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春心 > 050投资
    大院原是一个姓吴家的,由于儿子作奸犯科被发配,老两口为了儿子在路上少受些罪,就陪同着去了发配之地。院子被作为罚款充公成为朝廷财产。

    官衙不善管理,正想着拍卖,就遇到方晴想购买此院。

    谢小亮的意思是租,可是官衙不租只卖,不过价格很便宜,只要二十两,毕竟院落还要做简单修缮才能使用。

    方晴又一次将规划说出来,要从韩师奶处借了五十两银子,用二十两银子将其买下,上了税过户到娘名下,还余二十八两,加上福来饭庄的二两银子,三十两不仅要修缮院里的房屋,还将院墙拆除,起了一溜门面,一共是五间,虽钱有些紧,但是每天都还有收入,也算是将将够。

    五十两银子对于方家来讲不是小数,虽然有福来饭庄的契约,能保证一年之内还清,但是毕竟战事临近,未来发展如何不可知,假如战火起,不仅银两还不上,还拖累韩师爷一家手头没了银子,所以以谢芳草为代表,还有小舅谢小亮都很反对。

    方晴绷着小脸认真的解释:“既然朝廷派兵过来,势必要守住这个码头,怎么能轻易让叛军过来呢?要是战火烧到这里,恐怕北边已经差不多全部失守,早已经成为叛军的天下,到那时,别管哪个人当皇帝,咱们都要吃饭都要生活,依然还要卖咱们的豆腐,这个大院怎么能是损失?就是出租的收入,也能将咱们一家养活了,这个价可是机会难得啊。”

    方舒平听完方晴所说,马上举双手赞成,谢芳草眼光又投向高保全,虽不是很了解,但毕竟年龄大了,又经历过许多事。

    高保全正望着这对小兄妹,眼神透出赞赏和惊异,真是天下无奇不有,这样小的孩子竟能见识长远,敢在这样的战乱中,投下大笔银子盖房,不可不承认胆识过人,难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缘故?

    见谢芳草带着询问的眼光,就忙说:“咱们家有豆腐干这样新鲜货品,想必不愁卖,加上豆腐的收入,一年算下来也算可观,要是战事没有打起来,这些银子只需半年就会还清,所以,这个院子值得投资。”

    对于镇子过几天的发展形势,方晴并没有让二表哥跟大家说,她怕引起家人不必要的恐慌,尤其是娘,本就胆小,知道了还不连买卖都不做了,直接带着他们回姥姥家去了,要是那样的话,可就误了难得的商机。

    韩师爷和韩师奶对她这样的做法很支持,毕竟能碰到这样便宜大院机遇难求,虽是战火快要烧到篦子镇,但是买下后将永远是自己的,就是几个门面租出去也会让娘几个过活,也算是在镇子上站住脚跟。

    最后在谢芳草埋怨又借了一堆债务和给韩师奶添麻烦的唠叨中,此事就算定下。

    方晴的目的总算是达到了,第二天美滋滋地跟着娘去衙门过户买房。

    大院很大,一共是三进,每一进都是正房四间,加起来正房就有十二间,还不算是厢房,方晴看完后,更觉得自己投资太对了,这样便宜的事可真不好碰。

    谢芳草看完后不在唠叨了,她也没有想到院子这样大,二十两的确是便宜,女儿的眼光还挺独到。

    手续办完,拿到钥匙,高保全就开始找人修屋子盖房子,方晴要求时间越短越好,最好在半个月之内完成。

    古代房屋好一点的建筑,大都是木质结构,不好的是土坯盖得茅草房,而用石料盖的房很少,毕竟造价高,单算石料的运输这一项,就是一般人难以承受。

    由于当时人口少环境好,山上山下到处都是粗壮的大树,所以盖木制结构的房屋取材很容易,价格自然也便宜,主要支出是人工钱和木匠手艺钱。

    方晴并不打算将烧砖这项工艺带入这个时代,烧砖不仅破坏大面积的土地,而且对于空气也造成污染,所以,发展迟缓也不是什么坏事。

    二舅谢二亮经过三天的时间,将银子全部送完,辛苦是辛苦,可是精神很愉悦,毕竟是往人家送银子,一定会得到很好的招待和感谢,他回来后,不善言辞的他,嘴上没说出什么,但是大家都能看出他心中的愉悦和满足,看样子内心深处得到充分的洗礼。

    方晴跟哥哥商议好,一起将他拉到一边郑重地说:“二舅,您回去一方面跟姥爷姥姥还有大舅大舅母商量大表哥学徒的事,另一方面等咱家大院修缮好,你带着二舅母来镇上吧,我想出一个生意,你和二舅母正好可以赚些钱。”

