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小说 > 刀丛佛影 > 七七、攻燕失利 石赵惨败
    再说南线石虎大军。龙骧大将军支雄率领大军从陆地上杀过来,横海大将军桃豹率大军从海上杀过来,两军展开钳形攻势,在辽西段辽占领的令支以南地盘上横冲直撞,长驱之入,如入无人之境,段辽所统治的地盘包括渔阳、上谷、代郡等等纷纷主动投降,紧接着,有四十多座城池纷纷效仿,不战而降。

    北平相阳裕率领他的民众将士几千家登上燕山以固守。石虎的大将们恐怕这人今后成为赵国大军的威胁,纷纷向石虎请令要攻打他。

    石虎说道:“这个老夫子,本王了解他。他素来重视做人的名节,肯定把投降看成是奇耻大辱。但是他没有什么军事才能,所以他对咱就构不成什么威胁,咱也不必逼着他投降,先放在一边别理他,等等再说吧。”

    众将于是跟随石虎不费吹灰之力,一直挺进到段辽的都城令支。

    除了一些文臣、物资之外,石虎发现令支已经相当于一座空城了。在这里石虎没有遇见难缠的段辽大军,也没见到应该前来会合的慕容皝大部队。

    石虎一问才知道,就在他们攻打过来之前,段辽一看他们来势汹汹,便带领家眷和一些豪族匆匆逃走。派出流星探马一侦察,发现段辽等人逃到了密云山上。

    石虎下令,派出麻秋、郭太将军带领两万主力轻骑兵立即到密云山进行追击。

    令支城里,段辽的左右长史刘群、卢谌、崔悦等见石虎大军来到,把封存完好的府库粮食、布匹、金银珠宝等物资献上,向石虎赵国投降。这几个人都是刘琨的亲人。其中刘群是刘琨的次子;卢谌(读音chen)是卢志的儿子,刘琨的姨甥,是个文学家,曾与刘琨有诗赠答;崔悦是刘琨的内侄。这几个人原来都曾跟随刘琨。并州失守和刘琨遇害之后,一直在段辽鲜卑谋生。

    石虎带领大军进入令支,对这次进攻段辽的将士开始论功行赏。然后将令支国民二万多户迁徙到赵国的司、雍、兖、豫四州,对原来段辽所部的士大夫的可用之才,都予安排任用。

    石虎派出去追击段辽残部的将军麻秋、郭太回来了。他们在密云山上俘获了段辽的母亲、妻子,并斩首段辽将士三千多人。可惜的是段辽又带领少数亲兵逃跑了。

    石虎闻听还是很高兴,他说:“你们功劳不小,本王马上提拔将军麻秋为征东将军,其他将士按军功由麻秋将军代替本王给予赏赐。”

    麻秋马上跪下叩头谢恩。

    这时,殿中督贾坚来报,说:“门外阳裕求见天王,他说他是特意来投降的。”

    石虎笑了:“哈哈,果然不出我之所料啊。让他进来吧。”

    阳裕便进来参见了石虎,说道:“阳裕特来请求归降赵国。”

    石虎责问他说:“你过去作为俘虏仓惶逃走,今天却是当了地方大员之后翩翩而来,难道这次是知晓了天命,又想逃跑却又无处藏身吗?”

    要说人才就是人才,阳裕那可真是见风使舵,巧舌如簧。

    阳裕从容回答说:“咳!我当初侍奉王浚,对人家不能有所帮助。后来投奔段氏,也是功效甚微,不能保全。说来说去他们都不如赵国石氏势力强大,兴旺发达。如今陛下天网高张,控制四海,幽州、冀州的豪杰无不望风归从,像我这样跟风的人比比皆是,因此我并不感觉特别惭愧。我的生死,惟听陛下裁决!”

    本来石虎是想借此机会羞辱一番这个读书的老夫子,跟他开开玩笑。多年前的狼狈逃跑,跟今日的卑躬屈膝,对文人儒士都是一种奇耻大辱。他知道这是个人才,也想收为己用。此刻,石虎就想用这样的话,揭揭他的疮疤,试探一下“人才”的度量和素质。

    没想到阳裕不但自我解嘲,而且马屁拍得山响,那话说得简直是四面见光,八面玲珑。让石虎肚里跟喝了一碗蜜那样甜滋滋的。

    石虎说:“好吧,就任命你为北平太守吧。等你随大军撤回邺城后,你再入朝担任尚书左丞。”

