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决胜天下 > 第七十九章 跟随历史的脚步
    当陈胜和虞姬携手出现时,文臣武将济济一堂,早已恭候多时。

    君上新婚,正式拜见夫人,绝非虚礼,是有重大意义的。

    他们之所以辅佐陈胜,是看到了他的未来,有成大事的希望。将来论功行赏,也好裂土封侯,封妻荫子,世代富贵。

    这些是建立在两个基础上的,一个是陈胜可以建功立业,封疆立国。第二个便是君王之家的血脉传承,代代相传。

    一个后继无人的君王,很难让人看好,并用心辅佐。尤其是乱世崛起的枭雄,倘若有优秀子嗣传承,便只能是昙花一现,没有人愿意长线投资。

    陈胜虽说身强体健,但已经年有三旬,却尚无子嗣,在这个年代已经算是比较少见了的,已然有点“晚年”无子的架势。

    虽说男人五六十生子的大有人在,但君王之家牵涉到一个王子成长和教育的问题,幼主即位自古以来就是社会动荡的缘故。

    不是历朝历代都有周公那样的人才,不是每个幼主都能如成王那般幸运。

    今陈胜大婚,自然是意义非凡,文臣武将们都很是欣喜,期待着来年虞夫人能够生下一位小公子,阳城君也好后继有人。

    虞姬成为阳城君夫人,众人都心服口服,毕竟虞姬的姿色品貌没的说,还是虞子期大将军的亲妹妹,沐阳豪族之女,出身不低,又曾是君上的救命恩人。方方面面和君上都十分匹配,可谓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是以当虞姬出现时,众人纷纷躬身施礼,态度十分恭敬。

    要说特别的唯有虞子期,虞姬本是他妹子,如今却是君上夫人,尊卑有别,做兄长的必须要向妹妹行礼。

    不过这不算什么,前代有臣子之女成为王后,父亲拜女儿的事情多了去了。因为妹妹的缘故,虞子期已然升格为外戚,更亲近的一些,不过也需要注意更多事情。

    自古以来,外戚和君王的关系都是很微妙的,虞子期很清楚,为了妹妹和虞家的将来,自己必须更加努力,且谨慎行事。

    和众人见过面之后,虞姬便先一步离开了,她知道丈夫要和文臣武将们商议大事。虽说是贵为阳城君夫人,但军政之事她不能轻易插手,尤其是兄长虞子期备受重用的情况下。

    “君上,魏先生处送来的消息,项梁战死定陶,李由战死雍丘!”

    尉僚的存在是绝密的,因其乃魏国大梁人,便化名为魏先生,便于保密,私下里为陈胜打理情报事宜。

    不过才月余时间,情报传输渠道已经布置了很多,这两份情报的传输速度至少比平常快了两日,至少远比项羽和楚怀王报丧的速度快。

    “哼,看来武信君太过急功近利,一下踏上取死之道,没能及时身退步啊!”陈胜淡淡应了一声,项梁之死在意料之中,没有丝毫意外的感觉。

    或许陈胜也希望看到这样的局面吧,可当切实发生时,却又没有丝毫兴奋感言。当然了,也谈不上悲伤,虽说同为楚人,但终究分属不同阵营,为项梁悲伤……似乎谈不上!

    张良和陈平早就看出来,君上很早之前就判定了项梁的命运,如今看来,果然如此。虽说陈胜的推断也是有理有据的,但他们总觉得其中有不少玄妙神奇之处。

    就像尉僚先生所言,陈胜身上有着太多不可思议,有时候会让人觉得匪夷所思,难以捉摸!

    “君上,估计项氏报丧的使者不日就会前来,怀王那边可能也会有诏令,我们须得早做准备。”陈平沉声建议。

    “这是自然,项梁好歹也是武信君,上柱国,定陶之死虽说死于轻敌冒进,却也算为国捐躯,前去吊唁是应该的。”

    陈胜道:“出了这么大的事,楚国上下必然震动,彭城和盱眙有不稳定的趋势,如此怀王应该会有所应对,看样子,该是我们回去的时候了。”

    “确实如此,武信君一死,项氏群龙无首,楚国形势发生改变,此时回去,大有可为。”蒲将军对此似乎颇为乐观。

    陈胜笑道:“先不要大意,项梁死了,可项氏依然强大。别忘了,项羽刚刚在雍丘斩杀了秦三川郡守李由,可谓大功一件。”

    “项羽,这倒是……”蒲将军与项羽有过接触,知道此人厉害之处,点头道:“确实如此,只是项庄才是项梁嫡亲之子,已然从定陶成功突围,项氏之主会是……”

    “项庄到底太嫩了,如今项氏能够担当大任的唯有项羽,想必项梁临死之前不会做出糊涂的决定。”张良悠悠道:“还有那些江东虎将,眼下或许也只会臣服于项羽。”

    “初生牛犊不怕虎,项羽少年英雄,未必不如年老多顾虑,固步自封,易于自满的项梁,此人或许是个劲敌,不可轻视。”

    陈胜用自己高瞻远瞩的目光做出精准判断,及时提醒麾下众人,以免因轻敌犯错。

    他很期待项羽的表现,是否会如原来历史上那本惊世骇俗?无论如何,此人都会是个劲敌,必须要小心提防。

    “是!”众人齐齐称是,在见识过陈胜的精准判断力之后,他们不敢忽视君上任何一个预言和提醒。

    陈平笑道:“不过接下来暂时最嚣张的应该是宋义,项梁一死,他几乎是独占鳌头了。”

    “据魏先生得到的情报,项梁之死,宋义也是有份的,想来项羽和宋义之间,怕也会不死不休……”

    “如此,我们就等着看热闹吧!”陈胜笑道:“不过这次可是有限度的看热闹,宋义此人,为了一己之力,可以不顾国之安危,和项梁比起来是真小人,须得提防,至少不能让他坏了大事。”

    “是,属下等谨记!”

    “对了,李由战死了?”陈胜轻声问了一句,眼下和此人没有丝毫接触和关联,只是单纯确认一下历史的轨迹是否同步。

    “没错,雍丘城破,李由率军突围不成,与楚军鏖战至最后,死在项羽戟下!”出于某些原因,尉僚对秦人,尤其是李由的情况了解的十分清楚。

    说到这里,陈胜突然心中一动,李由乃李斯长子,而今战死,那么身在咸阳,已经被赵高诬陷下狱的李斯再无外援,似乎逃不过原本历史上“腰斩”的宿命。

    李斯,也许尉僚重点关注的是他吧!

    一瞬间,陈胜想到了李斯整死同门师兄弟韩非的旧事,仿佛把握到了些许尉僚和李斯之间的恩怨。也许尉僚离开咸阳并非因为秦始皇刻薄寡恩,兴许是某些人嫉贤妒能也说不定……

    搞清楚了这一点,日后和尉僚交流起来,兴许能有些帮助,至少能避免类似的悲剧发生。

    在这一刻,历史车轮的大方面基本没有什么太大变化,该死的终究没能活下去,也许是宿命使然吧!

    不过这历史大趋势是否发生偏转,不能以几个人的生死在轻率认定,陈胜现在重点关注的是章邯的动向。

    唯有如此,才能断定,历史会走向哪个方向,自己的路又该怎么走?

    毕竟作为穿越者,最大的优势便是跟随历史的脚步,如此才能未卜先知,占尽先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