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小说 > 刀丛佛影 > 三七、刘聪去世 靳准作乱
    汉太子、丞相刘粲总是觉着刘义是个祸害,尤其是作为太子,最厌恶“太弟”这个词。公元317年三月,他指使他的党羽王平对太弟刘义说:“刚刚接到国主密诏,说京师将有变乱发生,上下人等都应当内穿甲衣以防备不测。”

    于是太弟刘义命令东宫臣属及兵士都在外衣里边穿上甲衣。

    刘粲再派人飞速转告靳准、王沈,让靳准禀报汉主刘聪说:“太弟刘义准备作乱,手下已内着甲衣了。”

    刘聪大惊,说:“怎么会有这种事情呢?”

    王沈等人都说:“我们早已听说太弟刘义有犯上作乱之心,多次上言,但陛下长短不信我们的话。”

    刘聪命令刘粲率军包围东宫。因为太弟刘义身兼“大单于”一职,刘粲下令让靳准、王沈带兵拘捕了听命于东宫的氐、羌酋长十多人,严刑拷问,把他们的头颅都枷锢于高木格之上,烧红铁器炙灼双目,酋长们经受不住这些酷刑,便诬陷自己和刘义共同谋反。

    王沈等人拿着刑讯逼供得到的承认谋反的供词呈送刘聪。

    刘聪对王沈等人说:“我现在才知道你们的忠心!你们应当追念知无不言的训诫,不要怨恨过去不被信用!”

    于是下令诛杀东宫属官,又诛杀平素与刘义亲近、交厚而被靳准、王沈等人憎恶怨恨的大臣数十人,坑杀士卒一万五千多人。

    四月,废掉刘义的太弟身份,改封北部王,不久刘粲让靳准杀死了他。

    刘义形神秀爽,为人宽仁有雅量,所以汉国很多上层官吏对他心存景仰。

    刘聪听说刘义死讯,悲伤痛哭,说道:“我们兄弟仅剩二人却不能相容,怎么才能让天下人都知道我内心这个时候的悲痛啊!”

    氐族、羌族反叛的人很多,刘聪让靳准代行车骑大将军职务,带兵征讨平定了叛乱。

    公元318年四月,汉国中常侍王沈的养女容颜美丽,汉主刘聪立她为左皇后。

    尚书令王鉴、中书监崔懿之、中书令曹恂进谏说:“臣听说帝王册立王后,效法乾坤相配之理,在世时承嗣宗庙祭祀,去世后配祀土神,必须选择道德传家、名门显族的女子,王后本人也应端庄贤淑,才能与四海之民的期望相称,使神祗满意。汉成帝立赵飞燕为皇后,结果使子嗣灭绝,社稷毁为废墟,这是前代的教训。

    “本朝从麟嘉年间开始,选立皇后不以道德为准绳。即便是王沈的妹妹或亲女儿,也不过如同阉宦丑类,尚且不能让她们沾污后妃之位,更何况王沈的婢女呢!君王六宫的嫔妃,都是王公贵胄的子孙,怎能轻率地让婢女做她们的主人!臣恐怕这不是国家的福兆。”

    刘聪大为生气,让中常侍宣怀对太子刘粲说:“王鉴这帮小子,口出狂言,傲慢无礼,目无君上,不再有君臣上下的礼节,望从速定罪!”

    于是刘粲命人收捕王鉴等人送往刑场斩首。金紫光禄大夫王延骑马赶来,要进宫劝谏,宫门守卫者竟然不给通报。

    王鉴等人临刑前,太监王沈用手杖逐个敲打着他们的身体对他们说:“你们这帮无用的奴才,还能再作恶吗?老公喜欢送美女给皇上,皇上喜欢接受美女,关你们屁事儿?”

    王鉴怒目圆睁,大声痛骂王沈说道:“阉党败类!覆灭大汉的人,正是你这样的鼠辈和靳准之流!老夫先走一步了,在那边我一定要向先帝控告你,把你拘押到地下治罪。”

    靳准对王鉴说:“我接受诏命拘捕你,有什么不对?你却说汉国覆灭是因为我?”

    王鉴说:“你杀死皇太弟,使主上蒙受不友爱不仁慈的恶名。国家豢养你这样的人,怎能不灭亡!”

    崔懿之对靳准说:“你的心肠像蛇蝎一样毒辣残忍,必定是国家的祸害。你既然要吃人,别人也会吃掉你。”

    没多久刘聪又立太监宣怀的养女为中皇后。

    公元318年七月,汉主刘聪病重,征召大司马刘曜任命为丞相,石勒任大将军,都领尚书事,禀受遗诏辅佐国政。刘曜、石勒固执地推辞,于是任命刘曜为丞相,兼雍州牧,石勒为大将军,兼领幽州、冀州牧,石勒推辞不接受。任上洛王刘景为太宰,济南王刘骥为大司马,朱纪为太傅,呼延晏为太保,同领尚书事;范隆仍为尚书令、仪同三司,靳准任大司空、领司隶校尉,轮流决断尚书所奏事宜。

