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倚剑定江山 > 第二章 烟波
    宋微宗宣和六年。

    光阴荏在,二十年时间便如白驹过隙一般从人间飞过,快得让人不敢眨眼,生怕两目相看之间便又错过了多少历史的沧桑,变了多少曾经的容颜,让人一声叹谓。

    这便是生活在末世王朝的悲哀,生怕一觉醒来,就换了庙堂,改了朝代。

    没有人能够阻挡历史车轮的滚滚前进,也没有人能参透这个风雨飘渺的王朝会有怎样的未来。

    前方偶有的捷报,义军抗今的大捷,总能叫人热血沸腾。可沸腾过后换来的不是失地的收复,反而是皇室一次又一次的出卖着那用鲜血换来的尊严。

    怎能不叫人失望?

    乱世之中,金兵蹄下,流的总是宋人的血,伤的总是泱泱华夏的心!

    是一种无奈,更是一种悲哀。

    反正变的是敌人的国号,从辽国到金国,不变的侵略;反正变的是人世,不变的山河;反正一切都是可以变的,不变的却是及时行乐!

    扬州瘦西湖,自古便是人间繁华的极点。杜牧有诗为证:十年一觉扬州梦,赢的青楼薄幸名。说的便是这样一幅纸醉金迷,灯红酒绿。

    就连这样一个冬夜,又是一个冬夜啊,瘦西湖也是一片的繁华景象。湖中游船上的管弦丝竹和湖边酒肆里的欢歌笑语交织成了一张漫天的大网,铺天盖地的热浪好象连桥边的二十四捎红药也能催开。

    这繁华中及至中的极点便是这百年老店——万福楼。

    万福楼共分三层,一层是散做,中间是供歌女、舞姬以及戏班表演助兴的高台。二、三层是雅座,临水的一面是小窗,临台的一面是金钩珠帘,两边墙上挂的是些名人的字画,不过都是赝品。粉墙上有些文人墨客的酒后之做,龙飞凤舞的,这其中倒还真有一些是名家字迹。这里日日爆满,帘外青歌漫舞,帘内杯影交错,真不愧是一座人间仙镜。

    此时的万福楼又是高朋满坐,雅座之中,珠帘或卷或垂,一片杯盏相碰之声。

    一楼的高台之上坐着个歌女,一曲唱完后站起了身来。台下是一片哄然叫好之声,金银白细更是丢向台上。歌女忙道几个万福,拾了几个赏钱后便退了下去。

    那歌女退下去后,一位半老徐娘走了上来。喝酒的众人见此都是一楞,接着便讪笑了起来。

    二层的雅座之中传来一阵轻笑,发笑的是一位年约二十的青衣少年,剑眉下的双眼如新月一般。此时他眉角轻扬,转头向身后的白衣少年说道,“公子,你看这老女人也敢上台,真是可笑。”

    白衣少年没有回头,也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窗外,绝世而独立,好象这里的一切都与他无关一样。

    青衣少年又唤了一声,“公子?”

    依旧没有应声。

    青衣少年也不禁向窗外看去,只见窗外的冷月之下有几株梅花,犹自含苞,连多花也没有。

    “这有什么好看的,家里不多了是?”青衣少年嘟嚷了一句,接着说道,“难道你要把它们看开了不成?”

    白衣少年仍旧没有回头,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这梅花又岂是为人开的。”

    青衣少年笑了笑,“我说不过你,你找的那人什么时候来?”

    白衣少年回头指向楼下一个喝的酩酊大醉的汉子,“来了。”

    “就他?

    白衣少年听出了他话中的怀疑之意,解释道,“你可不要小看了他,他可是名震西北杀手,若能将他收如我雪楼,对我的大业定有帮助啊。”

    “王恒!”不难听出青衣少年话语中的惊讶之意思,“这个醉鬼居然是‘霸刀’王恒,你怎么知道他在这里?”

    白衣少年笑着,“雪楼眼线遍布天下,要找个人还不容易吗?”

    “王恒素来傲慢,公子怕要收服他不容易吧。”

    “真的吗?”白衣少年一句话说出来,让青衣少年一惊,是啊,公子有什么事办不成呢?也是因为这样,自己当年才会说服爹将整个家业叫给他,鼎力助他完成一番大业。

    好象听到了楼下说什么,白衣少年侧耳听着外面的嘈杂声,问青衣少年,“你听到刚才外面什么了吗?”

    “好象是一个人在叫那徐娘,似乎是迎春楼的张麽麽。”

    “迎春楼?”白衣少年低声说道,“是不是那座官妓院?”

    “你什么时候对这些……”青衣少年笑起来眼睛眯成了一条线。

    白衣公子却不理他,起身走到卷帘边,朝外看去,问道,“他刚才说是不是要卖一个歌女来着?”

    “是啊,好象就杜若兰来着。“话一出口,青衣少年也觉得这名字有点熟悉。

    “你可还记得杜将军的女儿叫什么名字?”白衣少年问道。

    “杜将军的女儿?”青衣少年此时眼里也是一亮,“对,就叫杜若兰,她肯定是杜将军的女儿。杜将军蒙冤被害,家人被发配,女眷就卖到了官妓院,义军救出杜夫人的时候她不就说要被卖到迎春楼吗?”

    “是啊,真想不到能在这里遇上她,咱们一定得就她。”白衣少年点了点头,声音依旧很低,却多了几分威严。

    青衣少年走出了帘内,靠在了一根廊柱上,看着下面。

    那杜若兰不愧是将门之后,双眉之间一股英气,虽然流落风尘,却也如一抹冰霜般清冷。

    楼上那些见惯了莺莺燕燕的执跨子弟、王孙公子,何曾见过如此女子,此时都是色心大起。纷纷走出珠帘,来到回廊边,竞相喊价。不多时,杜若兰的身价已被喊至二百两。这在一个初出茅庐的官妓上,已是非常的高了。

    那张麽麽此时已是笑得合不陇嘴,左一个万福,有一个谢谢。

    “三百两。”有人叫道。

    “谢谢徐公子。”张麽麽见是位熟客,连忙谢道。

    还没有谢完,楼上便传来了一个漫不经心的声音,“等等,我出,一千两。”

    张麽麽抬头看去,只见二楼上站着一位模样俊朗的青衣少年,却不甚熟识。

    “我出两千两。”徐公子自不肯罢休。

    楼内众人都是一片哄然叫好之声,因为即使是当时最红的名妓也不过是这个价。

    青衣少年把有价格翻了一翻,“四千两。”

    此刻四周的叫好声几乎能把万福楼掀翻了,二三楼的珠帘差不多都卷了起来,只剩下了青衣少年身后的那一间。

    此刻杜若兰仍是一动不动,好象这一切都与她无关一样。

    徐公子涨红了脸,咬牙道,“我出六千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