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春心 > 049渊源
    人世间机缘巧合,真可谓无巧不成书。

    高保全不知自己落脚的地方就是父亲寻寻觅觅多年主家之后,而方晴一家人也不知道,今天收容这一家,竟然是亲爷爷得力忠实手下的后人。

    在听高保全讲述他一家人遭遇时,方晴才知道此时国号叫华岳,先皇病逝,太子周锦宇继位,姜贵妃其子怀远王周锦阳在鲁阳起兵,战火波及到云泽州。

    云泽州素以“丝绸之地”著称,云泽丝绸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自远古以来,盛名不衰,一位诗人曾以“桑柔四郊绿”,描绘出云泽春天眼野桑林遍地,绿叶叠翠的景观,点染出云泽州蚕桑种植园和蚕乡的特异风光。

    在云泽生产丝绸最大规模有两家,一家是曹家,一家是高家。

    曹家家族祖辈都在云泽,子嗣旺盛根基很深,而高家则是外来户,靠着两辈人的努力、机缘和头脑在云泽发展起来。

    两家人做生意的风格随着一代代的传承而大相径庭,尤其是曹家。

    曹家二子曹鹤轩,成为曹家掌舵人后,急功近利,为了扩大曹家产业,将做生意的手法开始改变,可以用不择手段来形容。

    曹家虽然获得暂时利润,看着收效大涨,可是,这样的行径经不住时间的考验,长期以往在行业里就背上骂名,几年后,曹家的名声损坏,敢跟曹家做生意的人日渐稀少,为此曹家的生意慢慢地衰落下来,要不是祖辈留下大片桑园,恐怕早就捉襟见肘入不敷出了。

    由于曹家生意萎缩,高家因此拔地而起,几次跳跃成功在云泽脱颖而出。

    为此遭到曹鹤轩的嫉恨,几次打压未果,还引起曹家族人对于他的怨声载道,为了扭转自己被颠覆的危险,他冒功挺进,向叛军怀远王抛去连理枝。

    怀远王起兵自然需要大量财力支持,所以封曹鹤轩一个虚衔,为云泽州粮草使司同知,也就是为叛军在云泽州筹措粮饷。

    曹鹤轩手里有了权力,第一个拿高家开刀,高家迫于形势只好低头,没有根基没有家族雄厚的人脉,在曹鹤轩步步紧逼下,高家迅速垮塌,按理说病死的骆驼比马大,再怎么样也不至于身无分文,由于曹鹤轩怕高保全东山再起,不仅将家里所有财产全封,还将高保全投入大牢,要不是云泽商会成员集体出面作保,高保全恐怕为此搭上性命,最后,曹鹤轩答应放高保全一条生路,高保全只好携带妻女逃离云泽。

    方晴听完后嘘唏半天,国家动乱老百姓生活更为艰难,尤其在遇到强取豪夺的人,更是趁机公报私仇,高大叔两代人的心血就这样一下荡然无存,然而,这样的打击他依然能坦然面对,说话时面色平静,气息纯正温良,并没有含带怨毒憎恶,可想而知他的心胸多么宽阔,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他可真是做大事的人啊。

    谢芳草跟着高婶(高大叔的妻子)流了半天眼泪,最后没等高大叔说什么,自己就主动说:“留下吧,报恩的话以后别说,就当着我们帮你们一把,只是家里困难,吃的不好,别嫌弃。”

    高婶眼泪又四溢说:“她婶,你太客气了,别的不说,你们能收留我们,这个恩我们一辈子也报答不完。”

    最后,方晴说:“娘,家里地方小,今晚先安排高大叔他们住到韩师奶那吧,明天咱们在租个大院子,让高大叔他们住那里。”

    方舒平也赞同,家里地方小人手少,正好想着在租个大院,现在增加人手了,正好可以扩大生产。

    高大叔很惊讶,没想到这个家竟然是两个孩子来当,不过他面上并没有显露,他现在只是希望一家人能过上踏实安稳的日子。

    谢芳草带着陆婶和她的两个女儿去了韩师奶那里,方舒平上学去了,方晴这才安静的跟高大叔深谈。

    “高大叔,我家的情况您也看到了,爹爹不在家去南边打仗去了,哥哥需要读书,爹希望他能走仕途,所以家里基本都是我来掌管,我家生意刚刚起步,请您帮忙有些大才小用了。”

