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春心 > 118传言
    在方舒平的大力支持下,在谢芳草举双手赞成下,大姨只好跟蒋夫人商议。

    蒋夫人本不想出此风头,可是在家里,在那一寸方地面对那个女人,心里实在的苦不堪言,所以,从方家回去后将自己的打算跟夫君禀明。

    原以为会得到他的拦阻,没想到竟然很痛快的答应,这让她很是讶然,后转念一想,小赵将军之所以将自己的夫君派到这里,不管是方家谢家一定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今天去探望,五品官眷依然如贫民般低调朴实无华,没有家仆没有车马,是不是此种做法正对小赵将军的胃口,才这样重视并极力培养的?

    问到此问题,蒋永和不置可否,蒋夫人只好不再往下探究,准备教方晴必备的礼仪,以及大家闺秀所需的才识。

    可是没想到,从教一个女孩发展到要教一堆女孩,这让她有些措手不及,不过夫君并没有反对,所以,她点头同意开办篦子镇第一所女学。

    方晴跟着弟弟们上课了,重新回到教堂心里很是一番感慨,不过课业不是很重,上午学文化下午学礼仪或是刺绣。

    刺绣课的夫子在方晴强烈推荐下,由高梅担当,蒋夫人验证高梅的技艺后,满眼赞誉并马上点头认可,同时让自己小女儿蒋梦莲也加入到女子学堂中。

    燥热的八月终于过去,迎来清爽的秋风。

    壶儿锅儿满月礼刚过,大舅就开始起塘捕鱼,租赁的土地姥爷开始第一次收租。

    由于是秋收,虽不用家里忙什么,但夫子还是给放了秋假,女孩们跟着借光也跟着休息几天,不用再去上课。

    大男孩们都跟着去鱼塘去收秋。方晴跟高兰秀荣跟着大舅母做秋衣。

    她们虽还不会裁剪,但是针脚练得已经很整齐,所以可以帮着缝制了,尤其是秀荣,别看年龄最小可是最细心认真,缝出的针脚比方晴还要细致密实。

    方晴心里感叹,秀荣天生是个贤妻良母型,小小的看孩子有时比自己还有耐心,这做衣服又看出她的优势,哎….要是自己老哥能看上就好了。这么一块宝还是留在自己家合适。

    高兰则跟高梅性格相反,针线活粗枝大叶,而且还不如方晴能坐得住。下午天气凉爽些,就拉着方晴要去鱼塘看热闹,此事被长辈一通乱批,尤其是大姨批判的更严重,缘由是。鱼塘男子都光着膀子挽着裤子干活,那种地方你女孩能去?

    谢芳草也在一旁数落方晴:“说?是不是你的主意?怎么跟着蒋夫人学了半天的规矩都学哪里去了?你没看蒋夫人为了教你们劳心费力的都瘦了一圈,你们倒好,学完就忘,越长越回旋。”

    蒋夫人那是跟蒋夫子和小妾生气才瘦的,蒋夫子那个混球。很是宠爱小妾,蒋夫人眉头的郁色越来越重呢。

    这天,姨夫从京城回来。他去领爹爹和娘的俸禄去了,按照当时规定,正五品每月的月俸料3000,食料600,杂用费600。防閤5000,总共每月钱9200贯。也就是九两二百钱银子,除了这些,令赏赐八百亩土地,只是土地的位置在京城。

    正五品诰命的月俸少些,但每月也有七两银子收入,土地是五百亩。

    当谢芳草见到这些时。才后知后觉自己已经是拿俸禄之人,激动的不可言表。

    由于土地在京城,作为方家长子必须出面接管,所以,秋收一过,姨夫带着方舒平去京城了。

    快到九月底,姨夫带着晒黑的方舒平回来,由于见了世面又经历一些事情,他更显成熟稳重了,只是眉宇间悬挂着忧虑。

    方晴偷偷问:“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方舒平小声说:“京城传言,赵老将军腹背受敌,现在下落不明。”

    “啊?那咱爹和三舅哪?”方晴急忙问。

    “这是传言,不是真正的军事情报,所以没有爹爹和三舅的消息,”方舒平眉头紧锁的说。

    “那小赵将军呢?”只要小赵将军没什么事,是不是爹爹和三舅舅没事啊?

    “就是小赵将军将赵老将军的部队解救,否则损伤更惨重。”

    “京城赵家怎么说?”方晴觉得从赵家的情况可以了解此事的真假。

    “赵府也乱了,看样子此事是真的,听说小赵将军的父亲是个没主见的,府里都是赵老夫人坐镇,不知此事确切后,赵老夫人能不能扛得住,”方舒平望着方晴有些意味深长。

    方晴知道他是提示自己,要是赵老将军有什么三长两短,自己的婚事有可能黄了,怕自己受打击。

    “哥,别担心,反正我也不想嫁入大户人家,有没有此婚事无所谓,我只是担心爹爹和三舅的安全,”方晴宽慰他说。

    “哎….这么长时间不见赵家来人,我估计应该是赵老夫人不同意这门亲事,也是,咱家小门小户没有任何背景,对于赵府来讲一点好处也没有,只是因为马鞍马镫给赵府带来爵位,赵老将军才会想到跟咱家结亲的吧,”方舒平喟然长叹说。

