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小说 > 紫阳 > 第二百一十一章 后路断了
    周贵人沒想到莫问会如此回答。闻言不由得面露失望神情。

    “先生当日被逼出走。家父脱不得干系。飞鸟尽良弓藏确实大寒人心周贵人一声浅叹。

    “贵人误会了。我并沒有记恨令尊。不然也不会接到贵人传讯立刻舍了大军南下与贵人相见。我已经与赵国定下了契约。赵国答应并兑现了我提出的三个条件。在沒有收复东北三郡之前我不能中途毁约。此其一。其二。人的命数和寿数由上天决定。道士只是代天行事。即便是常人命数也不敢随意更改。更何况是龙蟒之命莫问出言解释。

    “若是王儿能够继承大宝。当由妾身垂帘主政。第一时间更新到了那时行事就无需听从家父之言。先生可还信得过我周贵人抬头看向莫问。

    “我自然信得过贵人。也相信王爷登基之后会命我为帅挥师北伐。但我现在已然骑虎难下。中途毁约不是君子所为。哪怕是虎狼之约也不能毁之莫问摇头说道。他沒想到晋国皇帝会如此短寿。早知如此就耐心等上一年半载。而今抓了个烫手的山芋在手里。明知道眼前是个莫大良机也无法再度争取。

    周贵人闻言沒有立刻答话。莫问在赵国的境遇她是知道的。她本担心莫问会把持不住背离初衷。但见到莫问衣着一如往昔便打消了心中疑虑。虽然莫问被封王侯。但他此时的衣着与离开时别无二致。这说明他一直与赵国保持着距离。

    “相命之术乃道门旁学。我只是粗通。本不该妄言。不过观两位王爷面相。当不是短命之人莫问沉吟片刻出言说道。

    “多谢先生指点周贵人闻言很是欢喜。虽然在此之前也有道门中人为她的两个孩儿推过命数。但她只相信莫问。

    “按照令尊的行事之风。想必已经寻得相助辅弼之人。不知是僧是道莫问端起茶杯出言问道。

    “先生恰好问到关键。前任国师丧命之后国师一职一直空缺。更多更快章节请到。周家和褚氏皆有心寻体己之人替补。家父所选皆是道人。褚氏一族寻的还是僧人。定于本月十五辩法正位周贵人说道。

    莫问放下茶杯点了点头。国师是一个国家宗教信仰的领袖。得了此位就能左右民众的信仰。争夺皇位的双方自然会极为看重国师的归属。

    “那三位道人是三清哪一宗莫问出言发问。

    周贵人沒有答话。离座站起走至北侧壁柜拿过了一张文柬递与莫问。

    莫问探手接过。翻开之后发现上面写着六个人的名号。前三位是道士的道号。后三位是僧人的法号。其后都有出身來历。

    “这个人是不是你的同门。更多更快章节请到周贵人走到莫问旁边伸手指着文柬上玉衡子三个字。

    莫问闻言点了点头。与此同时屏住呼吸不闻周贵人的淡香体息。百里狂风当日败走之后是径直南下的。那时候他就猜到百里狂风会回晋国。不过他却不曾想到百里狂风会有心染指晋国国师。

    “此人可有胜算周贵人面有喜色。

    莫问闻言沒有立刻答话。文柬上的三个道人百里狂风被排在了第一位。随后才是玉清和太清的两位道人。由此可见周家是极为看好百里狂风的。百里狂风南下的时间并不长。无甚名声。周家如此看重百里狂风。更多更快章节请到。想必是因为他先前留下的上清准徒余威。但周家并不知道七位上清准徒的修为其实差距很大。根据那三个僧人的法号排序可以大致推断他们都是上一辈的僧人。年纪不会太小。与他们比拼百里狂风沒什么胜算可言。

    “此人正直勇猛。修为却不是很高莫问摇头说道。文柬上并沒有说明百里狂风是毛遂自荐还是受邀出山。不过不管是哪一种原因。百里狂风争夺晋国国师都有与他置气的成分。

    “你能否在建康多待几日周贵人转身回到方桌对面。

    莫问沒有急于回答。本月十五离今日还有八天时间。他离开平州的时候说的是最晚七天回返。更多更快章节请到。如果在建康再待上八天。加上去邺城借用僵尸。回到平州至少也在十几天之后。其实晚几天回去也沒什么大碍。他此时犹豫的是要不要相助百里狂风。

    “此人与你交恶周贵人见莫问皱眉不语。出言猜测。

    “即便志向不同终究还是同门。我实话说与你吧。此人威猛有余。谋略不足。可为大将。却难为国师莫问摇头说道。他决定不帮助百里狂风。他对于朝廷内部的权势争斗很是了解。百里狂风如果陷身其中势必会遭人算计。而且琐事缠身也不利于他的修行。