    阳裕谢过天王石虎。

    “不战而屈人之兵”,石虎的这一招让大将们无不折服。

    人才、地盘、物资和人口都收获了不少,石虎感觉还算满意。但是让他气愤的是慕容皝说话不算数,不按照约定前来会师,却在令支北边占领了一片地盘和人口之后,不声不响地沾了个大便宜溜了。

    后赵王石虎对手下将领们气愤地说:“这个慕容皝独自占有了令支以北掠夺的民众和畜产,收获肯定比咱多,这小子吃了独食之后,见好就收,连前来会合的约定都丢到脑后了,本王一定要给他一点教训,让他知道不尊重赵国的后果。咱们赵国大军反正来了,就连他们一块儿收拾一顿吧!”

    这时,太史令赵揽劝谏石虎说:“陛下息怒!不能对慕容皝动武。我这几天夜观天象,发现岁星正当燕国的分野,燕国气势正盛,运道正旺,咱们出师必然无功。”

    魏晋时期的太史令一职已经没有了编著历史的职责,只负责天文历法。你赵揽说老天“眷顾”新型的燕王政权,石虎就要产生疑问了:“难道我石虎就不是老天认可的天子吗?”你赵揽这么说,自然让天王石虎恼你恨你,气不打一处来。

    石虎说道:“朕不管什么分野不分野,咱们赵国来了几十万大军,咱们就跟他战场上决一雌雄,看看谁的气势和运道旺吧。传令:立即向慕容皝的老窝进军!”

    太史令赵揽跪地不起,不住地说:“陛下不能进军啊,恐怕出师不利啊。”

    石虎听罢大怒:“乱我军心,泄我士气,可恶至极!”挥起皮鞭,没头没脑地痛打了赵揽十几鞭子。然后石虎怒气冲冲地带领全部人马浩浩荡荡向棘城进发。

    慕容皝听探马来报,说石虎大军气势汹汹杀奔棘城而来,急忙调集军队严加设防。听说后赵国的军队有数十万人找讨伐,燕国的民众人心惶惶。

    燕王慕容皝心急如焚,坐卧不宁。他对内史高诩说:“敌强我弱,大祸将至,我们该怎么办啊?”

    却见高诩非常镇静地回答说:“赵军虽然强大,但远道而来,也如强弩之末,不值得忧虑,只要咱们坚固防守来抵御,他们也占不到什么便宜。”

    石虎继续采取“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老办法,进入燕国境内,不断扩大“宣传攻势”,采用“武力”和“安抚”一软一硬两个大棒,派遣使者四处出动,招纳、诱降各族民众。

    果然,前燕国的成周内史崔焘,居就县令游弘、武原县令常霸、东夷校尉封抽、护军宋晃等都应从他,冀阳的侨居士人共同杀死太守宋烛,投降后赵。短短十几天就获得三十六座城。

    但是也有软硬不吃的。营丘内史鲜于屈也派使者投降后赵,武宁县令、广平人孙兴晓谕官吏和民众,共同执获鲜于屈,历数他的罪状后处死,然后关上城门防守御敌。朝鲜令、昌黎人孙泳率士众抵抗后赵军,豪强王清等人密谋应从后赵,被孙泳拘捕斩首。同谋的几百人惊惶恐惧,向孙泳请罪,孙泳都不予追究,和他们一块儿防守御敌。乐浪太守鞠彭因境内士民大多背叛投降后赵,便选择同乡勇士二百多人共同逃奔棘城。

    石虎大军一路招降纳叛,较为顺利地打到了前燕的都城棘城,并将棘城四面包围起来。前燕的很多将领、大臣纷纷劝慕容皝投降。

    前燕王慕容皝犹如热锅里的蚂蚁,犹豫不决,后来对大臣将领们说:“咱们……咱们干脆杀出一条血路,弃城逃亡得了。”

    这时一个将领挺身而出,提出决不能降,更不能逃。这个将领叫做慕舆根,他对燕王一直忠心耿耿,作战勇猛顽强。

    慕舆根劝谏说:“陛下不能轻易撤离。现在正当敌强我弱,陛下一抬脚离开,那么赵军的气势就更旺了。如果让赵国人占据咱的地盘并安定了国民,兵强粮足,咱就无法挽回局面,再与之抗衡了。”

    慕容皝听得很有道理,说道:“将军继续说下去。”

    慕舆根接着说:“我认为现在石虎那边正希望陛下逃走呢,咱们为何要中他们的计呢?咱们如果牢牢守住坚固的城堡,气势便增强百倍,纵然赵军猛烈进攻,咱们坚守十天半月绝对没有问题。然后在这段时间观察形势的变化,伺机出击以求击败敌人。如果事情难以成功,那时逃走也不迟啊,为什么不战而逃造成必定亡国的局势呢?”