    “方小姐客气,高某将家里的祖业丢失,已是无用之人,不敢称为大才,惭愧。”

    “高大叔,我家的生意目前很小,但是发展前景很好,正缺少一个人帮着运作,我年龄还小,但对于生意还算无师自通,要是有您的帮助,可谓是如虎添翼了。”

    “方小姐如此年幼,能说出此番话就可看出见识不凡,真另高某惊叹,只要是高某能做的,您尽管吩咐,高某当全力为之。”

    “嗯,我知道您的心,但是您有家有孩子,总不能身上一直没有银子傍身,所以,我想这样,我想聘请您做一方豆品的掌柜的,月银五百文,外加一成分红。”

    “哎呀,当不得,方小姐,您救我内人的命,你们又收留我们一家,怎么还能要银子?千万不可,要是这样真让我无地自容啊,”高保全脸色有些涨红激动地说。

    “高大叔,您做生意这样长时间,应该知道咱们这样不清不楚的合作,长此以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还不如现在丑话说到前面,咱们还是先小人后君子的好,”方晴可不想留下隐患,还是未雨绸缪的好。

    “这样吧,既然方小姐这样坦诚,我也就不客气了,每月五百文工钱我要,年底分红利就别给我了,我经过一场大难想明白了,钱多并不是什么好事,关键是一家人平安无事的生活在一起,才叫幸福,钱够花就行,不需太多,”高保全感慨的说。

    方晴从他表情中能看到他内心的痛苦,也能体会他的感慨很真,看样子是看开了,可是,这只是一时的心情,要是以后转变了呢?人变化很快很难说,一个时期一个心情,谁知道以后变成什么样子?

    最后,在方晴极力要给分红下,高保全终于同意收取分红,只是由10%变成分红5%。

    刚刚商谈完,方晴就让谢小亮带着高大叔一起给福来饭庄送豆腐干,顺便将契约签了。

    有了高大叔方晴好多地方就不用亲自出头露面。

    到了申时,胡大叔来了,方晴将包好的豆腐干递给他时,他却摇头说:“这太少了,我是来跟你订货的,我们头说了,豆腐干不用尝了,他已经在饭店吃过了,很好吃,这不就让我来直接订货,呵呵。”

    方晴惊喜的瞪大眼睛,二表哥谢耀宗激动的有些结巴问:“胡…大叔,那…你们…你们…要多少啊?”

    胡大叔拍了他肩膀一下说:“不多,就十斤吧,不过过几天恐怕还要增加,因为大部队就要过来了,咱们这还要修码头,你看吧,过几天镇子的人该成倍增加喽,你们的豆腐更好卖了。”

    方晴听到此消息,脑子迅速开始转动,一连串的想法冒出,她心里狂跳不已。

    军队买东西都是一天一结,每天豆腐干和豆腐的收入,大概在五百文左右,不知福来饭庄能不能提前给些定金?

    送走胡大叔,方晴跑了出去,她又来到码头那个坡上,望着布满军队的码头琢磨着:修缮码头是为了战事,派大部队过来,就是将篦子镇作为一个据守点,既然又是据守又是修缮,目的就是为了守住这个渡口,不让叛军从这里打过来,这说明此处的重要性,也说明还能过上一段平静的日子。

    修码头不是一时半会能修好的,需要大量的民工,篦子镇将人满为患,到那时,就是开个小饭馆都能赚钱,唯一遗憾的就是时间短,因为不知什么时候战火就烧到这里来了。

    等她回去后,高大叔他们已经回来,契约定下并交了税成为红契,这些高大叔很熟,谢小亮跟着学了不少东西。

    福来饭庄给了二两银子作为定金。

    忙完这事,谢小亮就带着高大叔出去找房子,方晴也跟着去了,她看中一个大院子,挨着码头,虽院墙有些破落,但好在临街,不知此院是谁家的,一直在那荒芜,要是能买下来就更好了。

    晚霞映红天际,堆砌的云被渲染的五彩缤纷,方晴望着美景笑得很开心,觉得自从搬出方家就一直顺利,犹如想睡觉就有人递枕头一般,要是战事不在这打就更完美了。

    ~~~^_^~~~~~~^_^~~~

    抱歉,今天发文发晚了,今天停了一天的电,直到晚上快十点才来,女人急忙赶稿,还是发得这样晚,字少了点,明天一定补上….接着索票,请大家多多推荐收藏,鞠躬感谢哈….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