    “我会告知家父。由他权衡处置周贵人缓缓点头。

    “无需如此。玉衡子不是三岁孩童。由他自己做主吧莫问摇头说道。

    “也好周贵人再度点头。

    随后很长一段时间二人都沒有说话。莫问在斟酌要不要暗中干预此事。如果沒有百里狂风掺杂其中。他会前去驱走褚氏寻到的那三位僧人。剩下八天的时间褚氏也來不及再找合适的人选。届时国师自然是道门中人。不管是对周家还是道教都是有利的。但是百里狂风一参与。他就不方便暗中帮忙。他很清楚百里狂风现在对他大为鄙夷。倘若知道他从中帮忙一定会感觉别扭。他不希望将双方的关系搞的太过复杂。

    “你我私交匪浅。我也有心相助你们。只是无暇抽身。如果你认为确有必要。我回返之前会驱走这三位僧人莫问抬手指了指桌上的文柬。

    “先前若不是有你庇护我们母子。我们母子恐怕活不到今日。家父以怨报德已然令我大感惭愧。若是再受你恩情。让我何以为报周贵人既感动又惭愧。

    莫问离座起身。“若是不成。我会前來告知于你。贵人多加保重

    “不急于一时。今晚你就留下吧周贵人直视莫问。明语相留。莫问的言下之意是如果事成就不会再回來了。

    “不能坏了你的名节莫问微笑摇头。转而拉门而出。旋身凌空。经由后花园出了王府。根据文柬上的地址前往东城寻找天门寺。

    疾行于暗夜街头。莫问悄然叹气。他无法抽身参与晋国的皇权争斗。日后也就无法跻身晋国高层。因为不管是谁掌握了皇权。都会重用保皇功臣。说的直白一些就是晋国这条退路到此就断掉了。

    他明白这一点。周贵人同样也明白。周贵人可能猜到他日后不会再回來了。故此才会直言留宿。

    建康的寺庙很多。第一时间更新半个时辰之后莫问才找到了天门寺。以途中拿取的床单包了黑刀。蒙上面孔进入天门寺。方丈室并不难找。莫问见到方丈也不多话。径直以灵气破其气海。随即快速离去。

    莫问并不喜欢蒙面行事。此时蒙面乃是发乎善心。他不想枉杀这三个僧人。也不能泄露行踪。故此才舍易求难。实则砍掉一个人的脑袋远比击中他的气海要容易的多。

    文柬上写有三个僧人的名号。莫问寻找的顺序是自下而上。先对付较为容易的。将最为困难的留到最后。这样的安排是出于稳妥考虑。他知道自己并非天下无敌。也不认为对付这三人犹如探囊取物。

    第二个僧人是流云寺的无明。寻到后堂时莫问发现此人正搂着一眉眼秀气的小沙弥在呼呼酣睡。厌恶此人人品便沒有留情。黑刀出鞘一刀两命。

    最后一个是菩提寺。这是晋国最大的一处寺院。僧众有数千人。僧舍过千间。到得此处时僧人已经开始操行早课。分为了三处殿堂。这名僧人为兴字辈的僧人。是菩提寺方丈的师弟。念经时坐于方丈下首。

    此时天色已经开始放亮。莫问有些焦急。这三人必须在今夜一并除去。如若不然消息就会走漏。这僧人势必会有所防范。但此时这大殿中坐满了僧人。倘若贸然闯入必遭围攻。他并沒有把握在这么多人的围攻之下全身而退。

    沉吟片刻。莫问闪至斋堂。将一名正在择菜的小沙弥点了气穴带至正殿东侧。解开那沙弥的哑穴将他扔到了殿门西侧。那沙弥挨摔吃痛。发出了一声惨叫。

    惨叫声传出。殿内诵经之声瞬时散乱。方丈口宣阿弥陀佛带领众僧稳住诵经节奏。转而示意坐在其下首的兴光和尚外出查看。

    莫问见状大呼侥幸。他也是在赌。赌方丈会差遣身边的人外出查看。

    由于那沙弥发出惨叫是在门西。故此兴光和尚出门之后是向西看的。莫问趁机出手。击中了他的气海将其震回了大殿。

    莫问一击得手。立刻施出身法向北疾掠。尚未掠出寺院。身后便出现了十余位可以凌空的僧人。这些僧人速度不慢。一直尾随追赶。

    莫问并未在城中逗留。而是快速掠出了建康。进入了城北树林。落下身形自林中取道西行甩掉了追兵。此时天色已经大亮。莫问去了面巾。自山野之中向北回返。

    将对手一一废杀。他的心中安定了许多。他本身还肩负着重担。能够帮周贵人的也只有这么多了。

    到得安全区域。莫问自山中废屋略作休息。随后继续北上。到得慕青所在的镇子是晚饭时分。莫问于暗处观察了片刻。发现慕青和老五的女儿在这里并未受气。这才悄然离去。此处是晋国地界。不宜泄露行踪。

    又行一日。回到了邺城。到得此时莫问方才发现自己之前忽视了一件事情。他只知道柳笙在太子府。却联络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