    慕容皝犹豫了半天,然后缓缓说道:“你说的有道理,本王不能走!”但是他心里仍然十分恐惧,脸上青一阵白一阵红一阵的。

    玄菟(音tu)太守、河间人刘佩说:“现在大敌当前,民心甚至军心都惶恐不安。事情的安危,都系于陛下一人之身。大王在此时应当坚定信念以鼓舞将士,不应当显示出怯弱。现在事情很危急了,我请求出城迎击敌军,即使不能大胜,也足以安定人心。”

    于是刘佩组织并带领几百名“敢死队”骑兵出城向后赵军发起冲击。这几百名敢死队员勇不可挡,以一当十,所向披靡。每人大杀一阵,都有一定斩获,然后回城。前燕军民士气因此大盛,人心稍安。

    但是慕容皝一看后赵军队四面合围如铁桶一样,仍然忧心忡忡,双眉紧锁。

    这时候前燕国的“重量级”人物相国封奕出马了,他对燕王慕容皝说:“陛下不必过分忧虑。赵王石虎的凶残暴虐早已引起了人神共愤,赵国灾祸、败亡的降临,已经指日可待!现在他大军远来,进攻和防守的情势并不一样,攻难守易,敌军兵马虽强,但并不能达到目的。他们在此滞留时间一长,矛盾和隔阂就自然产生,我们只需坚守等待时机而已。”

    慕容皝这才心安。

    这时候仍有人劝慕容皝投降,慕容皝坚定地说:“孤王刚刚即位,正要夺取天下,说什么投降?再说投降者,定斩不饶!”

    后赵军不断加大攻城的力度,他们从四面如同蚂蚁一样攀登城墙。城头上慕舆根等将领率领士兵昼夜力战。双方大战十六天,后赵军也没能杀进城去。

    这时候,逃亡在密云山的段辽派使者来拜见石虎,献上投降书和五十匹汗血宝马。石虎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些好马。

    石虎命令麻秋、郭太将军带领两万军士去迎接段辽。这时少年将军,石虎的养孙石闵向石虎请战。

    石虎对麻秋再三叮嘱:“正好。你要记住:接受段辽投降,跟正常作战一样,必须严加防备,不能丝毫大意。游击将军石闵,是我的养孙,武艺高强,让他带着他的3000人的队伍也跟你一起去吧。”

    麻秋看了看石闵,摸着满脸的黑长胡子,迟疑地,不太情愿地说:“石闵(本姓冉,又叫冉闵)还是个孩子啊,让我们带着个孩子,这,能行吗?”

    石虎说:“哈哈,你不了解他,去吧,没问题。还有,阳裕多年在段辽的身边,熟悉段辽,让他担任你的左司马,也跟着你去吧。”

    麻秋说道:“好吧,陛下请放心,我给你顺顺利利带回段辽来,你就等着召见他吧。”

    石虎说:“我还想起来一件事,既然段辽向咱们投降,咱也向他表示一下友好——带上他的母亲、妻子,让他放心,然后一起归降咱赵国。记住啊:受降跟作战同样不可麻痹大意。”

    麻秋非常痛快地答应了一声。

    然后麻秋、郭太、石闵带领着两万多军士向密云山出发了。

    过了两天,石虎一看攻打棘城无望,后方粮草供应出现困难,加上将士有了厌战心理,于是,命令攻城大军撤退。

    慕容皝一看敌军正在退却,正在盼望的出击时机到来了。他马上派出能征惯战的儿子慕容恪率领二千骑兵追袭,后赵军惊慌失措,四散逃亡。只杀得后赵大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慕容恪骑兵斩获首级三万多。后赵各路军队弃甲溃逃,狼狈不堪。通过这次惨败后赵军终于长了记性:一是燕王慕容皝确实不好惹;二是他还有个勇猛作战的儿子,勇冠三军,势不可挡,年龄只有十七岁,他的大名叫做“慕容恪”。

    石虎回想起来这次征战之前,大和尚佛图澄就告诫过自己要防备慕容皝的话,很后悔没把大和尚的“预测”和叮嘱放在心上。虽然他的太史令赵揽也提醒过自己基本相同的话,但他还是感觉这个人非常讨厌。