    二舅用大眼疑惑地望着小小的方晴,有些不信她的话,旁边方舒平说:“妹妹走了几步,都很有见地,二舅可以想想,豆腐干是妹妹琢磨出来的,与军队和饭庄订货也是由妹妹谈的,加上买了这么便宜的大院,完全可以证明妹妹对做生意很有天分,所以,二舅你别怀疑晴儿的眼光,她说挣钱一般不会错的。”

    方晴没有想到哥哥能这样相信自己,不由得望着哥哥心怀感激,庆幸自己移魂到方晴身上,更庆幸有这么一个好哥哥。

    二舅想了想也是这么回事,不由得望向方晴的眼光变了,不再是敷衍而是探寻。

    “二舅,我跟您说一件事,您可别跟姥爷和娘他们说啊,我怕他们害怕,”方晴觉得不扔出杀手锏,二舅不会听自己建议的。

    二舅没有说话,但是脸色郑重起来,一副洗耳倾听的样子。

    “前两天,军营的胡大叔说,咱们这马上要来大部队了,可能要严守这个码头,另外,为了能运送大批部队过江,还要将码头修缮,这样的话势必会来许多的工匠,我问了,朝廷只管出工役的人两顿饭,早饭和午饭,那么大强度的劳作,晚上一定很饿,所以咱们开个小吃店,卖得不需太贵太好,就是我家做豆腐剩下的豆腐渣都可以卖钱,加上热热的豆浆,就是一顿不错的吃食。”

    “那豆渣不是喂猪的吗?人怎么能吃啊?”二舅很是怀疑。

    “豆腐渣其实很好吃,只是大家没有将它做的好吃罢了,晚上,我让娘炒一下,您尝尝就知道了,”方晴记得前世奶奶曾说过,豆腐渣可是好东西,那年遇到饥荒年,他父亲带着一家人能活着,多亏豆腐渣呢,后来她尝过奶奶炒的豆腐渣,真的很好吃,既可以当菜也可以当饭,营养丰富不说,还物美价廉。

    当晚上二舅吃到葱花炒豆腐渣时,方觉晴儿说的对,这才完全同意她的建议,回家同长辈商议一下。

    不过这个小买卖也许投资,家里不富裕,方晴没有让姥爷他们投钱,而是用每天的收入进行投资,毕竟店面是新的,只需买些桌椅板凳,在买些灶具就可以了。

    高婶经过几天的休息,也带着两个女儿跑过来帮工,人手增加,虽地方小,但谢小亮总算是能出摊了。

    豆腐不仅军队要五十斤,小舅在市场上也能卖五十斤,后来,福来饭庄的豆腐也从方家订货,这样每天能出售是一百二十斤豆腐,按照平均价格为七文算,仅豆腐一项每天就能收入八百四十文,将近一两银子了,方晴看着账本欣喜地笑着。

    正在高兴,高大叔走进来,笑呵呵地对她说:“晴儿,咱们来大生意了。”

    在谢芳草的抵制下,高大叔终于不再喊方小姐了,而是如同长辈一般喊晴儿了。

    “大叔,快坐下,先喝点水,”方晴站起给他倒杯水。

    高保全喝了两口放下杯子说:“今天小亮让耀宗给我传信,说有个县城商人要大量进咱们的豆干,我去见了,他姓马,叫马家旺,在县城经营杂货生意,这次给篦子镇送货,在福来饭庄吃饭发现豆干,询问后,找到小亮那里,我将咱们的价格报到一十八文,不过他要的量大,希望能在便宜些。”

    “您觉得这人可靠吗?不会有什么事吧?”方晴没有见到那个人,自然有些怀疑。

    高保全没有任何迟疑说:“没事,咱们可以多要定金,然后我在跟着去县城一趟,看看他的店铺位置及规模,以压定金方式销售。”

    方晴感到还是有高大叔帮衬的好啊,什么事都能想到而且经验十足。

    最后两人商定,以十六文作为豆腐干最低售价,待高大叔从县城回来,就签订契约。

    可是到了晚上,高大叔就将契约和定金拿了回来,当方晴看到银票时,与大家一样满脸愕然,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高大叔有些不好意思地说:“由于他急着要回县城,时间紧急,我没有回来跟你们商量就自己做了主,我将咱们商议的话说完后,他怕我去了县城再找到出价更高的人,所以,以三百两的价格,买断在县城的销售权,也就是在县城里豆干只准许他们一家销售,我觉得咱们需要扩大生产的本金,所以就同意了,剩下的五十两是定金,价格是以十七文定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