    (十九日),刘聪去世。

    (二十日),太子刘粲即位,尊皇后靳氏为皇太后,樊氏号称弘道皇后,武氏号称弘德皇后,王氏号称弘孝皇后;立妻子靳氏为皇后,儿子刘元公为太子。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汉昌。刘聪葬于宣光陵,谥号是昭武皇帝,庙号烈宗。

    靳太后、弘道皇后、弘德皇后等人年龄都不到二十岁。父皇刚去世,当了皇帝的刘粲就对这些“母后”百般调戏、动手动脚,并没有什么悲戚难过的样子。

    父皇去世的当天晚上,刘粲就爬上了皇太后靳氏的床。

    此后他走马灯似的在这几个“母后”的宫室里轮流“赶场”、走马观花,乐此不疲。

    靳准见状,比刘粲还兴奋。他私下怀有异志,早就摸准了刘粲的脉搏,摸清了他的底牌。皇帝刘聪一死,现在夺取皇权的最大障碍就是那几个顾命大臣,只要先借刘粲之手把他们统统除掉,然后就可以把这个刘粲玩之于股掌之上。

    这天靳准悄悄地对刘粲说:“好像听说诸位公卿准备像商代伊尹、汉代霍光那样代摄朝政,杀掉太保呼延晏和我,让大司马刘骥统领万机,陛下应当早作准备。”

    刘粲不听——不是他不想动手,实在是他父皇的几个后妃太招人喜欢了,其他的一切都可以往后拖一拖。

    靳准恐惧——他既担心这个刘粲看出他的用意,又害怕夜长梦多,不仅自己的皇帝梦无法实现,而且还要死无葬身之地。

    靳准便找到他的女儿靳皇太后和靳皇后,告诉她们:“听说那些顾命大臣要拥戴济南王刘骥呢?一旦他们造反成功,你们想想吧,皇帝和你们的老父亲,还有你们还有好下场吗?”让皇太后靳氏和皇后靳氏二人共同吹吹枕头风,劝说刘粲。

    显然,好色的男人在枕头上,耳根子是最软的。在两个靳氏莺声燕语的哭啼声中,刘粲听从了靳准的计策,他是这么想的:父皇遗诏让这么多人轮流决断国家大事,还要我这个皇帝干啥?父皇你当初怎么不设这样的轮流执政的机构呢?这些人不服从朕这个皇帝咋整?不杀他们早晚都是祸害。

    于是刘粲下令:收捕太宰刘景、大司马刘骥、刘骥的弟弟车骑大将军吴王刘逞和大司徒齐王刘劢,并全部处死。朱纪和范隆逃奔长安。

    八月,刘粲在上林练兵,准备征讨石勒。

    刘粲为了好好享受“快乐时光”,任命丞相刘曜为相国,总督内外军事事宜,仍然镇守长安。任命靳准为大将军,领尚书事。这样,刘粲在后宫就可以任意游乐了。一切军国大事,全由靳准决断。

    靳准趁机假称诏令,让堂弟靳明任车骑将军,靳康为卫将军。

    靳准加紧了作乱的步伐。靳准想拥有金紫光禄大夫王延的拥戴,便去找王延商议。没想到王延不但不肯依从,而且还飞马直奔皇宫准备告发,然而在皇宫附近遇见靳康,被劫持回来。

    靳准便领兵登上光极殿,派甲士去抓刘粲。刘粲正在宫里跟两个靳氏喝酒嬉闹,士兵们把他押解到靳准面前。

    他愤怒地指着高高坐在御座上的岳丈,恼怒地说:“你是我最信任的最重用的亲人了,为什么还要背叛我呢?”

    靳准说:“你想想,自从你当上丞相之后,干过几件人事呢?你父皇去世,你从没有想过如何励精图治,只是想着吃喝玩乐,多多占有你父皇的妃子皇后,这成什么体统啊?你说说你配当这个皇帝吗……”

    数落了他一番之后,命令士兵把他拉出去杀了。这个刘粲当皇帝的时间比他的伯父刘和多那么几天而已。

    靳准又命令将刘氏的男男女女,不分老幼都斩杀于东市。又挖掘刘渊、刘聪的永光、宣光两座陵墓,斩断刘聪尸身,焚毁刘氏宗庙。

    靳准自称大将军、汉天王,行使皇帝权力,设置百官。

    靳准对安定人胡嵩说:“自古以来没有胡人当天子的,现在我把传国玉玺交给你,让你去还给晋王室。”

    胡嵩闹不清这个靳准到底是真情还是假意,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当然不敢接受。靳准一看不服从命令,一怒之下,杀掉胡嵩。

    靳准派出使者告诉司州刺史李矩说:“刘渊是匈奴屠各部的小丑,乘着晋朝内乱,矫称天命自立为天子,使得晋怀帝、晋愍帝被俘身死。我立即率众扶侍二帝梓宫送往南方,请报知皇帝。”