    方晴也估计应该是这个缘由,是为了补偿自己家吧。

    十月初,这个传言席卷到篦子镇,就连王和也忐忑起来,教官的情绪影响着学生,强儿他们也跟着担忧。

    姥爷姥姥更担忧的是爹爹和三舅的安危,明显看出他们迅速的瘦了下来。

    十月底,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小赵将军带领大军连续攻克三个城池直逼鲁阳城。

    看样子战乱就要有个结果了,只是赵老将军是否生还的消息还没有人知道。

    方晴望着漫天的晚霞,感慨自己在此已经生活一年了,去年还因为吃不饱而担忧,今年不仅家境富裕爹娘还有月俸,这样的变化是不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正为自己成绩骄傲着,高梅急匆匆跑进院。满脸泪水跑进西屋去找姥姥了。

    方晴带着一群好奇的小家伙也奔了过去,还没走到门口,屋里已经响起一片哭声。

    大舅母扶着姥姥走出来,高梅在后面跟着,东屋谢芳草听到动静也站在门口问:“娘,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

    大舅母用泪眼看了看方晴身边的秀荣说:“她刘婶走了。”

    方晴心里犹如重锤被击一般,下意识的将秀荣搂在怀里,泪水不受控制的流了下来。

    秀荣没有流泪,只是搂着方晴说:“爹和奶奶一直都不走,就是在等娘呢。”

    这句话姥姥大舅母高梅全都听见。惊愕的站在那里呆呆的望着秀荣。

    方晴毛骨悚然,将她搂紧问:“秀荣….”

    “爹爹和奶奶为什么不像晴儿姐姐说,去那美丽的地方生活呢?那是他们不舍得走。怕娘自己孤单,所以一直在家等着娘,然后好带娘一起去,”秀荣好像先知一般说的有理有据,让一群人不得不相信。

    姥姥她们抹了抹泪。顾不上哭也不敢细问,带着心里的疑惑齐齐往刘家跑去。

    秀荣说完就搂着方晴一言不发,小脸紧紧贴着方晴的小肩膀,当方舒平听到消息从后院走过来正想安慰她时,就见秀荣放开方晴,扑入到方舒平的怀里紧紧的搂着他说:“平哥哥。别让我回去,我不想见到娘那么苍白的脸。”

    方舒平起初手足无措,听她这样一说。将她搂紧安稳道:“我知道我知道,咱们不回去不回去。”

    什么时候秀荣将小心事跟方舒平说了?

    刘婶去世了,刘家没有大人撑家,姥姥就将秀英也接到谢家大院住了。

    正利则搬到汇缘客栈正式当起了小掌柜,在姨夫的指导下做的有模有样。

    二进院的西厢房给秀英做闺房。起初秀英想拉着秀荣一起在那住,可是秀荣坚决要跟方晴住。方晴暗道:打着我的旗号是想跟哥哥住吧?每晚都挤在哥哥身边,哪是跟我睡啊?

    这个念头一起,心里才猛然顿悟:难怪方舒平这段时间变化这么大,是不是已经长大?对秀荣有了别样的感情?这段时间对秀荣照顾的无微不至,就连自己都有些吃醋,原来是这样啊,只是秀荣傻乎乎的不知道罢了,凭着直觉依赖着方舒平,难道这就是两小无猜?

    方晴很羡慕的想:“为什么自己没有这样的机会呢?”

    秀英来这住后,方晴顿觉轻松无比,因为秀英很能干,不仅能洗衣做饭,就连看孩子也帮着分担。

    她的性格温柔恬静,脾气又好,所以几个臭小子很听她的话,不用高声喊不用大声呵斥,只需温柔的低声说几句,那几个家伙就老实的像变一个人似的,就连满炕乱滚的壶儿锅儿也凑热闹般的听秀英的话,方晴真想在他们胖乎乎的肉屁股上咬两口,以解心头怨气。

    同时对秀英,真是佩服的是五体投地。

    在这些事情里面,还有一件让大家兴奋的现象,那就是大表哥回家的次数变得多起来。

    以往,由于在韩师奶那住,虽不远但回来一次也得五天七天的,自从秀英搬过来,他恨不能每天都回来,而且一回来就往二进院跑,打着看两个小表弟的名誉,不过看谁只有他心里知道。

    长辈对于这种事很敏感,所以,安排大姨跟秀英深谈一次,当大姨走出西厢房,从她会心一笑就能看出,秀英已经同意做谢家长孙媳妇。

    姨夫又跟正利谈了一次,此事就算是定下了。

    大表哥听到消息后不敢回来了,一连十多天都没有见到他的健壮身影,大家都知道他害羞不好意思回来,秀英也知道,只是控制不住听到脚步声就往院里探寻,希望能见到未来夫君的身影。

    方晴又一次感叹古代小孩的成熟。

    由于刚刚丧母,所以此事只是口头定下,要等守孝三年后才能张罗婚事,不过这不耽误大舅母神采飞扬的开始又当婆婆又当娘的忙乎。

    大舅家跟自己家一样也养个童养媳,方晴望着傻乎乎坐在自己身边的秀荣心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