难耐,刚才忍不住试演剑法,结果这剑又轻又软,也怪我剑术不精,才不小心伤到了自己。倒叫婆婆担心了,红菱以后练剑自当谨慎便是!”

    “你知道就好!”这回倒是终于把谎话扯圆乎了,王语嫣将信将疑地不再询问……

    之后,苏红菱又跟王语嫣学了一些江湖武学,剑法掌法轻身功夫都有,每一门功夫放到俗世武林去都是第一流的武学功法。

    苏红菱自修炼了修真妙法以后,在俗世武学之道上的领悟力超绝,这些寻常武林人士,苦练数年才能掌握的功法要诀,她只需数个时辰便熟稔于心。

    当然,其中自然也有王语嫣的一份功劳在,以她的如今武道之上的见识修为,放到江湖上,那就是一方名宿,武道的集大成者,关键之处点拨一二,便足以省下苏红菱许多的功夫…………

    此时,王语嫣已走,只剩下苏红菱一人呆在火云峰中。天空,一轮玉盘似的明月挂着,在火云峰袅袅婷婷的雾气中洒下一片白光。

    这月亮可是那地球上的月亮么?苏红菱怔怔出神。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若是能登到那月亮上去看一看就好了……

    此念一闪后,苏红菱倒是惦记起玄冥真解的修炼,此刻月华大作,乃是修炼玄冥真解的好机会。聂小倩种在她身体里的那枚阴气种子,她是一点也看不出其中玄机,如何也想不通,这东西怎么能代替灵根的作用,修炼月华之力?

    她在清华宗的藏经阁中翻阅了好几天也没看到相关记载,这幽冥鬼地到底什么来头?聂小倩的手段未免也太神奇了……

    她心念一动,玄冥真解控水篇的经文登时显露,简简单单百余字,却似蕴含天地初开,水之一道的无量玄机,每一个字都有万千玄奥在其中,读第一遍是这个意思,再读一遍又是另外一个意思,读一百遍竟能体会出一百种不同的意境,读到后来苏红菱都不知该怎么理解这经文了。

    大半天功夫过去,苏红菱竟然一无所获,一如前几次修习这门功法一样,摸不着头脑,一点头绪也没有,根本不知道从何处下手。

    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才能修成这玄冥真解控水篇的第一层?修炼不成这第一层,自己岂不是要错失一场天大的机缘?

    莫非是自己太愚钝了?苏红菱不禁有点心烦意乱,又磨磨蹭蹭了数个时辰,还是不能领悟分毫。

    这时,不知怎么地,她脑子里陡然划过那天站在鳌拜壳上,横渡通天河去往玉秀峰的场景,登时福至心灵——这玄冥真解控水篇,号称能够操控冥河之水,这冥河之水是水,通天河的水莫非就不是水了么?

    或者观看一番通天河的滔天江水,借势悟势借水悟水,方能能从中领悟些许玄机?如今别无他法,这倒是个可以试一试的办法!想到这里,苏红菱运转真气,借着一路月色直奔通天河。

    不多时,哗啦啦的水浪传来,江涛拍岸,通天河已经近在眼前!

    虽然不是第一次见到这条大河,再次见到,苏红菱仍旧是满心的震撼!此时圆月高挂,宇宙星辰引力大作,在通天河中引发了惊天的潮汐!

    这一条大河,白天景象雄壮,没想到夜里更要汹涌万分!数丈高的浪头一波又一波,哗啦啦的耳朵里全是惊涛拍岸的巨响,似乎脚下的土地都被这蕴含了巨大力量浪潮震动得隐隐发颤!

    与白天相比,这夜里的通天河才是真正的苏醒了,宛如一条匍匐在大地上的暗黑巨龙,趁着夜色魔性大作,翻江倒海疯狂作乱!

    “水性原本属柔,没想到万千之水汇聚在一起,竟然也有这般刚猛无铸的时候!”

    苏红菱被这气势万千的河水震撼,心中似悟到了什么,又似没有全然悟透,隔了一层轻纱一般,却始终难以捅破这层轻纱,得以窥见轻纱下的真容。

    空气中,水汽分外充盈,一度隐隐压制了她体内的火属性真气。这刚刚诞生不久的火属性真气,因为大日无常火焰刀功法属性的关系,染上了层赤红之色,蜷缩在丹田之中,老老实实。

    控水,控水!这般凶猛的河流之水该如何控制?想要制服猛虎,就要面对猛虎反噬!何况,这通天河的凶险,胜出猛虎不知凡几!

    苏红菱苦苦思索起来,脑子里陡然闪过大禹治水的典故。

    当年黄河流域洪水为患,帝尧命令鲧负责治水,鲧采取了“水来土挡”的策略,治理黄河九年,到死也始终没能消除水患。

    鲧一心牵挂部落,不忍族人常年遭受洪水泛滥之苦,死前嘱咐他唯一的儿子——大禹,继续完成治理黄河的大任。

    大禹则采取了与父亲截然不同的治水思想,堵不如疏,疏通河道,拓宽峡口,才能让洪水能更快的通过。

    于是,大禹带着尺、绳等测量工具将神州大地的主要山脉、河流作了一番周密的考察,最终定下了“治水须顺水性,水性就下,导之入海。高处就凿通,低处就疏导”的治水方针,结果一举将洪水制服,成就千古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