    李矩急速上表元帝。元帝也不知真假,见有这等好事,便派太常韩胤等人奉迎梓宫。没想到,靳准果真把两位晋帝的梓宫送了过来。

    汉国尚书北宫纯等招集晋国民众,在东宫建堡固守,被靳康攻灭。靳准想让王延任左光禄大夫,王延骂道:“屠各族(匈奴的一支)的逆奴,为什么不快把我杀了,把我的左眼放在西阳门,好看相国刘曜攻进来;把右眼放在建春门,好看大将军石勒攻进来!”靳准杀了王延。

    相国刘曜得知朝中有乱,由长安前来救难。石勒也率五万精兵讨伐靳准。

    作为刘汉皇族的刘曜起兵平叛在所不辞。而石勒纯粹想趁机捞一票,他命令大将张敬先率五千骑兵为先锋,自己亲率襄国五万精锐大军蜂拥而至。不仅如此,石勒的部队甚至比刘曜的部队还先抵达平阳附近。占据襄陵以北平原。靳准多次挑战,石勒坚壁不出,耗去敌人锐气。

    十月,刘曜到达赤壁(山西省河津县西北)。太保呼延晏等从平阳来归附,与太傅朱纪等共同拟上皇帝尊号。刘曜便即帝位,大赦天下,只有靳准一族不在赦免之列。改年号为光初。以朱纪领司徒,呼延晏领司空,太尉范隆以下诸人都官复原职。任石勒为大司马、大将军,加九锡,增封十郡为私邑,进爵为赵公。

    石勒在平阳进攻靳准,巴人、羌人和羯族人投降的有十多万人,石勒把他们全部迁徙到自己统治的郡县内。

    汉主刘曜派征北将军刘雅、镇北将军刘策屯兵汾阴,与石勒共同讨伐靳准

    靳准派侍中卜泰赠送御用车轿、衣服给石勒,向他请和。石勒囚禁卜泰,把他押送到汉主刘曜那里。

    刘曜对卜泰说:“先帝刘粲末年,行为实在是违背人伦。大司空靳准行使伊尹、霍光那样的权利,使得朕能登上君位,功劳很大。如果能早日迎奉大驾,我会把政事全部委托他管辖,何况免除一死呢!你为我进城去向靳准原原本本地传达我的意思。”于是,刘曜偷偷与卜泰结下了盟约。

    卜泰回到平阳转告靳准,靳准自己觉得杀害了刘曜的母亲、兄弟,犹豫不决。

    然而,刘曜开出的丰厚条件让靳准的手下都眼红了。如果投降石勒,生死未卜;而投降刘曜呢,起码不会有生命之忧了吧。杀掉靳准,将是自己最大的进身之阶。于是,卜泰联合靳准的堂弟靳康等人,诛杀了靳准,共同推举尚书令靳明为盟主。卜泰再次充当使者,将六枚传国玉玺送交刘曜。

    刘曜见到卜泰,大喜,对他说:“让我能够得到这神奇的玉玺,坐稳帝王位置的,是您啊!”

    石勒得知大为恼怒,他传令增兵进攻靳明,快马命令在后方的石虎,统帅幽州、冀州的所有大军,准备一举灭掉靳明。而靳明也毫不示弱,也整军从城内杀出。一战之下,靳明军不是石勒的对手,被杀得大败,将士的尸体绵延一公里远。自此,靳明关闭城门,坚守不出。

    石虎率领幽州、冀州的军队与石勒会合,进攻平阳。靳明多次战败,于是派遣使者向汉主求救。

    汉主刘曜派刘雅、刘策相迎,靳明率平阳士民一万五千人逃奔汉国。为了避免与石勒军队可能的冲突,刘曜退兵驻守到屯西部的粟邑。然后根本没有遵守原来的契约,拘捕靳氏家人,不分老幼全都杀掉。刘曜从平阳迎回母亲胡氏的灵柩,安葬于粟邑,号称阳陵,上谥号为宣明皇太后。

    石勒并没有跟刘曜翻脸,眼睁睁看着他接受了靳明率领一万五千人的投降。然后石勒率军进入平阳。焚毁平阳的宫室,让裴宪、石会修复永光、宣光二座陵墓,收敛汉主刘粲以下一百多人尸体入土埋葬,安排好戍守的军队,然后带着平阳城内的浑天仪和皇家乐器回到襄国。

    这次出战,石勒虽然没能接收平阳的士民一万五千人,但是他的收获很大:一是他占据了汉国过去的京畿之地;二是接受了巴人、羌人和羯族人十几万人;三是修复汉主陵墓,收买人心。他的收获比之得了传国的六颗印信的刘曜,应该是大大超出了吧。

    刘曜回师之后,迁都长安。建筑前殿“光世殿”,后面建筑“紫光殿”。刘曜立其妻羊氏为皇后、儿子刘熙为皇太子,其余各子均进封为郡王。

    刘曜下诏说:“我的祖先发迹于北方,刘渊祭祀汉的宗庙,不过是为了顺从民意。如今,我们应该改国号,确定以匈奴的单于作为祖先。”于是,大臣建议改国号为赵,从此建立了存续十年的刘赵帝国。

    给读者的话:

    手机网站本周正在封推,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